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西樵山海里长出的山水王国

时间:2022-06-10 10:49:35

南海西樵山海里长出的山水王国

海底长出七十二山峰

第一次到西樵山,我很想知道西樵山的地质成因,询问了西樵山的导游,导游于是就给我绘神绘色地描绘一幅图像。

远古的某一日,一个古海湾海底的两座火山突然爆发,映红了整个海面,岩浆在海水里凝结,喷出的岩浆和海砂海石凝结成一个圆锥形的山体。随后,山体又多次喷发,地壳在运动中上升了,峰峦簇拥的圆锥体便悄然露出地表,如雨后春笋,一个接一个,一层绕一层,紧紧簇拥,不多不少,整整七十二座山峰,状如一朵重瓣的莲花,于海面绽然开放,熠熠夺目。这便是现在地处珠三角核心地带的西樵山。沧海桑田,海水后来在某一日悄然隐退,珠江冲击平原瞬间形成,西樵山就成了陆地上突兀而起的一座孤山。造化生出许多青草绿树,引来飞禽走兽来此栖息,逐渐形成了优美的自然生态山水王国。也许有人说,上面的说法只是一种传说,根本无人看见,不足以取信吧。开始我也这么认为。后来,我查阅大量资料,才知道,权威地质部门采用钾~氩法测定同位素年龄的方法明确告知我们,构成西樵山山体的岩石是一套复杂的火山岩类,从岩石的化学成份来看,主要是火山角烁岩、凝灰岩和粗面岩为主。到此,西樵山是海底火山爆发而形成的传说便在科学数据之中变成了一种活生生的现实,成为西樵山一个永远充满神秘与浪漫的真实故事。西樵山来历特殊,内涵也就特殊。西樵山岩石节理发育,裂隙洞穴纵横,里面充满了潜水,自然而然形成了众多水景,到处是泉眼,终年清流涓涓,峰峰有瀑布日日飞珠溅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西樵山就是一首诗。整个西樵山峰岗簇拥,重岩叠翠,云蒸霞蔚,飞瀑流泉,但见奇松翠竹,层林尽染,绿意横流。

神仙造出三十六洞天

我在多次游过西樵山之后,便用一句诗来概括这西樵山的特点:“水在山中山在水,云深洞阔瀑如潮。”自认为恰到好处。

西樵山诸峰,受到自然造化的雕琢,好像有神仙在挥舞着神刀,将西樵山精心雕刻,于是,西樵山形成了三十六个美妙的天然景观,被道家誉为三十六洞天福地。对于西樵山而言,所谓的洞天,是指四周山峰演绎,中间平坦山谷,乃是山中盆地的意思。因此,洞天往往蕴藏着绝妙的风光。

西樵山有洞天三十六,正好与七十二峰咫尺呼应,峰者为阳,洞者为阴。古人云,一阴一阳谓之“道”,可见西樵山蕴含深层的“道”。白云洞在山西北的白云峰麓,是经过长期流水冲击切割岩石而形成的深谷,经过明末清初的整治装点,成为了西樵山第一景区,闻名遐迩的飞流千尺瀑布便在此处。

我们来到白云洞正好是上午时刻,天气晴朗,惠风和煦,迎面飘来的是神清气爽。入洞而观,但见奇石垒叠,曲径迂回,在危崖幽壑之间,缀建寺庙亭院,形成24奇景和三重洞天,犹如一幅天成的国画。

我们来到素有盛名的飞流千尺瀑。这千尺瀑乃是宋代就非常有名的景观。雨才停,空气清新,雨量丰沛,眼见这瀑布如从天而降的银斧,劈崖而下,飞珠溅玉,扬起白色的浪花,壮观得狠。我们一行枕流亭听泉,犹如听古筝一般,雅致轻灵,心灵顿显逍遥自在。这瀑布泉边满满的石刻,多出自明清名家之手,篆草楷隶,洋洋洒洒,一派充满灵气的书画意境,显现出多少文人雅士的文采与心境。这文采飞扬的石刻使这日日变幻的瀑布,变成了一道从古流到今的绝代风景,传承绵绵不断的无限诗情。此外,尚有东麓的碧玉洞,南麓的九龙洞,西麓的石门洞,西北麓的蟠龙洞等。洞中奇石错布,陡崖峭立,云树霭霭,泉瀑飞泻。

