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卷 第6期

时间:2022-06-10 09:37:57

命题猜想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海浪拍打沙滩的哗哗声,雨后屋檐上的雨水滚落的滴答声,风吹杨树的沙沙声,雪后踩雪的咯吱声,这些不同的声音构成了自然界的和谐。轰鸣的机器声,琅琅的读书声,父母的殷殷叮咛,朋友的关切问候,这些不同的声音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和谐。

你对此有何思考和认识?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以“不同的声音”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提示】以上材料中,“声音”既可指自然界的各种声音,也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声音。人类社会的声音,可以指人,也可以指团体阶层的祈愿诉求、观点态度等。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写作时,要突出不同的声音。立意上,可以从两个层面入手。一是自然层面:各种声音构成和谐之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声音各有各的特点,比如,绿水淙淙,松风泠泠,各具其美。二是社会生活层面:不同的声音代表不同的意境追求,闲敲棋子的声音是一种恬淡,匆匆的脚步声是一种热烈;不同声音也是不同的意见,大到一个国家、社会,小到一个学校、家庭,应该学会包容不同的声音,才能促成社会的和谐。

命题猜想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个人碌碌无为,穷困潦倒。一天夜里,他实在没有活下去的勇气了,就来到一处悬崖边。自尽前,他号啕大哭,细数自己遭遇的种种挫折。崖边岩石缝里长着一棵低矮的树,听完他的哭诉,也忍不住流下泪水。

那人问:“难道你也不幸?”

小树说:“我是世界上最苦命的树,生在岩石的缝隙间,营养不足,环境恶劣,枝干不能伸展,形貌生得丑陋。我看似坚强无比,其实是生不如死。”

那个人又说:“既然如此,为何还要苟活?”

小树说:“你看到我头上那个鸟巢了吗?此巢为两只喜鹊所筑,一直以来,它们都在巢里栖息生活,繁衍后代。我要是不在了,那个家怎么办呢?”

那人忽有所悟,马上从悬崖边退了下来。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 ②自拟标题;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提示】材料包含“那人”、“小树”两个对象,且两个对象形成鲜明对比,显然“小树”是主要强调对象,是材料内涵所在,不妨着眼这个对象考虑文章的立意。①从生命价值的角度立意。为了鸟的生存,“小树”承受着生的痛苦,却体现出自己生存的价值。②从责任感角度立意。因为“头上那个鸟巢”,“小树”“坚强无比”,它懂得活着是一种责任。③从良好心态的角度立意。虽然“生不如死”,“小树”并没有因自己的命运而怨天尤人。它能够摆正自己的位置,以良好的心态去面对险恶处境。

命题猜想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副对联,上联是“若不撇开终是苦”,下联是“各能捺住就成名”,横批“撇捺人生”。“若”字如果不向左撇就是“苦”字,“各”字如果能把那一捺变成一点就是“名”字,一撇一捺即“人”字。

这副对联所蕴涵的人生哲理,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或联想?根据你的思考或者联想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④每一个错别字扣一分,重复不计;⑤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提示】“撇”和“捺”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既要放得开,又要收得住,既要学会放弃,又要懂得坚守。只“撇”不“捺”,为人则没有原则,没有分寸,没有灵魂,没有价值;只“捺”不“撇”, 就会视野狭窄、内心沉重、忧心忡忡、步履维艰,从而走向阴暗,走向失败,甚至走向绝望,对己对人对社会都有害无益。“撇”和“捺”互相弥补,互为支撑,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命题猜想四

请以“路过”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安徽省2012年“江南十校”联考作文试题)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④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⑤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提示】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路过”其内涵相对比较丰富,可供考生写作表达的空间非常大,既可以实写,也可以虚写(当然虚实结合更好);既可以写自己(或者他人)经过某一地时的所见、所闻,也可以写自己由此而产生的所思、所悟、所感;既可以写自己对于人生、情感、阅读、思想的深层思考,也可以写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对于某些社会现象、生活场景的困惑和期待。如果考生能够密切联系现实生活,对某些问题进行深刻剖析和理性思考,则会使文章具有一定的高度和深度。

上一篇:天堂鸟的旅程 下一篇:北京卷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