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的教学艺术

时间:2022-06-11 07:35:03

小提琴的教学艺术

小提琴教学是一门技术性较强的音乐专业教学艺术。在我国,专门从事小提琴教学大约始于20世纪20年代,较之国外的小提琴演奏艺术教育要短得多。

笔者从事小提琴学习与教学工作以来,感到还有许多问题很有必要进行探讨。例如,如何教育学生学习专业,引导学生入门;运用什么教材、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全面地掌握小提琴演奏技术与掌握完美的音乐表现能力,提高小提琴演奏的艺术水平等。小提琴教学和其他学科教学一样,都是“育人”的工作,并且是一个极其艰巨而光荣的任务。

在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对基础感到枯燥,如何使学生从枯燥单一的技术训练中获得趣味,这就需要让学生懂得基本训练的重要性,懂得只有认真进行基础技能的训练,才能获得高难度的技能、技巧。引导学生做好基础训练,这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不容忽视的任务。

在教学中,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最好用简明、形象、生动的语言或比喻说明高深的道理,使学生易于理解,便于记忆,并能增加学习兴趣。比如右手持弓的问题,我曾概括为“三点一线”。三点即小指、中指、食指与弓杆接触的点。一线,即弓在三指点上形成的一条斜线,并给学生作右手示范动作,使学生掌握弓的要领。但由于对右手手指持弓的分工不够明确,对各指的功能及其作用不够理解,因而,弓在琴上的运行操纵不够自如,我进一步讲解右手各手指的作用拇指与中指相对揑弓,食指在演奏中承担“压力”作用,小指负担着平衡作用,无名指则起着运弓的辅助作用。通过讲解使学生理解各个手指的功能,从而在演奏中进行有效的、有目的的调整与调动弓的运行。通过不断的实践演奏、体会,学生从理论上理解了,在实践运用上也得到了验证。

如何体会手指触弦时的放松动作与灵巧性,我曾对学生讲:左手手指触弦是,要打得重,压得轻,像小锤敲钉子,不要像手指按图钉。换句话说,即手指刚接触弦的一刹那要重,等手指触弦之后立即放松。若像正步走那样费劲,双腿易累、不能持久,僵硬的腿不可能产生灵巧性。运用此类的比喻对学生讲解都是行之有效的,使学生从枯燥的纯技术训练中得到一些趣味,提高练琴的兴趣。

在基础训练的同时,音乐表现并不能偏废。应当重视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教育,启发学生对音乐的想象力。适当根据学生的技术程度、选择一些易于理解、易于表现的乐曲进行演奏,使学生懂得音乐语言的含义及作品表现的内容,以及如何正确地选用技巧手段、弓、指法运用的原则等。

在教学方法上可采取分析法。对每个学生的演奏与考核进行评论,使学生发挥所长,改正缺点,补其不足。要从教材到教学方法,以至学生的练琴方法等各个环节进行分析,目的是“对症下药”。

教学上采取分析、对比的方法启发与引导学生进行艺术再创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学会独立处理艺术作品的能力。要求学生听音乐会、听唱片或录音资料,从同一音乐作品不同演奏家演奏的对比中,找出不同的艺术处理手法、特点和风格,使学生在演奏中,既不生搬硬套地全部模仿,也不墨守成规地受到某种约束。从大量分析、对比中,找到理论与实践中最有利益的部分,并加以利用吸收,从感性到理论上获得新的收获与新的追求。

在教材的选用方面,除对于传统的小提琴各类技巧练习和小提琴高级阶段规定的练习曲和乐曲,还必须演奏中国作品,学会民族音乐语言的表现与演奏方法,如对五声、六声、七声等民族调试所创作的音乐作品的演奏与分析。对各种滑指、和弦及各种特殊弓法、指法的运用,逐步达到掌握民族音乐演奏的规律及表现民族音乐的各种手段。

在小提琴教学中,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的学生对特技的练习很感兴趣,如右手喜欢练连跳弓(飞弓),左手喜欢在难度大的乐句上玩味,而不大重视或者忽视了常用技巧的练习,对一般性的乐句或乐段演奏得不规格,连弓演奏得不够干净有力。这些学生如果只在一条弦上演奏弓乐句时,还不显得有什么问题,但如在连续换弦把位时演奏跳弓,缺点就明显地暴露出来了,如节奏不准、左右手配合不好、发音不够清晰等。这说明学生还没有掌握好跳弓的要领,如右臂换弦的角度、左手换把时的节奏,各自都没有解决好,因此左右手无法很好地配合。教师必须从基本演奏原理上予以讲解,并进行严格的技术训练,以弥补基本技能的不足。

另一种情况是:教师为了帮助学生发挥独立思考,让学生在艺术上有所独创,于是学生就常出现任意“创造”的不良现象,对乐曲中的弓法、指法、速度、表情毫无原则地加以改变,这种任所欲为不符合逻辑演奏,不能有原则的约束。必须既要合情,又要合理。不能粗枝大叶,只图演奏方便而不顾艺术效果。比如《思乡曲》,主题音乐深沉,只有在D弦高把位演奏才有深厚的思想情绪。若在A弦上第一把位演奏,演奏起来方便、简单,但音乐效果贫乏,单调空白,没有深沉的思想情绪。在弓法、指法制定上,一定要给学生指出其原则,从乐曲感情需要出发,而不是从演奏方便出发。

总之,因人而异地给予学生从技术到艺术,从理论到实践,自始至终进行认真负责的指导,使学生在演奏上有完美的艺术表现力,理论上有独特的见解与创造,从而达到为国家培养优秀的音乐与艺术人才的目的。

上一篇:初中体育课改之我见 下一篇:大胆尝试音乐教学的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