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展评选:争论中的力量

时间:2022-06-11 01:32:26

比赛流程和架构的设置,体现主办方对摄影认识的专业程度。本届国展的进步,首先是“运动员和裁判员分开”,组织者不担任评委,每一个评委只代表个人的倾向性,体现自己的专业水平,一评到底。这个规则上的改进是本次国展评选最大的亮点。关于国展的变化,评论家藏策作为“观察员”看到了什么?还存在哪些可能?

Z:藏策:中国摄影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D:《大众摄影》

摄影如何认知?怎样分类?

D:本届国展评委数量的增加,评委年龄、知识结构和领域的区分更加多样化,评选过程会有更多的标尺去衡量。根据你的观察,评选过程中评委之间有争论,不少艺术类的评委对评选结果不够满意,在大的艺术类、纪录类之下,作品的风貌其实是千差万别的,如何去认知这种差异?

Z:分开来说。艺术类作品,用以往单一的审美品评标准,涵盖不了,标准应该更丰富。近些年中国摄影进步非常大,这是好事。以前的中国摄影和世界摄影基本是不对接的,我们的沙龙摄影主导摄影很多年,还有从政治宣传角度出发的,说是新闻报道,实际上与新闻摄影理念不同,以前咱们也不知道有“纪实摄影”这么个说法,出于对当时那种宣教色彩新闻摄影的反叛,听说国外有“纪实摄影”,听着感觉对,就直接拿来,把我们当时的这种摄影实践归入了纪实摄影,这种归纳到底对不对?我觉得是有问题的,虽然并不完全错,但并不能完全吻合。

再到后来,又有一个阶段,似乎纪实摄影的价值最高,但是实际上并不是别的类型就没有价值了,就好像一个小说写得不好,你不能说小说这个门类不好,只能具体说你这一个作品不好。

D:沙龙画意类的也有它的价值所在。

Z:对,沙龙画意类就是体现了摄影的一种娱乐性。但是如果将沙龙摄影作为一种主流,就会导致摄影人对摄影的丰富性认识不够,对作品的类型不清楚。这些年资讯逐渐丰富了,但是同样存在认知上的模糊。不久前我在《非像说》里也聊过这个话题。我们今天常说的“新锐摄影”是代表如今艺术探索的摄影方式,虽说这个叫法也并不合适。今天的艺术摄影应该涵盖所谓“新锐摄影”中的多数内容,涵盖纪录类中一部分非报道类的写实风格的内容,但我们中国当下的艺术摄影实际上是沙龙画意摄影。如今在不同的摄影人之中,对“艺术摄影”的认知是不同的,应该在描述上有一种区分。

D:所以有些作者在投稿参赛时就有问题,觉得我的作品放在纪录类也不对,放在艺术类也不合适。存在设置者和参与者互相之间认知的不对位。

Z:对摄影的认知清晰了,如何去评判就会是针对作品本身的水平。为什么这次国展,商业摄影这方面没有争论,因为评委们对作品的认知是明确统一的。商业摄影是艺术摄影的语法被用于商业用途。终极裁判是客户,在理念上,商业摄影对新东西的尝试更包容,当然,这里使用手法的新鲜,不是为了艺术的探索,是为了商业价值。这次国展商业类评委说的有道理:其实这个评比应该由客户来评,或者应该有客户的意见参与。商业类评委在评比中,也会肯定新鲜的审美趣味,而不是陈旧审美观念的作品。

D:纪录类如果细分,会有何种可能性?

Z:纪录类如果再细分的话,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报道摄影,以媒体应用类型为典型;另外一类是写实主义风格的摄影,不是以事件的传达为任务的。我觉得这种摄影似乎更应该是属于艺术类的。但是在目前这种情况下,此类写实风格的摄影,放到艺术类里肯定会引起争论,放到纪录类里也是水土不服,在影像本身上面,它的价值比新闻摄影要高。

比如布勒松或是柯特兹这样的摄影放在中国判断,你把它放在哪里?放纪录类里面,他新闻性不强,放艺术类里边,我们这都是花花草草的,你柯特兹拍的算是什么?还有很多这样的摄影师。但恰恰他们是艺术家,是我们最缺少的。

