以学定教,即时检测,构建高效课堂

时间:2022-06-12 05:06:28

以学定教,即时检测,构建高效课堂

[摘要]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教学改革的核心理念。作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状态、发展规律,科学的设计教学环节,并即时对学生的认知状况进行检测,依据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教学思路,设定教学策略。切实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真正实现以学定教。

[关键词]以学定教 检测 高效

新一轮的教学改革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中学科本位的理念,强调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强调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学方式和评价体制,倡导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获取新知的经历和体验,实现课程目标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以学定教,即时检测教学模式的构建,正是在这一核心理念的指导下形成的以突出学生主体的新型的教学策略。

"教"为"学"服务,学生的认知前提和情意前提是课堂教学的真正起点,教师要科学准确地设计教学目标,尤其要切实关注课堂教学中生成性目标。

教师依据学生的兴趣、 状态、发展规律等调节教学顺序,并做出教的内容方法的选择。在以学定教的空间内,学生可以依照教师提供的框架,调节自己的学习进度、内容,可以选择自己熟悉的问题、热点来学习,可以进行适当的活动;教师则应注意学生学习的共同点,抓住他们学习中的闪光点,突出学习的重点。以学定教极大的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选择性,也给教师以更大的选择,同时,即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机动而灵活的进行检测与评价。对学生的学习素养进行整体的检查。通过检测,教师可以清楚的、冷静的看到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使学与导结合更紧密,使教师的教更好的为学生的学服务。经过研究、探讨、实践、总结。我认为以学定教,即时检测的教学模式,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

一、以学定教

上课前学生带着目的去预习,使学生在预习中基本掌握新课内容,这为高效上课奠定了基础。教师在预习前提出明确要求,为上课打下良好基础,过好基础知识关,同时教者在学期前或章节前都要写出比较成型的预习范例和明确的要求。可适当上预习指导课,指导学生学会预习,但也要尽量让学生自己预习。

课堂上教师重点在于点拨引导,精讲多练,把时间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课堂上,教师首先揭示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次检测预习,对上节课布置的预习进行检测,以获得准确的信息。之后课内点拨,教师根据已获得的信息对学生进行自学前的指导,然后进行自学,自学时要规定自学内容、自学时间并及时检测,还要教给学生自学方法。要求教师点拨到点子上(点子:重点、难点、疑点),问在关键处。同时要加强督查。通过巡视、询问、板演、提问、讨论等形式获得信息,最大限度的暴露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并加以分析,个别问题个别处理,共性问题集体处理或旧知识的"回生",新知识的掌握。快速反映进行第二次备课,即时处理。在学生自学之后,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进入教与导的阶段。这里要注意几点,做到三个明确,明确教的内容即自学中暴露出的疑难问题;明确教的要求,教师不能就题讲题,只给答案,而是找规律,以免学生走弯路;明确教的方式,让会的学生讲解问题,教师肯定、补充、更正、加深。最后训练检测,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是:(1)保证训练时间;(2)确定内容,注重新知识的迁移和发散;(3)选择方式,要求独立、快节奏的完成。学生自己能完成的问题教师就不要讲或少讲,夯实基础,有效练习,实行分层教学,使学生各有所学、各有所得。实行教学"自助餐"。低起点、小步伐、快节奏、多活动、勤反馈。把眼睛盯在最后一名学生身上,面向全体,全面推进。

教师课堂上点拨的内容只能是学生自学的疑难,学生"有疑则教,无疑不教"。教多教少,教深教浅,以何种方式教,均取决于学生对教材的掌握情况,最大限度的减少教师多余的讲授和不着边际的指导,以确保学生的学习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二、即时检测

这里的即时检测,是根据学生的学习的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检测。包括预习检测和学后检测。(预习检测前面已讲到,不赘述)学后检测时教师要以综合检测题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训练,重点培养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迁移发散、综合运用、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不再留其他作业。教师要学会出题。可根据成题派生出的新题。并依据新课标的要求。根据素质教育和新教材的特点。注重基础知识的迁移和发散。有助于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还可以给出材料让学生自己出题。检测只是起诊断、反馈作用的阶段性手段,不是目的,严禁搬用和滥用外地复习资料和试卷。实现以测促学的效果。测要具有全员性、真实性、及时性、多样性和差异性。全员性--在课堂上做到人人参与反馈,采用口头练习和书面检测的反馈形式,让教师获得全面的信息,以便作到相应的教学调控;真实性--在规定时间内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训练的内容,便于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及时性是要求学生必须按时完成任务,同事要求教师批改练习和个别指导也必须及时,以防学生问题成堆,积重难反;多样性--指反馈的形式有动口的,也有动手的,但多数为书面动手的,测试、板答等形式;差异性--指反馈题与练习题一样,全班不搞一刀切,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通过这样的以学定教,先测后教,以测导学,以测促学,因疑施教教学模式的构建,极大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最大程度上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掌握一个原则,就是全过程都要指导学生自学,教师的"点拨"应该是在学生学了以后,针对发现的问题而进行的精讲。但因学情不同,科目不同,课型不同,年级不同,教法也就不同,必须灵活运用,作出相应改动,做到因学而教,顺学而导,真正实现以学定教。

(作者单位:吉林省大安市安广一小学)

上一篇:遨游书海 沁润心灵 下一篇:“教学做一体化”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