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省市价格工作

时间:2022-06-11 12:51:34

四省市价格工作

广东省物价局:充分发挥价格杠杆作用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们将价格工作的重点从过去偏重促进经济快速增长,转变为注重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明确提出了价格改革的重点领域,即:群众关心的热点价格问题、公用事业价格、农村区域价格、资源环保价格、基础设施价格和国家行政机关收费、消费价格、教育科技文化收费和涉及民营企业收费、涉外价格等。2004年,着重推进了四个方面的改革:一是深化教育收费改革。主要是改革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院校学生宿舍住宿费的管理模式,由省集中核定标准改为分级核定;调整义务教育阶段收费管理政策,促进我省教育事业的发展。二是深化电价改革。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的部署,开展输配电和销售电价改革试点。基本实现了直供直管地区以地级市为单位的同网同价,改变了过去一县一价的做法。制定垃圾焚烧电厂、风电的全省统一上网电价水平,树立了价格标杆,约束了投资成本。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对电解铝、铁合金、氯碱、钢铁、水泥、电石等6个高耗能行业试行差别电价政策,促进了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调整了电价结构,完善了峰谷电价形成机制,缓解了电力紧张状况。三是深化路桥收费改革。针对收费站点过多过密的弊端,近年来致力于改革路桥收费管理体制,大力撤并整合收费站点。四是深化水价、环保收费改革。我省部分地方对居民用水实施了阶梯式计量水价,提高了用水效率,促进了节约用水。制定了《广东省危险废物处置收费管理办法》。全省大部分市实施了城市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促进了环保事业发展。

上海市物价局:坚持以人为本加强统筹协调

2004年,我们坚决贯彻中央加强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在价格工作中遵循以人为本、统筹协调的原则,在安排具体价格调整方案时,努力做到“有保有压、适时适度”,注意维护群众利益。

一、提高应对市场价格异常波动的能力,努力保持市场价格的基本稳定

为及时了解和掌握市场价格动态,健全了市区两级价格监测信息网络,并注意及时搜集周边地区和国际市场的价格信息,实行了粮油等重要商品市场供求和价格动态的每日监测分析报告制度,进一步完善了重要商品价格变动预警机制和重要商品价格异常波动应急处置机制,制订了《上海市重要主副食品价格干预预案》,建立了制度化的工作协调机制。

二、把握好出台价格调整方案的时机和力度,努力减轻调价对社会的震动

2004年在严格执行国家发展改革委“两条控制线”政策基础上,综合考虑本地实际情况,兼顾社会的可承受程度,特别是充分考虑低收入群体的实际承受能力,在出台调价项目时,严格执行听证制度和各项审批程序,较好地把握了调价的时机和力度。

三、积极研究落实对低收入群体的帮困措施,努力为改革和发展创造宽松的社会环境

近几年来,市物价局成本调查队坚持跟踪调查我市城乡居民,尤其是低收入群体的生活状况,在19个区县抽取了近200户享受低保政策的困难家庭,开展入户调查,定期反映情况、分析问题、提出建议。一方面为政府研究制定价格政策提供决策参考;另一方面也为劳动、医疗、民政等部门合理调整“三条保障线”提供可靠的依据,促进了我市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此外,市政府还根据市发展改革委的建议,采取了一系列帮困措施,包括:帮助困难群体就业和发放医疗救助款、住房救助款等。这些政策措施的出台,较好地保障了低收入群体的利益,也为疏导价格矛盾提供了较为宽松的社会环境。

四、积极推行差别价格和选择性收费,在满足不同层次需求的同时注意维护群众的基本利益

医疗、教育、物业管理等服务收费都是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我们在服务价格的调控中,充分运用价格杠杆,适当拉开收费差距,统筹考虑不同层次的消费需要,在逐步放开高端服务价格的同时,注意保持群众基本生活需求服务价格的稳定。

福建省物价局:加强价格监测工作

我省价格监测工作在为政府决策服务、稳定市场、安定人心、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2004年,价格监测中心荣获全国总工会授予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光荣称号。

在加强价格监测工作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第一,健全监测制度。在全国率先出台《福建省价格监测管理规定》基础上,2004年来又先后制定了《福建省价格异常波动监测预警制度》等规范性文件,从健全制度入手,促进价格监测工作逐步规范化、程序化,为提高监测质量和能力提供了制度保障。

