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中学生进行有效阅读

时间:2022-06-10 06:44:45

如何指导中学生进行有效阅读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在当今信息量激增的社会里,培养学生较强的课外阅读能力已是刻不容缓。

(一)由此及彼法。即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尽可能从相似、相关、相对等各个角度去启发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用以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沁园春・长沙》一文中有“寥”这个字,可列出形近字“廖、蓼、J”,让学生辨别并组词。再如学习到“完美无瑕”这个成语,除了理解其字面意思之外,还可以要求学生在原已掌握的词语基础上再寻找一个反义词,启发他们回忆起“白璧微瑕”这个与之相对的词语,从而加深新概念“完美无瑕”的印象。

(二)推测预料法。碰到有些词语,很难在字典中查到它在某一特定语境中的合适的解释,这就需要引导学生根据其所处的语境来进行推测。教曹文轩的《前方》中“人的眼中、心里,总有一个前方……他们仿佛从苍茫的前方……”一段时,可引导学生注意到“前方”这个词在该段中反复出现了五次,字典上对“前方”的解释显然是行不通的,我们可让学生联系课文,与这一词语意思相近的还有“外面”、“世界”等等,从而明白这些词语在这里既是与“家”、“家园”相对的空间上的概念,但更是理想,是理想的召唤,是人们内心的冲动。另外,在阅读过程中,读了前边的一部分内容后,不要急于看下去,而是让学生根据前面已知的内容,预料一下作者接着会写什么,怎样写,其结果会怎样,然后再让他们读下去,把自己的思路与作者的思路进行比较、对照,这样可以有效地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三)追根求源法。即在学习过程中,始终让学生保持强烈的好奇心,一边根据课文内容不断给自己提出“为什么”之类的探究性问题,一边又在好奇心和责任感的驱使下不断追根求源,直到把问题弄得水落石出。如有一位学生在读韩少功的《我心归去》时,先后给自己提出了这样一些问题:本文的题目是《我心归去》,作者的心去了哪里?作者写此文时身处何地?作者是怎样表达这种“身在异乡心归故乡”的心情的?作者不想移民的真正原因是什么?究竟什么是“故乡”?学生从初读生疑到释疑解惑的全过程,始终应用了追根求源的阅读方法,,培养他们“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

(四)纵横比较法。在学了《孔乙己》之后,学生对封建科举制度给读书人造成的毒害认识比较强,在此基础上结合《范进中举》一文,让学生把着两个人物形象进行对比,从而让学生认识到:范进和孔乙己在仕途上,一个爬了上去,一个摔了下去,尽管人物的最终命运大相径庭,但两人热衷功名、醉心科举的意识却是相同的。范进虽然柳暗花明,科举成功,可偏偏精神发疯;孔乙己落榜失志,麻木不仁,迂腐穷酸。这样看来,不管仕途成败,两个人灵魂都有了扭曲,精神都有了变态,不管成功还是失败都是科举毒害的典型。运用比较法既可以避免新旧知识之间的干扰,又有利于促进新旧学习之间的积极迁移。

(五)假设联想法。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文章时,不可事先向学生灌输已有的看法,须让学生自己去阅读、领略。在学习《散步》一文时,可让学生思考:假如把文章后半部――“路中分歧的产生及解决”去掉,会如何?如果教师能经常运用这种假设来启迪学生思考,并鼓励学生自己学会假设,那么比起单纯地教给学生现成的结论,效果是不言而喻的,这样做不仅可以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加深刻,还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六)逆向思维法。课文《愚公移山》是通过“移山”来表现古代劳动人民不怕困难、人定胜天的坚强信念,在此基础上有的学生却提出了这样的疑问:愚公为什么不搬家?把家搬出去不就万事大吉了吗?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对思维定势的一种挑战。由此引发了一场激烈的课堂讨论,当然,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形成了共识:愚公不搬家而移山是有他的道理的。比如,从历史角度看,环境不允许,还有旧的乡土观念的影响;从题材看,本篇是神话故事,只是表明古代劳动人民崇尚“见难思变”,鄙视“见难思迁”是思想意识。这种对思维定势的挑战有助于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促使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考虑问题,从而更深入理解课文。

夏仰通,教师,现居江苏泗阳。

上一篇:浅谈阅读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下一篇:让情感在语文阅读中得到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