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之季重在调理好你的脾胃

时间:2022-06-10 08:09:29

天气转冷的时候,一些人常常感觉到肚子痛,可是,只要一喝温开水,或者拿热水袋温敷一下,肚子就不痛了。还有的人,总感觉自己阳气不足,体质虚弱,但是怎么补都补不进去,反而虚火上旺……中医认为,这就是脾胃虚寒的表现,尤其在冬春之季时,表现更明显。因为冬春天气变化大,胃寒的人就容易犯病,所以每当天气一变化时,前来看中医的肠胃病患者就特别多。

人体脾胃是中枢 养身先养胃

如果你在冬春天里肚子易冷、受寒后肚子痛,并经常拉肚子,这其实便是脾胃虚寒表现之症状。在中医里,脾胃就是中焦,尽管肾是先天之本,脾胃是后天之本,可是后天之本的脾胃不好,就会严重影响先天之本的肾对阳气的补益。假如我们把身体各脏器的关系比作八卦图,那么脾胃就是处于中心,是五脏六腑的交通枢纽,连接各处,一旦脾胃受损,身体各脏器运转就会受到影响。所以,要调养好身体,也应该从养胃开始的,如果脾胃的运化好了,就能把吃进体内的食物和药物进行良好的吸收,达到补肾、强身的目的。

一个人脾胃不好,许多病都会随之而来。中医看舌相,因为舌头上的舌苔就能显示出脾胃,也就是胃气、消化功能的好坏,就能指导中医的用药。所以,不少中医医生在治病时,都会从脾胃下手,调好了脾胃,甚至连身体五脏六腑的问题都能不治而愈。

如要补肾补阳 宜先补脾胃

45岁的朱涛身体很虚、体质很弱,但是吃补的东西,却没有效果,反出现了上火的症状……这是为什么?结果,中医师一诊断,发现朱涛脾胃虚寒,身体的吸收消化功能都很差。中医师说,很多人“虚不受补”,就因为脾胃没有调理好,所以补不进去。

每年立冬之后,人们开始需要补阳气。不少人都会选择吃羊肉汤,补充阳气,过完冬天以后,身体就会感觉到健康很多。但是,因为需要进行食补,所以对脾胃的健康要求更高了,目前很多人脾胃不好,补阳气更要从养脾胃开始。

养胃通肝 生气伤胃

中医认为:肝和脾胃的关系同样密切。养胃还可以通肝气,调节人的情绪。一旦胃有病,人的整个身体都会觉得虚弱,心情也好不起来,正所谓“胃不和则寝不安”。反过来,在中医五行学说中,肝属木,脾胃属土,木是克土的,常常生气,心情烦躁就会导致肝受损,从而也影响了胃的健康。此外,西方医学研究也表明,胃病有相当一部分是由情绪引起的。

所以有肝病的人,也必须注意养胃,因为固好胃气后,肝病就不容易发展。

学会用好的生活方式来养脾胃

平时人们如何从生活习惯上去养胃呢?中医师认为,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越来越不健康,尤其是饮食无规律、工作压力大,都会造成阳气不足,从而导致了肠胃病的发生。同样,肝气郁结目前也是城市人群生病的主流症状,而肝气郁结也会影响到胃气。所以,养胃需兼顾养心。

再有就是在饮食方面,一些人喜欢喝冷饮,吃生冷的水果,对于脾胃虚寒的人来说,这是不好的,尤其是对经常性胃痛、大便稀烂的人,因为虚寒导致了脾胃受伤,脾胃受伤后,脾胃运化不足,不能给身体进补,又进一步导致了身体更加虚寒的恶性循环。所以,脾胃虚寒的人要少吃寒凉性食品,养好脾胃。

不需辨体质就可用的养胃方

冬春季节养胃,既可以用食疗方,也可以用中药方。以下向你介绍的这些方子,性质都是比较中性的,不必一定需要辨证体质,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服用。

对于一般胃寒的人,在身体、尤其是腹部受寒以后,就会感觉到小腹疼,但是,一用热水袋敷一下,或者喝点温开水,疼痛就会缓解,这就是辨别胃寒最简单的方法。

暖胃食疗方

1.猪肚汤:猪肚半只或者1/4只,白果20粒左右,花椒10粒左右(有胃溃疡用花椒效果更好,如果不习惯吃花椒,也可以用胡椒代替。应该购买果实,不要购买成粉末状的成品),再放一小块生姜(拍碎)直接炖汤1~2个小时。

2.红参田七饮:可以用红参、田七打成粉,每次用2个矿泉水盖的量,混合直接冲水喝,对胃部有溃疡、常常胃痛的人有疗效。因为田七可以补血、止血,红参也有补益的作用,整个方子男女都适用。

3.当归生姜羊肉汤:用当归10克,生姜20克左右,羊肉200~300克,先用大火煮开,再用小火炖半个小时左右制作成汤。这个食疗方对天气寒冷时,妇女容易胃痛、月经疼痛、小腹寒有较好的效果。

4.生姜红糖水:如果自我感觉症状比较轻微,比如一感觉疼,喝点温开水就能缓解的胃寒、胃痛,可以用生姜、红糖、再放几颗红枣煮水,在冬春天还可以加几颗桂圆。因为生姜、红糖、红枣都是黄色的食物,都是入胃、温胃的,对冬春季胃寒也有比较好的养胃效果。

中药调理方

另外,用中药调理,也是养胃的一种手段。

1.小建中汤:小建中汤里,无论量是多少,桂枝和白芍的数量都以1∶2的比例配置(比如10克桂枝,就用20克白芍),炙甘草10克,红枣10克,生姜10克。用3碗水煎成1碗水,分2次喝。这是一款比较温和的中药汤剂,可以长期吃(比如每月2次,但不需要每天都喝)。

煮好后,还可以放半勺麦芽糖,混合着吃,对于一些经常觉得肚子疼的胃寒者,有很好的缓解效果。

2.附子理中丸:这是一味中成药,适合经常拉肚子,大便常常夹杂不消化食物的人服用,也不需要求一定要医生辨证过才能使用。

3.归脾丸:如果常常肚子不舒服、胃痛,感觉消化不良,还伴有失眠、心慌,可以用归脾丸。可以服用半个月左右。

4.香砂六君丸:相对与很多养胃治疗胃病的药物来说,香砂六君丸性质不寒凉,比较中性,所以也适合脾胃寒凉的人,不需要辨证就可以服用。对脾胃气虚引起的胃脘痛、呕吐、消化不良、大便塘泄等都有比较好的疗效。

上一篇:中医药方药材越少就越好吗? 下一篇:91岁老人压腿锻炼 30年身体棒如小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