第二,强化质量管理。精心设计了百分制评分标准,抽调各地监测人员,对各地价格监测工作进行全面交叉检查,使我省监测工作从设点采价、信息整理、数据审核到汇总分析的各个环节都能做到:工作到位、责任到人、采价准确、核对严格、分析严谨,确保了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时效性。

第三,前移监测关口。一是抓主产地市场监测,牵头建立了《省际间价格信息交流制度》,加强与黑龙江、安徽等粮食主产区的信息交流;二是抓周边地区市场监测,加强了与广东、浙江等周边地区的信息交流;三是加强对批发市场和重点生产企业的监测;四是与12358建立价格异动预警联动机制。

第四,突出监测重点。一是高度关注市场价格波动情况,先后发出了20多份有关加强价格监测工作的文件,及时部署各地开展粮油、农资等重要商品价格异动监测预警工作。二是积极开展专题调研分析,进一步提高了价格监测工作为政府决策服务的针对性。

第五,加强网络建设。一是加强了价格信息网站建设,对监测信息和数据传输体系进行全面的更新,完善了全省价格监测数据报价平台,确保了价格监测各项紧急工作任务如期完成;二是加强应用软件开发,采用大型数据库和最新的开发工具重新开发了监测数据上报、审核、统计、分析和历史数据管理系统,提高了数据处理的深度和数据共享水平。

第六,强化配合协调。一是注重加强与发展改革委、经贸、农业、统计、人行等部门之间的联系,采取定期召开价格形势分析会的形式,提高对市场价格走势的分析判断能力;二是加强与财政、建设部门配合,扩大了监测工作影响力;三是注重本局内部价格监测、成本监审、价格管理、监督检查的协调,在局内建立了监测分析、信息报送、价格管理、监督检查内部统一协商制度,确保平抑价格异常波动各项措施的落实;四是注重全省物价系统监测机构的协调配合工作。

山东省物价局:加强化肥价格监管

2004年以来,针对化肥价格上涨问题,我们认真贯彻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部署,紧密结合山东实际,实施了一系列价格监管措施。

一、认识高度统一,为化肥价格监管夯实了思想基础

我们先后召开全省物价局长座谈会、价格管理工作座谈会,统一认识,研究对策。我们认为:加强化肥监管、稳定市场价格,对山东而言,有利于稳定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从大局看,有利于稳定全国化肥价格,也有利于树立山东经济大省的良好形象。认识的统一为制定和实施各项化肥价格监管政策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见事快、行动早,努力把矛盾化解在萌芽之中

早在2004年1月份,针对我省化肥市场价格出现的加快上涨苗头,我局即与省发展改革委等部门积极沟通,迅速下发了做好化肥供应工作稳定化肥价格的紧急通知,明确化肥出厂价格实行政府指导价。中央1号文件下发后,又及时制定了贯彻意见,督促有关部门认真落实化肥优惠运价、优惠电价、税收减免、基金减免等扶持政策,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扩大化肥生产,增加市场供应。配合各项价格监管政策的实施,在生产和流通企业建立了化肥价格直报制度,在系统内部实行了24小时值班、每周一、三、五价格监测快报、价格监测资料主要领导审核签字等项制度,做到了早反映、早预报、早决策。

三、求真务实,不断调整和完善化肥限价措施

限价政策实施后,化肥价格过快上涨的势头得到了明显遏制,化肥监管的政策效应逐步显现。但是,从调查和反馈的情况我们也发现,由于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公路运价大幅上涨,导致化肥企业经营费用明显上升,继续执行7%的差率已不现实。另外,以出厂中准价加浮动幅度、流通差率确定最终零售价格的规定专业性太强,群众理解有困难。为稳定化肥生产和供应,保证农业生产用肥需要,2004年9月底,我们就有关问题向省政府作了专门汇报,提出了务实的意见。由于决策务实,政策明确,并充分考虑了各方面利益,对我省化肥生产和流通产生了积极影响。

四、加强服务与检查,确保各项监管政策落实到位

化肥价格监管包括生产、批发、零售各个环节,涉及价格、财政、税务、铁路、电力等诸多部门。为此,我们一是加强了宣传;二是强化了协调服务;三是深入企业调查研究,了解企业的困难和呼声,宣讲国家的价格政策,主动争取生产经营单位的理解和支持;四是加强价格监督检查。对违反规定乱涨价的,坚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维护了化肥价格监管政策的严肃性。

上一篇: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学术贡献 下一篇:中国成品油市场的潜力、格局和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