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肺病人置入PICC导管堵塞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时间:2022-06-10 09:14:55

矽肺病人置入PICC导管堵塞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钢铁职工医院 河北 张家口 075100)

摘要:目的:避免PICC导管的堵塞,有效保证矽肺患者的治疗。方法:用50单位╱每毫升稀释肝素液正压封管。结果:通过应用稀释肝素液正压封管,避免了矽肺病人置入PICC导管后发生堵管的情况。结论:为矽肺患者提供了安全快捷的治疗通道,有效的保证了病人治疗,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的寿命。

关键词:矽肺病人;PICC;堵塞;原因分析;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4-0237-02

矽肺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劳动人民健康的职业病,呈慢性发展,进行性加重,病程长,易反复,严重者需长期住院治疗[1],PICC穿刺为矽肺患者提供一条方便、安全有效的静脉通路,不仅能够解除多次静脉穿刺给病人造成的痛苦,同时减轻了护士的工作强度,但置管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避免导管的堵塞,我科2008年6月-2011年10月共有12例矽肺病人置入PICC导管,其中6例发生导管堵塞,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我科2008年6月-2011年10月共有12例矽肺病人置入PICC导管,患者均为男性,年龄69岁-87岁,平均年龄78岁。12例均伴有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发生堵管有2例伴心功能不全,有一例拄拐患者。

1.2 置管指征。患者年龄大,血管条件差;加之患者反复肺感染,需要中、长期静脉输液治疗。

1.3 堵管征象。进行输液前用生理盐水冲管时感觉有阻力,或输液泵总是高压报警。

1.4 解决方式。①溶栓治疗②直接注入溶栓药物或负压注射技术。

2 原因分析

2.1 主要原因。①矽肺病人由于低氧引起红细胞数量代偿性增多,以提高血氧含量和机体氧供。红细胞数量增多,全血容量相应增加,血粘滞度增高。②矽肺病人常因喘憋、剧烈咳嗽,导致上腔静脉内压力增高[2]。

2.2 其他原因。置管的上肢过度活动或过度用力而导致导管瓣膜持续开放,导致血液反流凝固,发生堵管;输液过程中,因为病人手臂不当,可导致PICC导管折叠而中断输液,时间过长可导致PICC管内凝血堵管;封管液的种类、用量、以及护士在封管时方法或推注速度选择不当。

3 护理对策

3.1 日常护理。①每次换膜时应保持导管末端位置正确;②输液前生理盐水冲管;③输液后生理盐水脉冲冲管、正压封管;④严格遵守正确的冲管液、冲管容量以及冲管频率的规定;⑤嘱咐患者尽量减少可导致胸腔内压力增加的活动;⑥置管侧肢体不要过度用力⑦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发现滴速减慢或不滴及时给予处理。

3.2 及时发现导管堵塞,如确定堵塞应立即给予处理。先排除其他原因,若为血凝性堵管,作如下处理:①先尝试把血块吸出导管;②若可回吸,用20ml生理盐水冲净导管。③若不能,使用尿激酶或其它溶剂,清除血块。

3.3 导管再通后护理。可根据堵管原因针对性地实施个案护理,如一例拄拐患者,除嘱咐患者不用置管侧肢体拄拐外,协同家属做好患者的生活护理;另外导管再通后每次治疗后均采用生理盐水脉冲冲管、50单位╱每毫升稀释肝素液正压封管,并嘱咐患者适量多饮水。

4 讨论

4.1 解除病人痛苦。 PICC置管术后堵管是PICC置管术的一个重要并发症,若不能及时有效的处理,将会造成护理、治疗的不便和患者的痛苦,甚至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通过上述护理措施,基本保证导管不发生堵塞,增加了病人的舒适度,也减少了因重新穿刺PICC所带来的不便。

4.2 提高了护理质量。通过探索PICC置管术后堵管的临床处理的治疗方法,更易预防导管的堵塞[3],减轻因护士反复穿刺静脉的工作量,同时也延长了导管的使用时间,进一步提高我院的护理水平。

4.3 PICC的应用为矽肺患者提供了一条安全快捷的治疗通道,有效的保证了病人治疗,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了患者的寿命。

参考文献

[1] 朱贵卿.呼吸内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3(1):461

[2] 薛巧香,郝立新.2例PICC导管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理研究,2003,17(1):41

[3] 杨相梅,张秀丽,郑建平.CLC2000TM预防PICC导管堵塞的方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7):46

上一篇:宫外孕药物保守性疗280例临床分析 下一篇:脑卒中患者偏瘫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