“自古名山僧占多。”既是神仙造,必是神仙境,定有神仙来。西樵三十六洞天福地后来成为儒佛道修行养性的吉祥宝地,由此声名远播。最著名的有佛家的宝峰寺、白云寺;道家的云泉仙馆,儒家的三湖书院等。

悬崖讲述石头的故事

每次去西樵山,总是惊叹于西樵山那些奇怪的石峰峭壁,不知为何如此符合柔与刚的黄金美学规则。

有人告诉我,火山岩沿岩石节理在发育时有时候会突然断裂崩塌,进而垒叠而成各种崖台,或孤峙如饭盖,或削立达千仞。西樵山的奇石造型奇特,那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有圆耸似冬菇,或平伏如卧虎,又斜倚像醉翁,继侧列若屏风,或指天如利剑,或高标成砥柱。白云洞千仞壁上有巨石斜出成逍遥台,筑亭眺望,山色尽揽。飞流千尺瀑布下,天降巨石如梅花三叠,名曰:洗心石。会龙湖中有石壮似巨鳖,浮露脊背,得名“灵螯吸波”。

石燕岩湖中藏两巨石,露于水面者如“水上宝马”,藏于水中者如七彩牌坊。

块块奇石发人深醒,引人入胜,让人倍添游趣。

那一日,我见到早就闻名的冬菇石,发出了一声惊叹,见面胜似闻名,我忘了一切,只是在前面细细地打量着这块神奇的石头,浑球状的蘑菇,惟妙惟肖,形象极为逼真,宛如刚刚破土初生。它硕大的灰黑色菌盖表面粗糙,颗颗石子斑斑可见,下垂的菌褶厚实内卷,有幽幽的洞穴在菌褶内部纵横。它的菌柄与菌托,粗壮而肥厚。围绕着冬菇石的前面长满了各种藤蔓,密密麻麻织成了一层厚厚的地毯,将这个庞然大物托起。繁茂的绿叶中开满了星星点点的黄色花朵,显得无比的美妙。耳中似有泉水流动的声音,那是草丛藏着一条玉带似的小溪,似一条银色的项链环绕着冬菇石,使得这块庞然大石头多了几分柔情,而不甚好看的石褐色在绿色的包围中显得充满了活力。据说,这是蟠桃会上的天菇,被孙猴子大闹之后,不小心从云中掉到了西樵山。

那天,陪朋友游览西樵山九龙岩,在龙爪峰旁一条南北走向的断崖峡谷的东壁上,有巨石成九孔,曰九龙岩。从表至里,孔孔婉转相连,高低偃仰,幽雅曲折,人从外孔钻入,似在螺壳中扭动,左右旋转,身如蛇鼠,幽奥深缈,如梦如幻,十分有趣。最后可从崖面通天岩石中钻出,仿佛梦里醒来,重见天日,奇妙之极。山里人有:“九龙岩内能钻透,好运活到九十九”的说法。我望着肥胖的朋友,怂恿他钻岩一试身手,他哈哈大笑,说回去减肥成功再来。

泉水演绎瀑布的传说

我爱石,更爱水,而以石为骨,以水为魂的西樵山便成为我风景中的最好的朋友。每次在西樵山,我爬山,会被锋利的石头弄伤,但如果观水,则遍地是柔情流露,心灵好像被电熨斗熨过,无限的温柔,这西樵山是阳刚与阴柔同在,让我欲罢不能。

我喜欢摄影,而高低错纵的峰峦总是在我的镜头里各司其职,每每给我惊奇,而西樵山众多的瀑布灵泉,则在我的镜头里,上下灵动,自成画面,好像它们就是高超的演员,根本不用导演操心,我只管拼命按动快门,美丽的照片总是自然形成。

在镜头里看西樵山,山上泉瀑横泻,飞珠溅玉,或如悬河,或似银丝,或如鸣琴,大波小浪,时分时合,贮而成粼粼湖荡,动而成闪闪溪流。前人说,“谁信庐山千嶂瀑,移来一半在西樵。”,庐山的瀑布都是西樵山瀑布的子孙。今人有诗曰:“日照西樵生紫烟,遥看瀑布挂洞天,飞流千尺直下海,随波荡漾会神仙。”

