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常情(2)

时间:2022-06-10 02:31:11

地震后的这些天,我一直被深深地感动着。

地魔发,天府成地狱。家园被毁,钢筋水泥吞噬了无数同胞的生命。看电视报道,看报纸杂志,黑色的沉重压得人难以呼吸;四面八方的眼睛注视着汶川,千万双手伸向汶川。声声汽笛饱含着生者对逝者的哀思。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扶危济难,是善良的人们所共有的“人之常情”。

一个姑娘被困在废墟下,她没有沮丧,没有一丝一毫的绝望。她积蓄足够的力量,不断敲打生命的大门。她说她相信人们一定会来救她的。她灿烂的笑容和爽朗的笑声告诉每一个人:面对无法预知的灾难,笑是最好的自救。

“坦然面对,笑对人生”,乐观、坚强,是热爱生命的人们所共有的“人之常情”。

年青的军官把失去亲人的痛苦,化作与死神赛跑抢救幸存者的动力;泥泞的山路上,他背着白发苍苍的老人,向安全的港湾停靠。年轻的女警官把嗷嗷待哺的孩子托付给家人,在瓦砾中抱起战胜了震魔的小生命,甘甜的乳汁绽放了天真的花蕾。“最美丽的警察”,这是人们给她的最好的评语。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敬老爱幼在特定的背景下闪烁着绚丽的光辉,人性的光芒昭示着最伟大而又最普通的“人之常情”。

他才只有三岁,在被士兵们高高举起成为又一个奇迹的时候,脸上还带着伤的他,没有哭,而是一脸郑重地举起还很沉重的右臂,向在场所有的人行了一个不太标准却很严肃的队礼。“敬礼娃娃”以他弱小的身体掀起了吹遍神州的浪潮。“你们辛苦了!”“谢谢全国人民的支持!”是震区鲜红的亮色。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怀感恩之心,做好自己的事,回报社会,是演绎了几千年的“人之常情”。

年近古稀的总理眼角布满血丝,嘶哑的声音传递着关爱、传递着坚强、传递着国家的信念。手,伤了,“先给重伤员包扎”;头,添了根根白发;彻夜不眠,筹划的是救灾的最佳之法。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心忧天下,恪尽职守,总理用自己的言行为天下的为官者诠释着“官之常情”的理想境界。

……

我深深地感动着。感动之余,我多次问自己,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我该用怎样的笔墨去书写“人之常情”这沉甸甸的四个字呢?

名师点评:

这是一篇礼赞人性之美的散文。以热点话题入文,要写出不落俗套的作文,对写作者的要求是很高的。很佩服小作者的勇气与写作智慧。作者对人之常情的解读是独特的,即不同角色、不同修养、不同处境的人各有其闪光的大写的“情”。文章思路清晰,从抗震救灾的众多片段中提取最能表现主旨的镜头,用自己的叙述方式与叙述语言简洁而又不失精彩地予以再现,每个画面后的“点睛”之笔构成全文的红线。结尾的设问使文章言尽意长。

上一篇:好奇心(1) 下一篇:人之常情(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