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技校生教育的一点感悟

时间:2022-06-11 07:44:04

对技校生教育的一点感悟

近几年来,随着全国高等院校的扩招、社会办学力量的兴起和初中在校生数量的减少,技工院校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独生子女家庭的溺爱、应试教育的歧视、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使得生源素质每况愈下,相当一部分人或多或少存在不良习惯。如何将他们培养成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针对当前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厌学问题,我们的教学方式在不断地改革,由原来的理论与实践分家到理实一体化再到现在的工学一体化。教学研究者们在不停的探索研究以寻求更好的教学方式来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条件好了,是不是我们的教学成果就可人了呢?面前摆着微机,有网络供学生查找资料,可有很多学生趁老师不注意就上网玩了起来。玩是大多数人的天性,优越的学习条件能否对抗玩的天性呢?这就取决于个人有无学习兴趣和自制力。可我们面对的学生大多无学习兴趣,而学习兴趣的激发仅靠我们教学方式的改进是很难做到的。提高学生自制力是提高教学成果的关键。自制力来自哪里?自制力来自一个人的荣誉感、责任感、对成功的渴望等等,而这些与我们的德育教育是分不开的。德育教育与教学同抓共进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前提。

一、德育为本、以德兴校

德育工作是每一项工作的基础。成功的德育教育离不开有效地德育教育模式,离不开学校对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视。建立“民主式刚性管理,人文化温馨教育”的德育模式。通过军事化的生活方式,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令行禁止的生活作风,通过军事化的集体活动,培养学生艰苦奋斗、团结合作的精神。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满足学生健康向上的文化需求,通过企业文化熏陶,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职业人。一个好的德育模式还需要一批为之努力奉献的老师来实行。抓德育要从新生开始。以新生为重点进行思想与志向、团结与守纪、学习与生存等方面的教育,使学生从踏进学校大门就认识到:学生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良好的政治文化素质,互相关心,充满友爱,有荣誉感,有责任感,而这种氛围是要靠具有较好的道德修养、文化素质、文明习惯的全体师生家长共同创造的。加强技校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是技工院校的一件大事,如何充分发挥德育工作的作用,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把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劳动者,是非常重要的,必须引起学校各级领导和全校教职工以及社会各方面的高度重视。

二、加速教学改革,建立职业教学模式

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更加注重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以学生为中心,构建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突出学以致用,在学习中体验工作的责任和经验,在工作中学习知识和技能,加快实现从学生到劳动者的角色转换。加强建设一体化课程师资队伍。要加快培养既能讲授理论知识课,又能指导技能训练和生产实习的一体化课程教师。

针对我们的教育对象,我们技校教师只有把学生向着先“学会做人”后“努力成才”这个“最佳发展”方向引导,明确要求、严格管理,才能真正地把“人”塑起来,从而为他们的成材奠定必备的基础。对班级严格管理,管理有方;对学生严加管教,管教得法;努力引导学生向“最佳发展”方向转化。良好的德育教育为学生的成才奠定了基础。先进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更快更好的适应工作岗位。

健全的德育教育体制加上先进的教学模式,配上一批敬业的教师,是技校教育成功的基础。

上一篇:关于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美术课倡导学生独立的审美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