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般的殷殷情怀

时间:2022-06-11 07:06:37

母亲般的殷殷情怀

我知道,今天是5月19日,距“5・12”汶川大地震已经整整一周了。

作为小记者,我回到学校里,看到在东辰中学部操场上搭建的临时帐篷里,还奔波着几位女教师的身影。

何晓玲老师告诉我:“从5月12日下午3点起,她们就像鸡妈妈守护小鸡一样,寸步不离地守护在学生身边。从震发到5月14日,学校绝大多数班级的学生都顺利地被家长接走,这些班级的班导老师就可以喘一口气,休整一下自己疲惫的身心了。”何老师继而悲伤地说:“学校有上百个家在汶川、北川、青川的学生,地震中他们有的和亲人失去了联系,有的几经波折有了父母逃生的好消息,却有家不能回。在他们最需要安慰和呵护的时候,学校就成了他们最安全的家。而初中部一群女教师就成了他们最亲的妈妈,她们用母亲的情怀温暖了40名留守学生的心。”

记者了解到,初三十四班班导张凤兰,班上的学生已全部被家长接走,但她却没有离开学校,随时和震区的学生保持着联系,关心他们的复习和生活情况。她了解到青川籍学生王飞在家乡受接连不断的余震影响,居无定所,便主动让王飞返校,由自己来照顾他的生活和学习,一个多好的班妈妈呀!

盛永秀,初三十一班班导。班里有五位留守学生:茂县籍的贾浩、青川籍的王帅旗、北川籍的左家坤、熊一楠和伍嘉雯,他们都是近两天才和家人取得了联系,万幸的是他们的父母都在,但是家园却被毁掉了。盛老师就天天和他们吃住在一起,却把同样需要照顾的比自己学生还年幼的女儿托付给了亲戚。在学生们和家人失去联系,精神极度不安和恐慌的状况下,盛老师协同生活老师谢芸一起安慰他们,作好心理疏导工作。晚上睡觉时,一前一后将学生护卫在中间,让学生真切地感到,妈妈就在他们的身边。

和家人取得联系之后,学生的情绪渐渐稳定,性情也慢慢开朗起来,盛老师便带着几个学生到绵阳市中心医院当志愿者,帮助抬伤员,照顾病员,让他们了解灾情,学会同情人民的苦难,继而从地震的阴影下走出来,关心他人,奉献社会,在灾难中挺直脊梁,健康成长。

我还获悉,带领学生到医院做义工的还有初三十八班班导刘小玲老师,她带着杰、曹梦玉、孙志欢三位同学来到市404医院,打扫病房,拖洗地板,给受伤灾民送药喂饭。一个北川来的小男孩刚刚一岁,还在牙牙学语,他的父母至今下落不明。看着可爱而尚不晓事的孩子,刘老师和同学们流下了同情的眼泪。刘老师的同学文明辉女士和丈夫是北川中学的教师,地震时因为下午第一节没有课而侥幸逃生,而她的婆母却被永远掩埋在了废墟之下。她上高一的女儿在三楼上课,被埋之后,被救出,腿部肌肉大部分坏死,正在专区医院接受治疗。刘老师又带着学生们去看望母女俩,帮助她们克服困难。通过做义工,学生们也更加成熟,刘老师感慨地称赞她的学生长大了,懂事了。在风雨交加的夜晚,看到刘老师穿着单薄的短衣短裤,杰便主动拿自己的长裤给刘老师穿上,还特地找来一双袜子,叮嘱老师谨防寒从脚起。老师的关爱不仅仅体现在生活上的照顾,更体现在人格的塑造上。

何晓玲老师还介绍说:我们学校还有一支优秀的生活教师队伍,她们无私无畏,不计名利,乐于奉献。从地震发生到现在,他们一步也没有离开过自己班级的学生,而且除协助班导看护学生外,每天还要超负荷运转,为学生清洗衣物、床单、被单,翻晒被雨水打湿的棉絮。七台洗衣机同时运转都无法洗完上千床床单、被单,几位女老师就干脆用手来搓洗,用脚来踩踏,她们的汗水一颗颗滴下来,滴进衣物里,清洗着污垢,也荡涤着学生的灵魂和情感。学生们发自内心地把她们称作比妈妈还亲的人。请允许我怀着崇高的敬意一一列出坚守工作岗位的女教师们的名字:刘翠华、周建梅、李现玉、景满菊、曾萍、李秀蓉、刘玉兰、王桂蓉、周达令、胡术清、谢美芳、孙治蓉、李春秀、刘道碧、何桂芳、谢芸、和海燕、杨跃萍、和葵花、郑秀华、王文芝、王玲、唐琼会、石成群、周利华。

此外,郑全芝,龙秀芳老师为保护学生公寓的财产安全,也日夜值守在学校南门外。

当我离开东辰学校时,学校的学生公寓墙壁上镌刻着这样一句格言: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是的,我们的女教师就是一群爱心天使,在天灾面前,她们就是学生的保护神。■

(指导老师/何晓玲王和春王堂兵)

上一篇:那一刻,我们见证师魂 下一篇:中国之痛 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