游碧玉洞是在一个夏天的午后,为甩掉夏日的慵懒,我邀一友人驱车来到西樵山,上山直奔碧玉洞。碧玉洞位于西樵山东北部的珠、玉两峰之间,是一条东西走向的断崖峡谷。人在里面走,犹如走进历史的国画中深深的长廊,两面崖壁险峭,杂树纷陈,人在谷底走,感觉怪石垒叠,狭径崎岖,凉风从两边袭来,有一种无以言表的快意,夏日的疲惫一扫而光,心中升起一种爽气。我抬头望天,天高如斗,但见岩石垒叠,境况幽僻,这碧玉洞被誉为"山东绝胜"果然是名不虚传啊。

我们先在听玉室中休憩,后到遇仙桥上观景,在垂云岩上乘凉时,山中最大的瀑布——玉岩珠瀑突然挂在我们眼前,如硕大的天幕,显现如梦如幻古今气韵。

此瀑从顶峰飞泻而下,义无反顾,瀑高而奇,流无定势,山风吹动,瀑水飘洒如烟。瀑布虽然巨大,但也轻盈无比,如梦幻急流,飘洒着飞雾……此时,斜阳映照,彩虹横空如练,与外面的烈日炎炎形成鲜明的反差,一路泉水叮咚相伴,走在清幽的峡谷之间,让久居闹市的人们尽洗心中的喧嚣与浊气.

湖是山的眼,眼是心的窗

我每次来到西樵山都要游西樵山的湖,因为湖是西樵山的眼,而眼又是西樵山的心,因此要走进西樵山的内心,必须走进西樵山的眼。西樵山瀑美泉丰,湖、潭、池遍布全山,成为镶嵌在层峦叠嶂中的明亮之眼。湖有水色山光之壮美,潭有绿波闪耀之纯美,池有小家碧玉之静美。西樵山的湖多属火山湖,由低陷的火山口积水而成。我多次在西樵山的各个湖旁小立,沐浴山风,或湖上荡舟,别有情趣。我钟爱山东部的东天湖,因其小巧,故称小鉴湖。它狭长如曲尺形,受大小斜峰下流之水,迂回涵蓄,湖面如镜,映日显月,有无限风情。我醉情山西部的西天湖,水面浩瀚,达100多亩,我在湖面荡舟,迎风而立,间或采莲赏月,好不惬意,湖上建了亭台楼阁,最宜凭栏眺望,亭中静思。

白云湖在白云洞外,原是山下低田,上接白云溪和象泉流下之水,湖中洲渚数围,白云浅水,水色秀丽,如梦里仙境,无限空灵。

玉池,在白云洞若谷岩左侧,小流涓涓,均由岩石间滲出。应潮湖、会龙湖、鉴湖合称为三湖。会龙湖在白云溪下,会大小云两股泉水,如两龙相会。鉴湖其实是镜湖,古人以镜为鉴,上接瀑流,筑堤贮水,湖平如镜,故名鉴湖。宝林洞前有天池,喷玉岩下有浴龙池和贮玉池,三池遥相呼应,各尽其妙。九龙洞前的流杯池和龙珠池,如龙之双眼,闪闪发光。

一湖一典故,一池一诗词,各显奇思妙想。这湖,潭,池,错落遍布,是西樵山的眼,也是西樵山心灵的窗。西樵山的湖是天造的,故名“天湖”;西樵山的心也是天造的,故名天心。走进西樵山的湖,就走进了西樵山的心,不用修炼也成仙。

TIPS

西樵山位于广东省南海市的西南部,地处广州、佛山、顺德、江门、高明之间,北距广州市区仅45公里,汽车1小时内即可抵达。

交通:每天有6班旅游巴士往返广州和西樵山,只需40分钟就可以抵达西樵山风景区。若从广州自驾车前往,走广佛高速、佛开高速最为便捷。

住宿:西樵山有7家星级酒店。游人在山上的碧云宾馆住上一宿,可领略山村之夜的幽雅情致。山脚舒展处的玉岩宾馆,别具园林特色。

美食:云雾茶、佛手瓜和西樵大饼等。

上一篇:新闻APP个案分析 下一篇:激流岛上说顾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