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地区金叶垂榆育苗技术

时间:2022-06-11 05:47:54

朝阳地区金叶垂榆育苗技术

摘要 朝阳地区独特的气候特点非常适合金叶垂榆的生长。本文介绍了金叶垂榆的生物学特性以及绿化效果,从砧木培育、嫁接技术、嫁接后管理三方面阐述金叶垂榆育苗技术,以期为培育金叶垂榆合格苗提供科学参考。

关键词 金叶垂榆;育苗技术;辽宁朝阳

中图分类号 S792.19;S6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1-0146-01

朝阳地区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春季风大且干旱少雨,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季,秋季干旱,冬季寒冷少雪。年平均气温9.0 ℃,历史最高气温43 ℃,历史最低气温-34 ℃,全年平均日照时数2 000~3 000 h,≥10 ℃有效积温3 440~3 770 ℃,高于全省其他地区,年平均降雨量475 mm,昼夜温差较大。金叶垂榆是用白榆作砧木嫁接而成,砧木是用白榆种子播种的实生苗。在朝阳地区特有的气候条件下,金叶垂榆育苗技术有别于其他地区。

1 生物学特性

金叶垂榆是榆科榆属白榆的一个变种。落叶小乔木,树冠圆形,枝条细长下垂。叶互生,羽状排列,椭圆状披针形,长3~6 cm,叶缘有锯齿。嫩叶金黄色,两面皆光泽;老叶革质,黄绿色。花为两性花,先叶开放[1]。在朝阳地区,花期为4月上旬,果实成熟期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翅果近圆形,种子位于中央。

金叶垂榆喜光,耐寒、耐旱、耐瘠薄,可耐-35 ℃ 低温,喜欢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有较强的抗盐碱性,不耐水湿。其生长较快,萌芽力强,耐修剪,根系发达,适应能力较强。

2 绿化效果

金叶垂榆树冠丰满,树形美丽大方,枝条柔软、细长下垂,叶片金黄色,具有天然光泽,色泽美丽,自然造型好[2],是庭院、公路、街道、小区和公园等绿化的优良树种,观赏效果极佳。

3 砧木培育

3.1 采收种子

在朝阳地区,4月20日以后,发现种子放白时,开始采收。将采收的种子放在通风的室内,晾干后备用。

3.2 播前准备

白榆苗圃地要选择地势平坦、水源条件好、交通方便、土层深厚的砂壤土。苗圃地选定后,旋耕、耙平,撒入甲拌磷毒沙(用55%甲拌磷4 200 g/hm2,1瓶甲拌磷可制5 kg毒沙),然后做垄(宽50 cm、高25 cm)。做垄时施磷酸二铵375 kg/hm2。做垄完成后,进行灌溉,灌水要灌足灌透。

3.3 播种

播种方法是垄上条播。当垄上土壤湿润而不黏时开始播种,播种量75 kg/hm2。用耧沟器在垄上耧深2 cm、宽5 cm的沟,将种子均匀撒在沟内。由于白榆种子出土能力较弱,覆土厚度达0.3 cm即可,并轻轻镇压。朝阳地区气候干旱,播种后要根据气候情况适时喷水浇灌。

3.4 幼苗管理

播种后10 d左右,苗木相继出土。待幼苗长到10 cm高时定苗,留苗22.5万株/hm2左右。在整个生长季,要及时进行除草、松土、灌水和防治有害生物。秋季苗高可达80~100 cm。落叶前灌足冻水。

3.5 幼苗移植及管理

翌年3月中旬,根据土壤墒情适时灌水。由于白榆萌芽早,3月末要完成移植。移植苗的最大密度为1万株/hm2(株行距1 m×1 m),有条件的苗圃,栽植密度可以适当小些。在每年的生长季,都要及时除草、松土、灌水、施肥、修枝和防治有害生物。移植后一般培育3年,苗木胸径达到4 cm左右(接口位置粗度达到2.0 cm以上)时,便可以嫁接金叶垂榆。

4 嫁接技术

4.1 接穗储藏

接穗最好在休眠期采收,要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母树的枝条,枝条的木质化程度要好。储存之前去掉二次枝,按一定的数量(一般20个枝条)打成捆,下剪口处要整齐,用湿沙埋5 cm深,储存在窖内。沙子最好用0.5%高锰酸钾溶液消毒,湿度以手握成团、撒手散开为宜。接穗也可以蜡封,将封好的接穗装入干净、有塑料内膜的编织袋内,封口后,放入窖内备用。金叶垂榆的枝条有隐芽,如果接穗储量不足,或是未储藏接穗而临时决定嫁接的苗圃,可以在嫁接时随时采穗、随时嫁接,但嫁接难度大些,嫁接时接穗外皮容易起皱,影响成活。

4.2 砧木选择标准

准备嫁接的砧木胸径要达到4 cm左右,要求树干通直、无病虫害,一般情况下,嫁接高度为2.3 m左右,接口处粗度达2.0 cm以上。砧木嫁接前5 d灌透水,以提高嫁接成活率。

4.3 嫁接时间及方法

金叶垂榆的嫁接时间最好选择在砧木离皮后(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嫁接方法以插皮接较好[3],嫁接高度要一致。嫁接时,接口选择光滑的迎风面,接穗的削面长度大于2.0 cm,以增加接口愈合面积;插穗r要露白2 mm左右,以利于愈合。若用随时采收的接穗嫁接,则要用嫁接刀把砧木接口彻底剥开,再插接穗,以避免接穗外皮起皱。接口需要用塑料条捆实扎紧[4]。嫁接过晚时,剪砧后要放流,待剪口树液流尽再进行嫁接。因为朝阳地区气候干旱,嫁接后需要套袋。

5 嫁接后管理

嫁接完成后,除了及时除草、松土、灌水、施肥和有害生物防治外,还要做到以下几点。

5.1 及时防风、除袋

待苗木嫁接成活后,当芽长达到1 cm时,要及时给套袋放风,以免灼伤接穗嫩芽。当接穗的嫩芽长度达到3~5 cm时,拆掉套袋。拆袋工作一定要在6:00前、18:00后进行,或是在阴天时进行,以免突然曝晒造成灼伤而影响苗木生长。

5.2 及时除萌、解绑

嫁接后20 d左右,砧木因为截干,在树干上长出很多萌芽,要及时除掉,以免影响嫁接成活率[5]。一般情况下10 d左右除萌1次,除萌3次左右即可。当接穗新梢长到20~30 cm时,及时解掉绑扎用的塑料条,以避免勒细接穗而导致遇风天刮掉树冠。在生长过程中,还要注意整形,以避免偏冠。

6 参考文献

[1] 高波.金叶垂榆的繁育技术[J].林业勘查设计,2016(3):74-75.

[2] 边景权,常飞.金叶垂榆嫁接及其育苗技术[J].吉林农业,2016(17):101.

[3] 刘佰通,杨淑芬.金叶垂榆人工栽培及病虫害防治[J].中国林副特产,2014(4):65-66.

[4] 杨广乐,丁岩,杨齐红.金叶垂榆寒地繁殖技术及园林应用[J].中国林副特产,2009(6):45-46.

[5] 王承禄,王承柱,张作斌,等.金叶垂榆高接及其育苗技术[J].中国林副特产,2010(1):47-48.

上一篇:沧州市雷电危险性特征分析 下一篇:天津盐碱地改良及园林绿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