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网络环境下高职物理教学模式的探索

时间:2022-06-10 12:07:08

对网络环境下高职物理教学模式的探索

摘 要: 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网络在教学中的优越性越来越强。为了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本文作者发挥网络环境的优势,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积极探索了一种适合学生发展的新的物理教学模式。

关键词: 高职物理课堂教学 网络课堂教学模式 问题和思考

一、转变教学观念,强化信息意识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也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模式都是以教师为中心。这种模式的优点是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有利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与控制,但忽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不能把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很好地体现出来。近年来,随着多媒体计算机的广泛普及,学校越来越多地应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这种“多媒体模式”基本还是采用“模拟演示+教师讲解”为主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但仍以教师为中心,同时计算机网络和校园网资源的优势也没有完全发挥出来。现代教育技术以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为最终目的,培养学生主动地获取信息、清晰地思考、有效地交流、学会学习与协作等各种能力。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推行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提高创新能力。目前,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具有强大的交互功能,同时在Internet上建构的知识库、信息库浩如烟海,并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信息资源,对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发展是非常有利的。因此,把在教育网络基础上的现代教育技术、物理科学的特点和传统教学模式三者融合起来,建构一种适应新世纪教育改革需求的教学模式,是现今高职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的迫切需要。教师研究计算机信息网络环境和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模式,将现代教育技术与物理学科进行整合,构建出适应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能实现学生有效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进行建构的目的。

二、构建物理网络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实验研究

1.模式建构的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在学校里,学习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的过程。因此,这一理论对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和学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互动教学的设计正是以建构主义,尤其是维果茨基的支架理论作为其理论基础的。根据维果茨基的认知理论发展的教学策略,主要包括邻近发展区、支架及交互教学等概念,将认知的发展分成实际的发展层次及潜在的发展层次。前者是指个体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层次,后者则是需要在他人引导或合作下才能解决问题的层次。在这两个层次之间的差距,称之为邻近发展区。所谓支架就是主张在学习的过程中由教师提供一个暂时性的支持来协助学生发展学习能力,这个暂时性的支持(支架)可能是一种教学策略或教学工具,随着学习者能力的提升,便逐渐将学习责任转移到学生的身上,最后让学生能主动学习,并通过学习建构出属于自己的知识。支架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使学习者保持在他们的邻近发展区活动,借助学校环境殊的社会语言(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和学生与计算机的对话)来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交互教学就是根据支架理论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教学形式。在吸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充分考虑网络资源与物理学科教学相结合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教师导航为引导”的网络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我们通过教学导航网页尽可能地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去创设学习主题的多种情境,使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能进入情境围绕问题展开进一步的学习;对给定问题提出假设,通过查询各种信息资料和逻辑推理对假设进行论证,根据论证的结果制定解决问题的行动计划,实施该计划并根据实施过程中的反馈,补充和完善原有认识。教学中突出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在对知识的建构中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2.“学生学习为中心,教师导航为引导”的网络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该网络课堂教学模式可表述为“提出问题自主探索协作学习交流评价创新发展”5个主要环节,使学习过程由“吸收、储存、再现”转向“探索、研究、创造”。

提出问题――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创设与教学课题有关的学习情景,并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和要达到的教学目标。

自主探索――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学习目标和自己实际的知识能力水平选择适当的学习内容和形式,自主地决定学习进度,主动探索、发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和信息,这是认识目标阶段。

协作学习――学生在个人自主学习、自我建构知识意义的基础上,通过小组或班级讨论、协商,以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对当前学习主题的意义建构,这是深化目标阶段。

交流评价――包括小组对个人的评价、学习者的自我评价和教师的归纳评价。学生根据小组讨论所形成的共识进行组际交流、思维碰撞、集体性评价。教师归纳总结,帮助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

创新发展――在教师或同伴的激励下,学生呈现多向发散思维状态,自主加工信息,大胆质疑、敢于提出不同意见,善于自我表现,标新立异,形成具有个人特征的学习方式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升华阶段。

三、教学体会

以“学生学习为中心,教师导航为主导”的网络课堂教学模式组织教学,相对传统教学具有以下优势: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加教学容量。

