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课改目标 强化语文实践

时间:2022-06-10 06:03:36

明确课改目标 强化语文实践

摘要借助语文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是语文学科落实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本文拟就语文学科的特点和教育规律,从语文实践活动的目的性、针对性、可行性、多样性入手,对在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试展开剖析。

关键词 课程改革 小学语文 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Clear the Aim of the Curriculum Reform Strengthen Language Practice

HUANG Manzhu

(Jieyang, Xinxing School Rongcheng AreaGuangdong, Jieyang, Guangdong 522000)

AbstractUsing Chinese language practice activities to develop students' Chinese quality is the effective way of carry out quality education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discipline.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language discipline education rules, start from angles of purpose, pertinence, feasibility, diversity of language practice to analyse operating Chinese language practice activities in course reform.

Key wordscurriculum reform; primary school Chinese language; practice activities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就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的一个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实践能力,而语文能力形成的主要途径就是语文实践。因此,《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内容部分增加了“语文实践活动”,把语文学习和语文实践都纳入了语文教学之中,使语文实践活动成为语文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可以加速培养并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可以丰富学生的生活,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特长,发展个性;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

由此可见,语文实践活动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是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关键环节。它要求在语文课堂教学之外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在听、说、读、写、观察、思维、表达等方面为学生学习语文、运用语文提供有效的程序和情境,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为语文训练服务,使学生把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通过活动实践得以落实,把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有机结合起来,形成能力,促进内化,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具体点说,笔者认为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对语文教学有以下几方面的益处:

第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学生要掌握知识,靠死记硬背显然是行不通的。传统的、单纯的课堂教学使学生学习语文越来越被动,变得枯燥乏味。语文活动可以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运用所学得的知识,并在反复运用中形成技能技巧。它为学生运用语文知识开辟了广阔的天地。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因此,积极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

第二,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能。知识是智力与能力发展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知识越丰富,就越能促进智力、能力的发展。语文实践活动是一种多层次、多角度的教学活动形式,它为不同年龄,不同兴趣、知识水平、智能水平的学生,提供了不同层次的活动内容,能满足各类学生的需要,有利于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

第三,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书本上的知识尽管是前人智慧的结晶,但毕竟是有限的。现实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瞬息万变的,这种即时信息要在课本中出现一般至少需要几年。而语文实践活动具有广泛多样、机动灵活的特点,可以通过书、报、杂志、广播、电视、电脑等多种渠道,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使学生及时了解形势的变化、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使学生的视野从课堂、学校扩展到整个社会。这样学生不仅能通过课堂教学了解人类社会的文明史,更能从现实社会中理解人类的进步。

第四,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人的全面发展应当包括人的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单一的课堂教学是很难达到这一教育目标的。只有让学生置身于社会现实生活之中,不断充实他们对生活的感性认识,才能使他们的兴趣得到培养,特长得到发展,情操得到陶冶,从小认识生活、热爱生活,长大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基于上述理由,充分说明借助语文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是语文学科落实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那么,怎样才能使语文实践活动顺利开展,成为实施课程改革的重要平台呢?本文拟就语文学科的特点和教育规律,对在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谈几点看法:

1 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要注意目的性

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学科,是学习其他学科和今后发展的基础,具有工具性的特点。它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广而博,包括了汉语拼音、识字、写字、阅读、听话、说话和作文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语文实践活动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可以利用课外的很多时间让学生复习、巩固学到的语文知识,锻炼学生学习语文和运用语文的能力。但是,每一次开展活动的时间毕竟有限,不必要也绝对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开展语文实践活动一定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就是教师对每一次活动所需要的时间、所采用的形式以及通过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应该做到心中有数,并要向学生交代清楚。这样学生才会有的放矢,活动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2 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要注意针对性

教育理论要求教学要遵循因材施教和循序渐进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应认真地了解和研究学生,掌握学生的年龄特征、各异的知识层次和智力发展水平进行教学,这无疑也应当是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所必须遵循的规律。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要注意目的性,但目的的确定务必要有针对性。也即是教师所开展的任何一次语文活动,其目的的确立一定要针对具体班级学生的个性特点和知识掌握的情况,抓住薄弱环节考虑活动内容。切不可盲目地为了活动而随意定个目标,应让活动为学生学习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提高语文素质服务。这样,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才能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学生学语文就有了现实的情景及需要,可以补充课堂学习的不足,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过程中锻炼真实的才干,培养创新能力,体验丰富的人文内涵。这充分说明有针对性的实践主题是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关键。

3 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要注意可行性

语文实践活动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教学活动,开展这样的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是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不过,如果为了举行一次活动就花费了师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过分加重师生的负担,导致出现打“疲劳仗”的状况,把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引入误区,则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就变成了师生的包袱,违背了教育规律,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其效果肯定得不偿失。故而,教师在组织语文实践活动的时候一定要重视活动的可行性。比如:从活动形式上可以随便、自由一些;从活动内容上要少而精,有针对性即可,使师生减少身心上的压力,随时随地能以轻松愉快的心态进行活动。这样的语文实践活动才是可行而富有实效的。

4 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要注意多样性

我们知道,课堂教学由于形式单一,加上受时间、空间、人数、知识层次、能力和智力等限制,产生了诸多弊端。导致“好”的学生在发展上受到遏制,因为单靠课堂教学不能让他们的智力紧张;“差”的学生则常常注定要长期落后,因为只凭课堂教学无法使他们的知识得到巩固。这样学生就会失去学习兴趣,素质也就较难提高,而语文实践活动广阔的天地、自由的形式正可以弥补这些不足。教师可以通过集体活动、小组活动、个别活动,或多或少、或分或合、或动或静,游戏、竞赛、演讲、阅读、表演等等开展形式多样而又生动活泼的活动,从而照顾整体、发展个性,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这就要求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应特别注意其形式的多样性。

总而言之,语文是最开放、最容易和社会生活发生联系的学科,在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是一个大课题,它既具有课堂教学的一些共性,又有极为鲜明的个性。我们应充分利用各种有利的语文教育资源,打破学科间、课内外、校内外的壁垒,使语文学习成为一泓活水,“放飞”孩子,让其开展各种形式的综合实践活动,在海阔天空中主动地进行探究学习,生动全面地发展。

上一篇:论杰克.伦敦《野性的呼唤》中的自然主义主题 下一篇:高中文科数学学习的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