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病人的几点护理体会

时间:2022-06-10 11:53:48

肠梗阻病人的几点护理体会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124-02

肠梗阻是指部分或全部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并通过肠道,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90%的肠梗阻好发于小肠,特别是最狭窄的回肠部,结肠梗阻最常发生于乙状结肠。肠梗阻病情多变,发展迅速,常可危及病人生命。因此,护士应具有敏锐的观察力,高度的责任心,给予病人及时准确的治疗和护理,使得病人及早痊愈出院。肠梗阻的治疗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如果得当,多数可不用采用手术治疗。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病因和分类

1.1按病因分类

1.1.1动力性肠梗阻 肠壁本身无器质性病变,是神经反射或腹腔内毒素刺激引起肠壁肌肉功能紊乱,使肠内容物无法正常通行。

1.1.2 机械性肠梗阻 是各种机械性原因导致的肠腔缩窄、肠内容物通过障碍。

1.1.3 血运性肠梗阻 是由于肠管局部血供障碍致肠道功能受损、肠内容物通过障碍,如肠系膜血栓形成、栓塞或血管受压等。

1.2 按肠壁有无血运障碍分类

1.2.1 单纯性肠梗阻 只有肠内容物通过受阻,而无肠管血运障碍。

1.2.2 绞窄性肠梗阻 伴有肠管血运障碍的肠梗阻。

1.3 其他分类 根据梗阻部位分为高位和低位肠梗阻;根据梗阻的程度分为完全性和不完全性梗阻。根据发病缓急分为慢性肠梗阻和急性肠梗阻。

2 临床表现 不同类型肠梗阻的共性表现有:腹痛、呕吐、腹胀及停止排便排气。

3 护理措施

3.1 非手术疗法护理

3.1.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密切观察病人的血压、脉搏、呼吸、心率、体温及尿量变化并记录。观察病人腹痛的部位、时间、特征;观察呕吐物的性质、颜色、量及呕吐的次数;观察肠蠕动恢复情况,有无排气排便;观察全身情况,有无电解质紊乱,有无休克迹象。发现异常及早报告医生。

3.1.2 持续胃肠减压 禁食,保持胃肠减压通畅、有效,以减轻腹痛、腹胀症状。待梗阻解除24小时后给予流食,逐渐过渡到普食。

3.1.3 维持体液平衡 合理补液并记录24小时出入量,禁食期间根据病人的生化指标选择输液种类,可给予肠外营养,以保证足够的能量,促进病人康复。

3.1.4心理护理 由于病人发病突然,极度痛苦,易产生焦虑、烦躁情绪,护士应多关心安慰病人,尤其胃肠减压的病人,耐心讲解疾病知识,告知病人胃肠减压的重要性和必须性,以取得病人及家属的配合。

3.1.5 若病人持续性腹痛、频繁呕吐、腹胀不对称、出现腹膜刺激征、腹穿或消化道排出物出现血性物、X线检查见固定不动的孤立肠袢、经非手术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时,均应考虑存在绞窄性肠梗阻可能,应尽早手术治疗。

3.2 手术疗法

3.2.1 术前护理: 同上述护理措施。

3.2.2 术后护理:

3.2 2.1病情观察:定时测量血压、脉搏,同时观察呼吸、神志、切口敷料等情况,并记录24小时液体出入量。及时发现术后并发症。

3.2 2.2与活动:全麻未清醒者应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以免误吸。全麻已清醒者,血压平稳后取半卧位,以利于腹腔引流,减轻腹胀。定时床上翻身,鼓励病人早期活动,以促进肠蠕动恢复,防止肠粘连,同时促进呼吸和循环。

3.2 2.3饮食、营养与胃肠减压:术后禁食并进行静脉营养,提供病人每日所需的水、电解质及其他营养物质,持续胃肠减压3~4天后,肠蠕动恢复后,可拔除胃肠减压管。开始肠内营养,饮食从半量流食逐渐向普食过渡。

3.2 2.4防治感染: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注意病人体温变化、腹部症状、体征及切口的观察。

3.2 2.5加强口腔护理:注意口腔卫生,减少口腔内细菌的生长繁殖,减轻鼻胃管对鼻咽部的刺激。

3.2 2.6预防肺部并发症:鼓励深呼吸、咳痰、翻身及早期活动,预防肺部感染及其他并发症。

3.3 健康教育 教育病人平时要注意饮食卫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少食生、冷、硬的食物,避免暴饮暴食,饭后忌剧烈运动。保持良好的排便习惯,加强自我监测,若出现腹痛、腹胀、呕吐、停止排便等不适及时就诊。

4 小结

引起肠梗阻的病因很多,但多数可出现局部肠管和全身的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发展较快,危险性高,应引起重视,对腹部手术病人更应及早加以预防和处理。

参考文献:

[1] 陈国卫,刘玉村.肠梗阻的手术适应证和剖腹探查[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3,23(7).

[2] 陈兴娣.剖宫产术后急性假性结肠梗阻患者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3).

上一篇:维吾尔族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护理体会 下一篇:利巴韦林联合喜炎平治疗疱疹性咽峡炎78例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