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亚葡萄果实负载量试验初报

时间:2022-06-10 02:40:29

京亚葡萄果实负载量试验初报

摘 要:以6 年生的京亚葡萄为试材进行了京亚葡萄合理负载量试验,结果表明,在无核化栽培条件下,适宜的果实负载量为每平方米架面保留12 穗果(即产量为23 668 kg/ hm2 ) 和15 穗果(即产量为29 529 kg/ hm2 ) 。其中,以每平方米架面保留12 穗果商品性最好,综合表现最佳。当每平方米架面负载量达到(或超过) 18 穗果(即产量为33 221 kg/ hm2 ) 时,不仅商品性明显下降,而且新梢的成熟也受到严重的影响,进而会影响到未来几年的产量和效益。

关键词:京亚葡萄;无核化栽培;果实负载量

京亚葡萄于1996 年引入吉林市。2005 年秋有部分京亚葡萄因产量和品质下降遭到砍伐。调查中发现2004 年过高的产量(近5 万kg/ hm2 ) 是导致2005 年产量和品质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此,我们对京亚葡萄的果实负载量进行了试验,旨在为提高京亚葡萄的商品性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 1  试验地点

试验地设在吉林市船营区越北镇沙河子村,无霜期134 d (天) ,年平均气温3. 9 ℃,平均年降雨量为700 mm 左右,土质为沙壤土。

1. 2  试验材料

供试品种京亚为以贝达葡萄为砧木的嫁接苗,6 年生,篱架栽培,架高1. 8 m ,株距0. 7 m ,行距3. 0 m。每2 a (年) 施1 次腐熟的鸡粪,667 m2 (亩) 施肥量为3 t (吨) 左右。每个结果部位保留2 个结果母蔓,每1 个结果母蔓保留1~2 个芽,果实用吉林省果树研究所生产的无核剂进行无核化处理。

1. 3  试验方法

本试验设3 个处理,分别为:每1 m2 架面留12 穗果(处理1) 、15 穗果(处理2) 、18 穗果(处理3) 。于开花前7~10 d(天) 疏除多余的花序。采用完全随机设计,每处理3 株,重复3次。

1. 4  调查内容及方法

2006 年9 月16~17 日调查各处理的平均单穗重、平均单粒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及新梢的成熟状况。用WYT - 4 型手持折光仪测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用中和滴定法测定果实的可滴定酸含量,新梢成熟率为计算成熟2 节以上的新梢所占的比例。

2  结果与分析

2. 1  留果量对果穗重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表1) ,随着留果量的增加,穗均重呈减少趋势,但每1 m2 留12 穗和15 穗果,果穗重无显著性差异,但均显著高于每1m2 架面留18 穗果的穗均重。

2. 2  留果量对果粒重量的影响

由表1 得知,平均单粒重随每1 m2 架面留果量的增加而减少,留12 穗果的单粒重极显著地高于留18 穗果的,但留12 穗果与留15 穗果及留15 穗果与留18 穗果的差异不显著。

2. 3  留果量对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

由表1 得知,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随每1 m2 架面留果量的增加略有降低,但各处理间无显著性差异。

2. 4  留果量对果实固酸比的影响

由表1 得知,果实固酸比随每1 m2 架面留果量的增加而不同,其中,留12 、15 穗果时的固酸比值极显著地高于留18 穗果,但留12 穗和15 穗之间果实无显著性差异。

2. 5  留果量对植株新梢成熟率的影响

由表1 得知,随每1 m2 留果量的增加,新梢的成熟率极显著降低。说明超负荷生产不仅不能带来高的经济效益,还会直接影响到以后几年的产量。

3  小结与讨论

综合上述试验结果认为,每1 m2 架面保留12 穗果(即产量为23 668 kg/ hm2 ) 的综合指标最佳。每1 m2 架面保留15 穗果与保留12 穗果的果实经济性状均没有达到极显著的差别,只是新梢的成熟率与保留12 穗果的达到了极显著差异,但对下一年的树体生长发育不会造成显著的不良影响,因为,除特殊年份外,新梢还有近1 个月的成熟时间。每1 m2 架面保留15 穗果的单位面积产量为29 529 kg/ hm2 ,较乔改梅等报道的无核化栽培对负载量要求18 750 kg/ hm2 ,提高了57. 5 %。可见在良好的栽培管理条件下,京亚葡萄的单位面积产量是有增长空间的。每1 m2 架面留果达到18 穗果(即产量为33 221 kg/ hm2 ) 以上时,不论是果实的商品性,还是新梢的成熟率都受到了极显著的不良影响,说明负载量已超过了树体的负荷,不仅不会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而且还会影响到以后几年的产量。

参考文献

1. 乔改梅,梁新安. 京亚葡萄无核高效栽培技术[J ] . 河北林果研究,2006 (2) :63~64 ,68

2. 冉辛拓,张新生. 不同负载量对苹果光合速率及干物质生产的影响[J ] . 华北农学报,2003 (院庆专刊) :131~132第一作者简介:刘显臣,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教师,副教授,从事葡萄应用技术研究。

(收稿日期:2006212221)

上一篇:君迁子的优良品种无核黑枣 下一篇:黄斑卷叶蛾的发生规律和综合防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