利用多媒体网络课堂教学模式组织教学,内容具有时代性,手法具有多样性,教学氛围轻松、活泼,学生能够在良好状态下自主、积极地学习,大大提高学习兴趣。采用超级链接的形式,控制性好,交互性强,符合人类的联想记忆方式。学生通过鼠标点击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大量的信息,增大教学容量,拓宽知识面。

2.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培养学生能力。

利用多媒体网络课堂教学模式组织教学,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目标的指引下,通过“人机对话”的方式,自主探究学习,体验知识的发现和“创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指导者,利用情境、协作、讨论等学习环境要素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在网络协作过程中,学生对在自主学习中发现或“创造”的知识进行讨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可进行充分的交流和及时反馈,有利于学生协作意识和协作能力的培养。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网上冲浪去寻找知识,通过独立思考、对话交流去获取知识。这培养了学生运用因特网去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独立精神和协作品质。

3.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

利用多媒体网络课堂教学模式组织教学,可进行异步的交流和学习,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与学习进度自定进度进行学习,避免了“学优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的现象。不同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原有水平不同程度地“创造”出知识和能力,使教学能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每个学生通过努力,都有可能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内得到最优化的发展。

4.体现教师主导作用,促进师生交流。

利用多媒体网络课堂教学模式组织教学,教师可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并及时进行信息的反馈与交流,在教学中始终关注着学生的探索情况并适时给予指导,协助学生发现“新问题”,对学生的想法进行及时的评价,还可以进行个别辅导,协助个别学生进行具体学习,促进师生交流。教师是整个群体学习过程中的设计者、导航者。

四、网络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和思考

1.教师面临的挑战。

在网络教学模式下,教师是教学信息资源的设计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课件制作的技能,同时对课堂中可能会出现的情况要有一定的预见性,必须对教学信息资源进行精心设计、策划,这对教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教师只有不断完善自我,发挥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才能真正地发挥网络在教学中的作用。

2.资源库的建设和利用。

要进行网络教学,必须有一套完整的网络教学资源库。资源库的建设需要在一线课堂教学的物理教师参与,但这些工作对教学一线教师来说,不论在时间还是技术上都存在一定的困难。但是物理教师可以努力搜集、整理和充分利用网上资源,下载充实到资源库中去。现在网上的互动程序很多,对收集到的互动程序进行整理、筛选、分类十分重要,这样才能使资源库实用、有效。

3.计算机模拟实验的功效性。

计算机模拟物理实验具有形象、生动、直观、经济、有交互能力和使用方便等优点,甚至使学生能像科学家、技术专家那样进行科学研究,进行一些在实验室难以操作的实验,从而使学生获得进行科学研究活动的经验。但它也存在着明显的欠缺。比如:仪器的实际操作、实验数据的测量等,这些在模拟实验中学生是无法亲生体验的,加上模拟实验的其他不“真实”性,学生不能形成对整个物理实验的正确感知,长时间使用这种计算机模拟实验将会造成学生对物理实验的感知缺陷。学生在这种不“真实”感性认识基础上形成的物理概念、理论和认识也必然会出现偏差,不利于培养耐心、机警、细心、耐挫等良好的心理。因此,计算机模拟实验不可能代替学生动手做实验,更不能使学生获得物理实验的基本技能,我们应合理地进行和分配物理实验以使实验的功效最优化。

4.师生间情感交流的削弱。

“学生学习为中心,教师导航为主导”的网络课堂教学模式强调了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但教师、学生间的交流是通过计算机系统的软件平台来实现的,缺乏肢体语言上的交流,客观上减少了师生及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阻碍了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作用的体现。

总之,网络技术对物理学科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甚至对教学体制都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学生为学习中心,教师导航为主导”的网络课堂教学模式突破了学习信息表现单一化的局限,使学习信息具有多种表现形式,使学生真正学会了学习,虽然它有其不足之处,但在今后的网络课堂教学改革中,随着教师本身素质的不断提高将会得到不断的完善和发展,使物理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

参考文献:

[1]刘成笃.职高物理教学法.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

[2]封小超,王力帮.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科学出版社,2005.

上一篇:高中物理教学如何实现解题策略正向移动 下一篇:物理知识生活化举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