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体校学生协调能力探析

时间:2022-06-11 02:58:08

少体校学生协调能力探析

【摘要】

在体育训练中有目的地培养少体校学生身体协调能力,对提高学生运动技能、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及发挥个体最佳运动水平具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协调能力 身体素质 运动水平

中图分类号:G8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前言

协调能力即人体机能适度控制自己动作的能力。从本质上讲,协调能力是人体各系统在体育活动过程中对运动技能、运动能力、学习动作所协同配合的综合表现能力。本文通过训练实践,注重对少体校学生协调能力的培养,在体育训练中有意识地培养协调能力,对学生学习动作的速度,运动能力,反应能力等都比一般人要有所进步。本文以探析少体校学生协调能力培养与相关运动成绩提高作分析比较,仅供参考。

2.实验对象和方法

2.1 实验对象。上虞市少体校男女生各10名分为甲组和丙组,普通中学男女生20人分为乙组和丁组,随机分成甲、丙两组为实验组;乙、丁两组为对照组。

2.2 实验方法。实验总时数为14周(28学时)每周2次课,实验对象初始和结束阶段进行实验组和对照组三项素质测试即:50m、立定跳、男1000m、女800m。

2.3 实验内容。a.实验组男女生以投掷训练为主;以位移协调能力及远度和一对一的对抗性练习为辅;同时灌输协调能力与体育运动有关的理论知识。b.对照组男女生以普通体育课教学为主;以常规性的身体素质练习为辅。四个组在完成主要任务后,教师经常提醒学生要提高自身合理支配速度和力量的能力,进行放松练习等。

2.4 测试与统计处理。为探讨不同种类协调性能力练习与体育运动能力的关系,按体育统计学原理,采用成对比较法进行T检验。

3.结果与分析

3.1 在实践中我们把不同种类的协调能力练习归纳为11种。这11种协调能力的练习与它相对应的体育运动项目的关系见表1。

从表1看身体在不同部位的协调能力培养与它所对应的运动项目成绩提高是有一定关系。例如在体育训练课中教师发现学生的铅球整体水平低,教师有意识地培养与铅球相对应的协调能力练习,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就可以提高铅球的整体水平。其它项目也是一样。

3.2 四个组经过一个学期的实验教学,三项素质对照见表2。

从表(2)看实验班和对照班三项素质的初始水平无显著性差异。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后,实验班和对照班成绩与初始水平相比,差异显著。

从学习掌握动作技术的角度分析,男女实验班学生节奏感好,反应快,学习效率高,信心足。而对照组学生在这方面则显得稍差。

3.3 从协调能力特征看,人体在完成动作过程中通常会表现出一系列协调能力的特征:如动作的正确性、动作的快速性、动作的合理性、动作的应变性等,这些动作的特征可以个别出现也可以结合出现,这于完成动作的难度有关。例如:优秀短跑运动员在放松奔跑中可以准确、快速、省力地协调自己的动作;而体操运动员在完成动作时不一定要对应这些特征。因此少体校教师在培养学生协调能力时要考虑适合与训练教学计划内的运动项目特征。

4.结语

在体育教学训练过程中,有目的地培养少体校学生协调能力,使大脑皮质兴奋与抑制在一定的空间与时间内配合得更加合理更加精确;使人体的运动器官、心理和生理器官中的感觉运动的能力和智力成分会进一步得到改善。有节奏的转换合理支配能量消耗的能力会得到提高,进行运动的经验会得到充实和扩展,运动成绩会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 苏联教育学博士费?伊?利亚赫.学校青少年协调能力的发展[J].人民体育出版社,译文1988第二期.54-57.

[2] 文华等.体育测量与评价[M].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86:397-401.

[3] 高等学校普通体育课教材《体育》.[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198-203.

上一篇:在游戏中体验真善美 下一篇:刍议学前儿童体育游戏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