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群项目报警联动模式

时间:2022-06-10 11:01:45

建筑群项目报警联动模式

摘要:报警系统作为智能建筑中的重要子系统之一,必须处理好与其他子系统相互之间的关系,做好相互间的联动。文章阐明目前常用的两种联动报警的方式:硬件联动和软件联动。分析了两种联动方式的特点和优劣,推荐采用软件联动的方式。

关键词:入侵报警系统;硬件联动;软件联动;110属地报警中心

中图分类号:YU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1-0143-02

在安全防范行业中,“人防、技防、物防”概念已经定型,控制“车流、人流、物流”形成共识。入侵报警系统作为安全防范重要技术手段之一,已被社会接受和认同,并在各个层面上都有应用,现在已经成为智能建筑中的重要元素。智能建筑入侵报警作系统在实现自身报警功能的前提下,还必须处理好报警主机之间、以及报警系统与视频监控、灯光等系统的联动。只有这样,才能最大发挥入侵报警系统的功能、方便管理人员的使用,及时处理警情。本文通过上海一个数据中心项目的报警联动系统进行研究,提出采用软件联动以满足各种联动需求。

一、联动需求

数据中心包括A幢大楼和B幢大楼两个独立的部分,要求报警系统在满足前端探测器触发报警的功能外,报警联动还需达到如下条件:

1.整个建筑群报警系统只设置一个管理核心。

2.发生警情时,系统能自动启动现场摄像机,方便保安人员管理。

3.报警系统可以和110进行联网报警系统联动。

4.报警系统可以纳入楼宇智能化系统中,进行统一的管理和控制。

二、难点

数据中心的功能需求实际上可以概括为入侵报警系统内的联动和入侵报警系统与其他系统的联动。在联动时就有如下难点必须解决:

1.该建筑群为一个物业单位进行管理,要处理好A幢和B幢楼之间的联动关系,则报警控制必须区分清楚总控和分控的关系。

2.报警系统作为智能建筑其中的一个子系统,需要和其他子系统的集成联动太多,如何解决集成联动过于复杂、线路连接烦琐的问题。

(一)报警系统联动实现的方法

报警系统的联动实现方法包括硬件联动和“软”联动集成方式。

1.传统“硬”联动方式。传统的报警系统通过增加报警继电器,驱动视频矩阵主机报警接口模块。发生警情时,报警接口模块采集继电器联动信号,由视频监控系统进行信号处理。报警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通过联动,进行视频切换、触发硬盘录像机进行录像等动作,并在电子地图上进行实时显示。

2.“软”联动方式。新形式的联动手段——串口指令的“软”联动方式。各子系统之间都采用指令文件的形式进行互控。

3.继电器联“硬”联动和“软”联动方法的对比。传统联动方式——采取继电器的“硬”联动方式。该联动方式虽然存在着稳定可靠、易于实现的优点,但是由于其自身的联动要求,在较大系统使用当中,存在着较多的不足。一方面,综合安防系统联动需要子系统提供大量的报警输入和继电器输出接口,从而需要配置大量的报警输入输出扩展器,加大了系统投资;另一方面,在实际施工中,需要使用大量的线缆来实现各子系统之间对应关系,从提高了线缆的费用和增加了施工的成本;再者,如果用户希望改变子系统之间的联动对应关系,则需要进行繁重的线缆排查工作。

新形式的联动手段——串口指令的“软”联动方式。各子系统之间都采用指令文件的形式进行互控。在原有系统的基础上,无须增加任何硬件设备,也不需要进行任何二次开发工作,即可构建一个完整的防区安全技术防范体系,实现防区内各应用子系统的联动。当然,这种形式的联动,对于各子系统的开放性要求很高。

(二)方案实施

综合考虑,拟对A楼监控机房作为报警总控中心,B楼监控机房则作为分控中心,构成总控—分控的结构关系。

1.A楼报警总控中心与B楼报警系统的集成联动。考虑到A楼和B楼由同一个物业管理部门进行管理,因此设计以A楼报警中心为主控中心、以B楼的报警中心为辅控中心,相互之间通过网络和软件进行联动。A楼报警总控中心不但可以对本大楼的前端探测器报警信号进行报警和控制,并且也可以对B楼的报警主机进行控制和布防和撤防等操作。反之,B楼报警主机则只可以对本大楼的前端探测器进行布防、撤防控制,而不能对A幢大楼的报警主机进行布防和撤防等操作。即,两幢大楼的报警联动是单向的。报警系统软件既可集成在统一的界面协同工作,又可以作为独立系统单独运行;因此在系统选型上,有一个安全可靠的网络平台,操作与处理在统一的人机界面完成,实现分散监视、控制和集中管理、统一调度的目的。

2.报警系统与视频监控系统的联动。报警系统与视频监控系统的软件联动方式也主要通过软件和计算机网络平台向视频系统输出报警信息,现以HONEYWELL公司产品进行说明。在报警主机和视频监控主机进行联动时,采用IP2000模块,通过交换机与装有报警软件IP-ALARM的防盗报警管理机,将接收到报警信息后用串口向矩阵发送信号触发视频联动。从而实现有警情时候,视频图像的实时切换,以及摄像机云台转动到对应的位置。采用IP模块2000的方式与视频监控系统的联动方式,由于通过网络IP-ALARM可以管理多台报警主机,因此在系统扩展时,不论增加多少台报警主机,都无须改变原来的系统而实现报警与视频系统的联动。而且系统充分利用IT计算机网络通讯平台,安装方便。

3.报警系统与110属地报警中心的系统联动。按照公安部《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和上海技防办的要求,单位报警系统需要和属地110报警中心进行区域联网。即,报警系统是在遇警报时,先报室内密码报警键盘,产生声光报警,吓退入侵者和提示室内入住人员,并迅速向大楼报警中心传送警情,大楼报警中心成立机动力量采取相应支援措施。判明情况和必要时安保人员触发另外一套上挂110区域报警中心的紧急按钮,自后警方人员按接警程序紧急出动。在本方案中,与110区域联网报警中心主机联网使用PSTN社会公共网络。由于PSTN公共网络断线后虽有报警功能,但会丢失重要信息,与110报警中心采用了双网系统即PSTN加GSM无线网,系统的可靠性大大提高。

4.报警系统与楼宇智能化系统的集成联动。建设部《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和公安部《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的共同实施,使安全防范系统已完全融入了智能化系统集成。在本方案中,报警系统与楼宇智能化系统的集成联动是通过报警软件实现的。报警软件作为报警系统的核心,其软件功能需要实现多种集成的功能。其可以进行系统的日常管理和突发的警情处理功能;也可以为报警系统与其他子系统提供必要的接口和集成方式。

三、结语

通过以上IP-ALARM报警软件和IP2000网络模块的“软”联动方式,系统较好地满足了各种联动功能,方便了安装、管理和维护,也是将来IT网络的发展趋势。同时,在对报警系统产品反复筛选过程中,发现能够满足性能和使用要求的品牌和种类多为国外品牌,而且往往这些品牌对自己的接口和协议都属自己私有或专有,兼容性不强,可选择性和选择范围太小。

对于与属地110报警,虽然在我国已具规模,但是因资金来源与建筑资金脱钩,来源相对困难;安装“110”系统基本由保安公司垄断,市场化机制不足。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4.6.

[2]魏立明.智能建筑电气技术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1.

上一篇:浅谈初中数学学困生作业有效性缺失的原因及对... 下一篇:广东独立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的调查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