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宁》教学案

时间:2022-06-10 12:44:35

《婴宁》教学案

一、教学目标

品味人物形象,理解作者的观点态度。

二、教学工具

采用多媒体教学工具。

三、课时

一个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语

上帝是个伟大的魔术师,他用神奇的魔棒创造了刚劲的男子,也创造了灵秀的女子。古今中外,历代的文人墨客用自己的笔墨刻画出一个个鲜活美好的的女子形象。今天我们要走进一位笑得最美、最有韵味的少女——婴宁。(板书题目和作者)

(二)初探婴宁的人物形象

这堂课就让我们走近这位美丽的少女。这节课的目标是:分析婴宁人物形象,理解作者的观点态度。(幻灯片展示)

大家已经预习过这篇课文了,婴宁最突出的特点是爱笑。课下已经让大家找出描写婴宁笑的句子。下面找同学说一下。(检查文本中描写婴宁笑声语句的作业完成情况。)(学生回答略)

由此可见,如花的笑靥真是随处可见。下面请同学们思考,这些描写婴宁“笑”的句子突出了婴宁什么样的性格特点?请结合课文简要分析一下。分组讨论,学生找到答案:纯真、自由、不受礼法约束。

接着,进一步感受人物的其他个性。思考:除了爱笑之外,婴宁还有什么特点?(学生自由诵读,回答问题。教师板书:笑美慧)

总结:由此可见,文章中作者用大量的笔墨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有花必有笑,笑中常带痴”的天真、可爱、聪慧的婴宁。

(三)深层解析婴宁的人物形象,理解作者的观点态度

难怪有人说婴宁:如山花般明媚,山涧般清澈,野鸟般灵秀。如此如精灵一般的女子,真想把她留在我们的身边啊!可是,为什么作者要把婴宁这个美好的形象写成是狐女呢?(学生分组讨论,选好代表做好记录,然后由代表举手发言)

明确:封建社会中封建礼教无处不在,犹如天网笼罩了社会中的每个女子,几乎没有哪一个女子能够自由地生活。所以,作者只能从想象的世界——鬼狐世界去寻找这样理想中的少女。婴宁处处表现出没有受到封建礼教规范毒害的少女本性。她淳朴、热情、美好,她的身上寄寓着作者的人生理想,表现了作者对于反璞归真的人性的向往。再者,一个狐女的形象,为小说更添了几分神异的色彩,增加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具体的问题探究:作者为什么要塑造“婴宁”这一人物形象呢?

明确:对于婴宁这个人物形象,作者在态度上是矛盾的。一方面作者说她的笑并不是表面上那么自由无拘束,有她深沉的一面。另一方面,作者又在文中大写特写她的笑,也反映了作者在现实与理想间的那种矛盾的心理。为何这么说呢?实际上课文有删减的内容。

下面是课文删减的一部分,请阅读后回答问题。

“庭后有木香一架,故邻西家,女每攀登其上,摘供簪玩。母时遇见辄诃之,女卒不改。一日西人子见之,凝注倾倒……

(她爬墙折木香玩儿,西邻好色之徒调戏她,闹了个“西人子”暴卒的横祸。)

……邻人讼生,讦发婴宁妖异。邑宰素仰生才,稔知其笃行士,谓邻翁讼诬,将杖责之,生为乞免,遂释而出。母谓女曰:“憨狂尔尔,早知过喜而伏忧也。邑令神明,幸不牵累。设鹘突官宰,必逮妇女质公堂,我儿何颜见戚里?”女正色,矢不复笑。母曰:“人罔不笑,但须有时。”而女由是竟不复笑,虽故逗之亦终不笑,然竟日未尝有戚容。”

问:文中说“女由是竟不复笑”,你怎样理解这样的结局?

明确:“由是竟不复笑”,它显示了婴宁最终还是认同了封建的社会礼法。然后,婴宁安葬养母更表现了她对社会伦理的认同。至此,婴宁由一个山中精灵般的人变成社会中普通大众的一员。封建礼法竟迫使了一个人天性的改变,它的震慑力量如此巨大,足见其残酷性。婴宁尚且如此,其他女子的处境就更可想而知了。蒲松龄老先生作品的强大的批判力量由此显现了出来。

小结:蒲松龄用神奇的笔为我们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难怪郭沫若先生称其为:“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展示幻灯片)

总结语:几百年过去了,婴宁那清脆的笑声如在耳旁,灿烂的笑容如在眼前。这篇文章所揭示的深刻道理对今天的生活仍然具有其现实意义。或许这就是几百年后我们学习这篇文章的意义吧。

(四)作业

结合所学,选取文章中你认为最精彩的方面,写一篇赏析文章。

五、赏析文章链接

谈婴宁形象的塑造及其意义

刘加夫

……

婴宁离开了自己的小天地,随王生来到了所谓“姨家”,仍不改其笑。这段描写有重要意义。婴宁到王生家前,过的是一种远离人世的生活,她的笑无所顾忌,尚情有可原。到王生家后,她所接触到的已经是人间社会的方方面面,她需要拜见亲属,需要和邻里相处,需要“行新妇礼”……但她只是觉得好笑,以致新妇礼因“女笑极不能俯仰,遂罢”。婴宁这时候的笑,虽不乏其好奇、天真的成分,但在我们眼里,它恐怕更多的是对约定俗成的礼仪的别一种态度,甚或竟是一种嘲弄,一种“对某一神圣事物的亵渎”、对“为习惯所崇奉的秩序的叛逆”(恩格斯《路德维希 ·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故事的转折点是婴宁的恶作剧。恶作剧的描写表现了婴宁 “笑里藏刀”的一面,揭示了婴宁性格的复杂性。她看似随和,其实极有主见;看似“全无心肝”,其实极有城府;看似放荡不羁,其实极为贞静。但是由恶作剧引起了官司,婴宁慑于封建礼法,出于家庭名誉的考虑,“由是竟不复笑”。这才是最耐人寻味的。它显示了婴宁对社会礼法的认同,而其后婴宁安葬其母的要求更表现了她对社会伦理的认同,或者说伦理观念在她身上的苏醒。至此,婴宁由一个自然形态的人变成社会形态的人,独特性向普遍性转化,神奇归于平淡,浪漫无羁的婴宁已不复存在。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作品的批判力量,封建礼法竟迫使了一个人天性的改变,它的震慑力量如此巨大,足见其残酷性。婴宁尚且如此,其他人在这张无形的网面前又是怎样的噤若寒蝉就更可想而知了。

最后需要分析一下作者对婴宁转化的态度。作者的态度非常复杂。一方面,他认为婴宁是“隐宁笑者”,即说笑是她的伪装,她的本质是合于社会规范的贤妻良母;另一方面,通过作者的叙述,我们看到的却是婴宁在强大的社会压力面前除了自己合于这一规范,别无选择。一方面作者又大方特书婴宁之笑,对婴宁的不复往日有好梦难再的失落感,对婴宁的音容笑貌怀念不已——这种感情从文末一句“女逾年,生一子。在怀抱中,不畏生人,见人辄笑,亦大有母风云”尤其可以看出。所有这些,都反映了作者理想和现实之间以及作者思想内部的深刻矛盾。

六、教学板书

婴宁

蒲松龄 (清)

笑美慧————自由女神

竟不复笑 ————人

(责编 张翼翔)

上一篇:提高小学科学课教学效果之我见 下一篇:注重学生个体差异,进行分层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