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研究

时间:2022-07-04 04:13:52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研究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是由诸多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本方案从该课程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出发,打破单一的课堂教学结构和教学方法,使课程目标,课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之间建立起一种直观联系。根据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理论知识传授、基本教法学习、教学技能训练及教学实践指导等多重目标,将自学讲练法、教例评析法、模拟训练法及探究发展法综合运用于教学活动之中,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与教学的整体优化。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法;教学创新研究

一、自学讲练法

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学教学内容,并进行讨论交流,教师精讲释疑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主要运用于基础知识及基本理论的教学,旨在矫正教师平铺直叙地讲解介绍知识内容的传统方法,确立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在自我领会、感悟、综合、提炼及相互讨论的基础上,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形成合理的小学语文教学法学科认知结构,并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四个教学环节组成。

(一)指导自读

教师在课前备课时,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的重点难点及学生的学习基础准备好自读提纲,上课后在明确教学内容及目标的基础上出示自读提纲,设疑引趣,提供线索,学生在自学提纲的引导下自学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在通读全部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理顺层次结构,把握重点,难点领会基本概念及原理,找出疑难问题。

(二)讨论交流

学生根据老师设置的疑点以及自己在自读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分组进行讨论交流,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发挥集体的智慧,互相答疑解难,对错误之处予以纠正,疏漏之处予以补充,疑难之处予以阐明,不同观点进行商榷,在活跃课堂气氛,训练自学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表达、应变能力。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巡回检查指导,以平等身份参与各组讨论,仔细聆听学生的意见及见解,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并针对讨论情况进行点拨启发,活跃讨论气氛,调动学生思维,引导讨论不断深入,达到预期目标。

(三)精讲释疑

在学生分组讨论之后,教师对本节课需要理解掌握的知识内容扼要予以讲解总结,使之系统化、条理化,并对学生的自学及讨论情况予以总结,对学生讨论中的错误观点予以纠正,模糊认识予以澄清,教师的讲解不求面面俱到,但求简明扼要、突出重点、解剖难点、提纲挈领、总揽全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四)检测反馈

课前,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编制好检测题,在教师精讲总结后进行检测在检测,学习效果的同时巩固基础知识,深化对重点难点的理解。检测题可以是基本概念的辨释,可以是基本理论的归纳,也可以是运用所学理论分析解答教学实际问题。检测的方式灵活多样,既可以随堂提问,抽样检测:也可以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回答问题;还可以布置成课后作业,让学生课外思考完成。

二、教例评析法

指选择与小学语文教学有关的实际例子师生共同进行学习研讨、分析评价、理论联系实际,映证理论知识,学习教学方法,吸收先进经验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学习是小学语文教学法教学的难点所在,也是形成教学能力的基础环节。尽管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部分对小学语文各种课型的教学要求,一般步骤及主要教法都做了重点阐述,但仅靠课本抽象概括的教法提示对于没有教学实践经验的中师生来说还是朦胧的、抽象的、难以把握,的加之有些教学方法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因此,如果就教法讲教法,仅凭课本的文字表述而不能以实际的生动教例加以佐证映照,教师难教,学生难以掌握。教例评析法试图将大量的与小学语文教学有关的实例引入中师小学语文教学法的课堂,结合理论知识的学习举例映证,通过直观感受,学习间接经验,加强理论同实际的联系,弥补学生教学经验的不足。这里指的教例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既包括小学语文老师的示范课,又包括教学声像资料中的教学实录,还包括文字记载的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关的实例资料。为了充分发挥教例的印证及示范作用,教例既要有成功的范例,又要有失败的案例:既要有常规,传统的教法课,又要有改革,创新课,既要有整堂课的教学实例,又要有一个教学环节,一个教学片断的节选剪辑。

运用教例评析法教学,不仅能够在课堂上由老师指导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学习教学方法,还可以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学生在掌握书本理论知识的同时,了解当前语文教学现状及各种教学流派,吸收各种新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弥补教学经验的不足,有效解决该课程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问题为中师生毕业后很快适应小学语文教学奠定基础。

三、有效教学法

(一)深入钻研课本

每每钻研一篇新的课文,总是先通读一遍,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画出学生可能不理解的词语,对这些词语的理解方法作出“预设”,或查字典解释,或对照近义词、反义词理解,或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如果要联系上下文理解的,则在一旁作上标记。对于要通过查字典理解的词语,自己先查字典并把义项写在一旁。为了扫除阅读障碍,我总是认真地把课文朗读或默读几遍,发现一些难于把握停顿或比较拗口的语句,及时做上记号,备课时写入教案,课堂上予以指导。此外,在阅读各种教学参考书的同时,我总是把文章的结构分析在教本上作好标注,把每一段的段意写在段末空白处。对于重点词句的含义,总是写在一旁,方便课堂上参考表述。只有在对文本内容、教学重点、难点等了然于胸的基础上,我才开始撰写教案,而且几乎是一气呵成。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的兴趣

有的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让他们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愿望,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新知识。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心理上的愉悦感,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教师是教学过程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者,一个好的问题情景,能够激起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究动机,引起学生积极地思考。创设问题情境的常用方法有: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利用演绎推理创设问题情境;利用类比推理创设问题情境;借助多媒体直观手段创设问题情境;借助童话故事创设问题情境。

四、结论

教学技能的获得必须经过长期的演练,在不断矫正中逐步规范。特别是对中师生来说,初登讲台,一定漏洞百出,教师必须对学生模拟训练的情况及时进行总结反馈,肯定其成绩和优点,指出不足,提出进一步训练的具体要求,让学生心中有数。微格模拟训练中,虽然可以通过重放、定格等手段再现训练情境,让学生看到真实的自我,但仅靠学生自我分析是不够的,老师应在学生自评,小组评议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性评价,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不足,在反复训练中逐步提高技能水平。以上基本的教学程序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训练内容,训练形式及训练对象的不同各有侧,重灵活变通。

参考文献:

[1]潘新和.语文:表现与存在[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121

[2]朱兰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开展策略探析[J].考试周刊,2010,(56).

上一篇:浅谈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 下一篇:对初中生英语学习掉队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