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的术后护理

时间:2022-06-11 02:06:17

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的术后护理

【摘要】脑出血指脑实质内的动脉、静脉或毛细血管破裂而出血,出血量30ml以上需要采取手术治疗,脑出血发病突然,病情变化急骤,并发症多,手术治疗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目前正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其术后护理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对我院神经外科2006―2009年收治脑出血病人术后护理体会总结。

【关键词】脑出血并发肺部感染 术后观察与护理 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3-176-02

1 临床资料

我科于2006年1月~2009年12月收脑出血患者共108例, 其中合并肺部感染者60例,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19~91岁,平均61.7岁。全部病例均经头颅CT或MRI证实。根据发病后患者是否出现以下临床表现进行诊断:(1)咳嗽、脓痰、呼吸深快;(2)发热周围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3)肺部出现罗音;(4)胸片有新的炎性浸润灶改变;(5)痰培养检出致病菌。其中合并3项以上肺部感染条件者列为肺部感染,共60例,平均年龄64.5岁,其中死亡12例,病死率为20%。

2 术后观察与护理

2.1 卧位

患者在急性期更应该注意卧床休息,床头抬高15-30°以利于静脉回流,减少脑血流量,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也可根据病情将首次翻身时间延长至12小时后进行,选择两人翻身能有效的避免翻身过程用力不均、翻身不当再出血。翻身后密切观察有无颅内压升高的表现,一但出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

2.2 加强呼吸道管理

术后有恶心、呕吐者应平卧,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进入呼吸道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昏迷程度较深、呼吸微弱,应实施气管切开术,按气管切开术后护理常规执行操作,定时翻身、拍背协助咳痰,无意识障碍者应指导其有效咳嗽以利排痰;伴意识障碍者,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因此不能有效地排痰,甚至可将呕吐物误吸,致呼吸道阻塞,应尽快将其头部偏向一侧,清除口咽部分泌物,防窒息。每次吸痰动作要轻,不能在同一部位吸引过久,吸痰时间不宜过长,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边旋转边吸,有舌后坠要留有口咽管,对于痰液粘稠者应配合雾化吸入,保持良好的病室环境,温度在18-22℃左右,相对湿度维持在60-70%之间,并做好病室消毒、限制探视人员流动,减少肺部感染。给予氧气吸入,血氧浓度维持在96-99%之间,减轻脑水肿,促进疾病的恢复。

2.3 病情观察

术后吸氧、心电监测,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瞳孔、意识状态、肢体活动、尿量等变化,观察有无颅内高压、电解质紊乱,如有异常及时纠正,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保持输液通畅,观察用药后的情况。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2.4 引流管的护理

引流管装置保持一定的高度,一般在穿刺点引流口上10-20cm为宜。根据引流量的多少与颅内压高低来调节,每天引流量不超过500ml,注意敷料是否干燥,及时更换,坚持无菌操作,引流管长短适宜,妥善固定,防止扭曲、受压,保持引流通畅,必要时用生理盐水10 ml加尿激酶进行冲洗,以利血凝块流出,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和性状,病房每天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一次,根据复查CT,血肿大部分吸收,小肿明显消退,夹管48小时未见生命体征改变,就可拔管,注意拔管后敷料渗液的观察。

2.5 加强营养

脑出血伴肺部感染的患者,由于应激反应使包括脑部在内的全身多器官、系统发生较大的生理生化改变,这些高代谢,严重的负氮平衡表现为体重下降,肌肉萎缩,免疫力下降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存和神经功能的恢复,早期营养支持可以使神经突触的形成和再生,因此应尽早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不能进食者病情稳定后采用鼻饲的方法支持营养,也可遵医嘱静脉点滴氨基酸,白蛋白和脂肪乳等营养物质,以改善机体的营养状况。

2.6 做好基础护理防止并发症

脑出血伴肺部感染的患者多有中枢性高热,出汗多,应勤换衣服和被服,保持皮肤清洁,注意保暖,防止着凉,保持口腔清洁湿润舒适,做好口腔护理每天2次。卧气垫床,每2小时翻身扣背,保持床铺整洁干净,预防压疮,减轻肺部感染。对留置导尿患者,每天用1/10碘伏稀释液消毒尿道口和会每天2次,如有感染者给予生理盐水250 ml+庆大霉素8万单位膀胱冲洗每天2次,保持尿液引流通畅,每天更换尿袋,每周更换导尿管,执行无菌操作,防泌尿系感染,定期检查生化功能,防止水电解质失衡。

3 术后功能锻炼

术后鼓励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目的是为了观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减轻肌肉萎缩,促进血液循环,防止静脉血栓,帮助患者进行屈肘伸肘、屈膝、抬腿等运动,术后15天左右如病情允许,可进行行走训练。训练时,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头晕、面色苍白等性低血压表现。

4 健康指导

神经损害症状继续存在,病程长,所以患者要有耐心,不可操之过急,需继续服用神经营养药物,如:VE、VB,也可用中医治疗,针灸推拿,有条件者可行高压氧治疗,肢体功能锻炼,注意休息劳逸结合,保持情绪稳定,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酒,合理的营养,平衡膳食,养成定时排便习惯,按医嘱用药,不可擅自停药如有病情突变,应及时就诊。

总结:对于脑出血伴肺部感染的患者,采用上述护理措施后,有效的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治愈率,降低其病死率,具有显著的临床护理效果,但在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中,仍需加强探索与研究工作。

5 讨论

本组脑出血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发生可能与肺结构、功能的退变,免疫防御能力低下,加之基础疾病多而杂,全身情况差,其并发肺部感染的机率明显增高。本资料显示,并发肺部感染的时间多在脑出血后1周内,与并发肺部感染相关的因素有年龄、糖尿病史、慢性肺病史、卒中史以及脑出血的病情,如出血量、出血部位、脑组织中线是否移位、血肿是否破入脑室、起病后意识情况、血糖水平等(P

参考文献

[1]杨晓燕,陈郁鲜,林妙霞. 脑出血患者医院内肺部感染的病原体及危险因素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05 ,(19) :2165-2166.

上一篇:急性心肌梗塞护理中容易忽视的问题 下一篇:浅谈老年手术患者的护理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