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父亲给女儿的信

时间:2022-06-11 11:07:42

一封父亲给女儿的信

吴辉说,女儿高考考得不算好,高考后的暑假,他建议女儿考虑出国或者考研,但都被她一口回绝。但现在,女儿主动复习起雅思,还打算考取英语中级口译证书。更让吴辉惊讶的是,她主动参加了志愿者社和记者社这两个社团,还远赴鲁甸地震灾区服务。这两个角色都需要和陌生人面对面交往,对女儿内向的性格是很大的挑战和锻炼。

总的来说,作为一个家长,他对女儿的表现还是相当满意的。

给女儿写信,老爸酝酿了几个月

“去年,女儿吴阳参加高考,她一直想去外地读大学。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何况还是从来没有独自出过远门的女孩子,我担心她今后照顾不好自己,又担心她上了大学后会迷茫、走弯路,荒废几年的时光,所以就一直琢磨着给她写些什么。”吴辉告诉记者,女儿还在上高三的时候,他就想和女儿交流一下今后的大学生活,不过考虑到有些话当面说女儿未必愿意接受,最后他决定给女儿写封信。

接下来的几个月,每当有一些思路和想法,吴辉就会记在本子上,这样越记越多,去年暑假,吴辉终于将这些散乱的文字整理成篇。女儿考上大学后,吴辉将这封2700多字的信打印出来给女儿看。

“女儿看完后也没表现得很激动,只说了一句‘写得还不错’。”吴辉说,女儿比较内向,但他看得出来女儿挺感动的。

刷爆很多朋友圈,教育部也荐读

后来,吴辉把信发给几个朋友看,几天后江西一家期刊社与他联系,表示文章很有指导意义。于是,这篇《一位父亲写给新人大学女儿的9条忠告》被刊登在杂志上,并引起广泛转载和转发。

“文章发表前,我觉得可能会有一点儿反响,但没想到阅读量这么大。”吴辉说,没想到自己的一番“唠叨”还发挥了一点儿社会作用,也算是意外收获。

“开学季,大一新生们满怀憧憬地步入大学校门。一位父亲在女儿即将读大学时提了9条忠告,字字句句都凝结着满满的父爱。”今年9月5日,教育部新闻办公室官方微信公众号再次转发了这篇文章,9月6日,《人民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也进行了转发,目前阅读量均已过10万,刷爆了很多人的朋友圈。

女儿:芭芭一直是我的榜样

“爸爸很有幽默感,但平时对我比较严厉,希望我什么都听他的,有时候我挺怕他的。不过,看到他写给我的信后,我真的很感动,因为他平时总是写一些论文,没想到还会写这个。”吴阳笑着说,“同学们都说,你爸爸文笔真好,有这么一个爱你的爸爸,真是太幸福了。”

“爸爸曾当过10年小学和初中老师,快30岁时才考研,后来还读了博士。他刻苦求学的精神值得我学习,他一直是我的榜样。”吴阳说,这封信对她最大的触动就是,大学期间一定要珍惜时间,趁着年轻要多读书,做有意义的事情。

文章引起众多网友的共鸣

网友@哦779820:“女儿明年高考,收藏起来,对女儿有用。”

网友@护卫36059465:“说出了我心底所有想说又说不好的话,真心希望我女儿也能看看。”

网友Enormous Quark:“说得很好,包括我在内的大多数学生都存在浮躁的毛病,应时常反思。”

网友@宁愿孤独11964742:“应把这篇文章作为高中语文和大学语文的第一课。”

(摘自《江西都市报》)

作文题目

对父亲的这封信和哈佛教授的话(具体内容见“事件概述”部分),你有何见解?请结合上述两则材料写一篇作文,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阐明你的思想观点。

【注意】①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题目解读

这位父亲的信涉及人生的多个方面,作为作文素材,我们节选了其中两个方面,和另一则哈佛商学院教授的赠言形成呼应,希望给学生提供思考的空间。

学生在写作时,可以扣住其中的任何一点感悟,加以生发。“挑专业就是挑兴趣”“不要用利益的标准来衡量专业好坏”和哈佛商学院教授的忠告“坚持梦想的人和随波逐流的人,生命将有什么不同”有着惊人的一致,都鼓励我们不要为利益驱动而轻易放弃自己的梦想,坚守是一件不易的事,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用知识丰富自己的人生,充盈自己的心灵,引导自己走上有意义有价值的道路,这是幸福的;不为世俗的目光左右,遵从内心的选择,为了兴趣,坚守理想,不改初衷,这也是幸福的;在远大的规划前受挫、失败,变得渺小,接着努力,再失败,周而复始,变得强大,直到有一天可以面对它、实现它,更是幸福的。

父亲给女儿的信,引导我们去看见什么?看见知识的力量,看见兴趣的重要,看见道德的光芒……哈佛教授的一席话则是让我们选择不要去看:5年了,你不要去,不要去看别人的衣着光鲜、香车宝马;10年了,你也不要去,不要去看他们的志得意满、平步青云。你会因为心生羡慕,急切地调整自己的职业步伐吗?你会因为名利驱动,放弃自己追逐多时的清冷梦想,将它束之高阁吗?你会屈从于生活,从事非你本愿但足够提供充裕物质财富的工作吗?同学会,也许是引爆你对职业成功和个人价值巨大焦虑和担忧的一个触点,所以,不要参加同学聚会!哈佛商学院的教授真是用心良苦,他不希望自己的学生在世俗中失去自己的职业目标,不希望学生们对真正想要的东西视而不见、轻言放弃,不希望聪明有天分的学生将时间浪费在对头衔响亮、待遇丰厚的那些职位的追逐中……

看见也罢,不见也好,请遵从内心的选择。

这也许就是两则忠告带给我们的人生启迪吧!

上一篇:乌尔善与“寻宝”中国 下一篇:应用公众网络平台开展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