D:它的价值更多体现在摄影本体上的探索。看西方摄影师的作品,较少有这种关于作品类型的纠结,你能看出来他是在延续谁,或是在延续谁的脉络上发生变化。试图描述作品类型的过程其实是对作品定位,让它更清晰,更明白它的源流和走向。对类型的描述应该会越谈越清晰,但不去触碰,就总是处于模糊状态。

Z:对,上述写实风格的非报道摄影,它意义是摄影本体上的,但不能叫“本体摄影”吧?具体如何去表述这种摄影类型,可以再探索,但这种形态是存在的,它是写实风格的,是与“直接摄影”对接的,不是画意风格的。写文章描述,可以用我说的“摄影之道”和“摄影之用”,区别应用的摄影和为摄影而摄影的摄影,但是具体到评比这种实际操作层面,需要有一种科学得体的表述,否则名不正言不顺。

怎样平衡引导性与普及性?

D:一些评委认为参赛作品的品质不够高,为什么有一些高水平的摄影人没有投稿?是不是需要引入推荐制或是设置一些门槛?

Z:如果从保证评委集中精力看好作品的角度来说,应该设置门槛,但是实施起来,包括各个层级的理念、流程等问题,都让设置门槛操作起来不容易。我觉得国展这些年在往探索创新的方向走,还应该继续向前走,才会进步,确立权威性,否则一些有实力的摄影师不参加。不少影友习惯按照往届国展获奖作品的范式来拍摄,如果总是按照这个方式来,那么摄影很难创新。

D:国展的评选过程中有争议,恰恰印证了它的价值,某个领域的小型影展好办,但大展就不那么容易,因为普及型和专业性的矛盾在这里体现,而国展是要提升摄影人的专业性的。

Z:争论是好事,“老的生产关系适应不了新的生产力了”,这是说明有了进步,才会遇到问题,挑战也更多了,怎么把好事儿做好?理念还要向前推进,我注意到中国摄影家协会这些年一直在比较稳健地向前推进中国摄影的理念,这几年设立的全国青年摄影大展、徐肖冰杯全国摄影大展、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都是在鼓励创新。所以我想,假如在国展的艺术类里能有单独一个沙龙画意类,这可能更利于明确的区分。把奖项设置得更科学,可以逐渐减少一些不必要的争论。也利于提升入选作品的水平。

国展是综合性的大型影展,需要体现出一种稳健性,但稳健性并不表示它就没有倾向性,不表示它不引导。国展在参与性与群众性普及性的基础上,应该坚持权威性、引导性、理念的前沿性。国展对中国广大的摄影人是有很大引导作用的。要利用好这种引导作用,如果能在评选流程和奖项设置上继续强化,逐步的分层,可能会好办一点。

D:会不会和其他奖项有重合之处?

Z:奖项更科学的设定,可能会让国展的内容与其他几个影展有重合之处,但国展可以包含其他类的作品,国展是一个综合各种类型的大型影展,区别于其他几个在领域上有所侧重的影展。这样设定会让国展更具权威性。这种涵盖恰恰确定了国展的权威性。

做怎样的“创作者”?

D:摄影人应该如何提升自己?

Z:首先应该给自己定位,是想成为摄影家,还是玩玩儿,娱乐。如果是想玩儿,那怎么玩儿都行。如果是第一种,那么不能太功利,肯定是不能继续模仿既有的获奖作品。这些获奖作品当时是因为在某种程度上有所创新而获奖,那么你应该做的是继续创新。而且,不论是国展还是其他比赛,评选标准也是不断进步的。应该注重自己的独创,再深入一层讲,是回归本心本性,这不容易,模仿最容易。

D:国展这个场域是摄影的专业性与普及性“接壤”的地方,肯定会出现争论,这也恰恰体现出它的价值所在,国展的专业化,对整个摄影界都会有影响,带动摄影评比、摄影出版,最终摄影实践的变化。国展对作品的要求越来越高,这指向摄影者的素质,涉及摄影者对自己主体性的认识,这是个说不完的话题。其专业性的提升,是对全国摄影人提高专业水准,认知自我主体发出的一种邀请。

上一篇:辛迪·雪曼的摄影世界 下一篇:看国展72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