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新形势下企业统计工作的思考

时间:2022-06-10 03:31:32

做好新形势下企业统计工作的思考

摘要:面对改革的新形势,应如何做好企业的统计工作,本文就从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的要求等四个方面对如何做好企业的统计工作问题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新形势;企业统计;策略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 A

面对新形势、新变化,统计工作的任务不仅有繁重的统计工作任务,还面临着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改变工作方法的挑战。统计人员不仅要把统计工作做好、做扎实,完成各项统计报表的填报工作,还要思考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统计业务工作,更好地发挥统计工作的作用,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服务。因此新形势下做好统计业务工作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适应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新形势,切实做好各项统计业务工作。

在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前提下,统计人员必须适应企业改革创新的新形势,俗语说“识时务者为俊杰”,面对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企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和升级,统计工作人员必须不断地思考和改变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发展规划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发挥统计工作的决策指导作用。

二、坚持统计工作原则,提高统计工作质量。

统计工作是真实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因此我们必须坚持统计工作客观性、全面性、及时性的原则,提高统计信息汇总工作的质量,解决统计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

(一)调整服务对象,提升统计工作的综合服务质量。

长期以来,我国企业统计工作偏重于统计报表的填制与上报,企业统计工作主要服务对象为上级管理部门,忽视了统计资料为本企业所利用的情况,在企业进入市场经济轨道后,企业成为独立的核算单元,以追求效益最大化为目标,需要随时了解并掌控目标市场的变化,按照目标市场的需求,对企业的经营策略和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效益的要素进行及时调整。因此,企业的统计工作必须适应新变化,成为全方位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提供内外部信息的重要工作,这就要求企业的统计工作必须适时的更新观念,调整服务对象,提升综合分析能力,提高统计工作的综合服务质量,从过去主要完成上级主管部门的报表转变为为企业经营决策、生存发展提供可靠参考依据,为增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主动性献计献策。

因此,提供可靠的统计数据、对本企业生产经营进行深入的分析判断和科学预测,揭示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时下企业统计工作的首要任务,也是当前提高统计工作服务质量的当务之急。

(二)建立适用于本企业生产经营的统计体系,规范企业统计工作。

1、设立本企业综合统计信息部门,设企业综合统计岗位,建立规范的适宜于本企业的统计指标体系,制定统计信息报送及信息制度。这是完成统计工作的根本前提,解决统计工作由谁来做、做什么以及怎么做的问题。企业综合信息部门,是企业统计工作的主管部门,解决统计数据的来源问题,负责企业各个部门的统计信息的汇总整理,制定企业统计报表的报送制度,收集、审核、汇总生产经营信息、并有条件的本企业的各项统计信息。综合统计岗位一方面要对各种统计报表进行汇总、审核、报送,另一方面负责收集国内外同行业先进的生产信息和经济效益类指标,对本企业的各项信息进行横向、纵向的综合分析,找出差距,认清形势,总结规律和发展方向,并结合企业未来的发展规划目标,将分析结果提供给本企业管理者及相关部门作为生产经营决策的参考依据。

2、明确企业各部门的统计工作任务和职责,是完成统计工作、提升统计工作质量的保证。在现代企业中,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的统计信息不仅限于统计机构内部,为确保企业统计资料的系统性、完整性,应该在企业各部门的工作任务中明确相应的统计工作任务和职责,按确定好的统一口径、范围及时间向企业综合统计信息部门提供相应的统计信息。

3、建立健全企业统计工作管理制度,规范和明确企业统计工作内容。使统计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同时严格统计工作检查和统计执法监督检查,对于违反《统计法》的行为进行查处,以保证统计工作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

三、提高统计工作的自动化程度(信息化程度),减少对统计信息做假的中间环节。从源头上提高企业统计工作的质量,树立统计工作的权威性。

电子计算机的运用是统计工作实现信息化、自动化及创新工作方法、提升工作质量的重要手段。要充分发挥现有电子计算机和数据传输设备的作用,实现统计信息的网络传输,建立统计网络管理与运行机制,更好地为企业各级管理者的决策提供优质、及时、准确的统计信息。

信息化建设是提高统计工作效率、增强统计工作服务功能、促进企业统计工作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企业应充分运用计算机技术,整合统计信息网络资源,加快统计信息自动化系统建设,企业可以从生产自动化系统直接传输生产数据,,从企业的生产前线收集第一手的生产数据,实现统计信息直接从生产一线记录、传输、上传,再由计算机直接汇总和上传生产成果,减少人为因素对生产数据的影响,构建统计信息服务网络体系,加快信息处理、传递和反馈速度,提高统计数据的质量和时效性,增强企业统计信息决策效力。

统计工作的信息化、自动化建设可以有效保证统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及时性,可以有效提升统计信息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对于生产统计数据虚假舞弊现象的发生有着较好的抑制作用。为保证统计信息质量,应控制好统计信息的源头,应在企业中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至少应在关键环节实现自动化),以保证统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四、加大统计人员的职业教育培训力度,提高业务素质和执业能力

就象说的“打铁还需自身硬”,企业统计人员必需加强学习,强化自身综合素质,把自己打造成为精通企业生产经营的多面手,高效优质的完成统计任务。只有很好完成了各项统计工作,得到企业管理者的信任和肯定,统计工作才能越做越好,从而提升统计工作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一)企业统计人员的工作不仅是填制上级布置的报表,在市场经济时代,全面系统的统计工作需要具有一定统计业务基础、专业技术又相对固定的统计人员来完成。因此,统计人员要善于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才能胜任本职工作。同时,企业要发展也需要有责任心、有超前意识、有开拓创新精神和较高业务素质的统计人员。因此,按照现代企业统计工作对统计人员的要求,企业应通过采取集中培训与自我教育相结合以及请进来教与送出去学相结合的方式,培养一批既有会统计、会调研、会分析、会微机的“四会”标准,又懂得统计、会计、经济分析等相关专业知识的统计人员,造就一支业务素质过硬的统计队伍,以提升统计工作质量。

(二)、稳定统计工作从业队伍。相对稳定的统计工作从业队伍,可以互相学习、积累经验,为企业造就一批既熟知本企业生产经营流程、熟悉企业生产装备和生产技术特点,又熟练掌握基本的统计工作方法,知道怎样收集数据、怎样计算指标、怎样分析整理统计资料的统计人员,可以更好地完成统计工作任务。

总之,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企业逐渐向着效益最大化的经营方向转化,统计工作也面临着转换思维观念、转变工作重心的新局面,统计工作不仅有繁重的统计工作任务,还存在着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改变工作方法的挑战。

上一篇:桩基检测管理与技术措施 下一篇:转型期民办本科院校国际化发展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