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验视后签收推倒快递“霸王”条款

时间:2022-06-09 11:57:10

先验视后签收推倒快递“霸王”条款

广东省邮政业管理办法尽管是一部地方政府规章,但“先验视后签收”这样的新规定、好规定,对其他省乃至全国,都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随着终端销售方式越来越呈现多样化,网上购物、电话购物等经营模式逐步成为普遍和便捷的购物方式。典型的运作模式有两种:

模式一:买家网上或电话订购一一卖家委托快递公司递送货物――买家付款收货――快递公司将代收货款交卖家。

模式二:买家网上或电话订购――买家将货款付给支付中介――卖家委托快递公司递送货物一买家签收――消费者确认付款或到期支付中介自动付款给卖家。

这与传统交易模式不同的是增加了一个中间环节――在途递送环节。通常情况下,卖家通过与第三方快递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将货物运送工作外包出去,由此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经营效益。但也滋生出一系列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而又投诉无门的问题,网络购物、电视购物产业正面临严重的诚信危机。

不成文的“霸王条款

申诉案例一:2008年7月20日,寄件人通过深圳市某邮政局,往浙江省宁海市邮特快专递手机一台(价值2008元),属邮局代收货款件。7月22日,用户吕某到邮局自取该邮件,营业员要求,须在交齐货款后才能验视内件。用户付款后开拆验视时,发现内件不符,要求邮局退款。营业员却称,邮局只负责寄递邮件与收款,其他的一概不负责。用户表示不满,要求邮局退款退货无果后,申诉至国家邮政局。

申诉案例二:2009年2月1 7日,消费者李某收到一件从广东佛山寄往宿州市的代收货款快件,托寄物为电子接收器,价值980元;该件寄出前,消费者已经向对方农行帐户汇入100元定金,约定余款880元为货到付款。李某到邮政局取货,被要求付款后当场拆箱验货,发现内件与网上所标明物体完全不同,收到的是一根电线和一个不明黑色小块物体,当即要求邮局退货退款,邮政营业厅负责人表示货已开拆不能退,但可以将此情况向上一级部门反映,李某多次联系寄件人未果,于2月18日申诉至国家邮政局。

今年中央电视台3・15晚会节目现场播出了记者暗拍的一段视频:某培训主管讲“这个包裹不是我不让您打开,我们要把压力全交给邮政局”,某电话促销员讲“按照我国邮政法的规定,您一定要先付款,然后才能打开货物”……以上两个典型案例印证了视频中的诈骗。可以看出,快递公司在此类诈骗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快递公司在把货物交给收件人之前,往往要求先签收,之后才允许开拆验货,而即使验货后发现严重瑕疵,快递公司一般都拒绝退回货款或者货物,并表示买方可以依据买卖关系向卖方主张权利,这样就使得买卖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变得复杂起来。由于网络购物、电视购物买卖双方一般不在同一地区,买方要向卖方主张权利就变得举步维艰。

买方只能接受被欺诈而投诉无门的结果吗?快递公司在网络购物、电视购物服务中只管送货收钱,而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吗?这一尴尬正逐渐被改变,广东省出台了自邮政政企分开以来第一部地方政府规章――《广东省邮政业管理办法》,其中第十五条明确规定:邮政企业、其他寄递服务企业的工作人员派送除信件外的邮件、快件时,收件人或者代收入应当当面先验视后签收。这一规定明确赋予了收件人在签收之前的验视权,与快递企业以前的做法(即先签收后验视)有了180°转变。

如此重大的“创新”规定,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除了主流的消费者欢呼叫好之外,部分快递企业提出质疑;这一规定大大加重了快递企业的负担,更主要的是违反了上位法规定。笔者认为,“先验视后签收”的规定将为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市场主体诚信经营、推进快递行业健康发展作出重要的贡献。

快递服务是销售服务的延伸

外包(Outsourcing)是一个战略管理模型,是指企业为维持组织竞争核心能力,将其非核心业务委托给外部的专业公司,以降低营运成本,提高品质,集中人力资源,提高顾客满意度。

笔者以为,网络购物、电话购物过程中的快递服务,是商品销售方将递送货物给买受人(或收件人)的服务环节外包给专门的快递公司,由其递送货物。由于在网络购物、电话购物活动中,快递公司均由商品销售方指定,不存在买受人自主选择哪家快递公司的问题,所以快递公司与买受人之间并不存在事实的契约关系,其提供的送货服务就是商品销售服务的延伸。鉴于此,应将商品销售方、快递企业、买受人(或收件人)三者之间的关系界定为:商品销售方与快递企业之间的委托关系,商品销售方与快递企业二者看作一个整体与买家之间形成买卖关系。收件人在面对快递企业投递员的时候,就如同买家面对卖家一样,如果这个假设成立,“先验视后签收”的规定便是自然而然了。

“先验视”不违反上位法

现行邮政法第七条规定:“邮件和汇款在未投交收件人、收款人之前,所有权属于寄件人或者汇款人。”有快递企业提出:收件人在签收之前,对货物没有所有权,也就无权开拆验视:只有在收件人签收之后,拥有了所有权,收件人才有权对快件进行开拆验货,这是快递企业对法律法规的消费者所有权、知情权的误读。

所有权、知情权不相矛盾。首先,所有权是一种财产性权利,知情权是消费者的一种基本人权,二者应当同时得到保护。广东省“先验视后签收”的规定则合情合理,快递公司应当以积极的态度严格执行。同时这一做法也符合交易习惯和诚实信用原则。

有利于网购、电购的发展

网络购物、电话购物欺诈让消费者的权益受到极大的损害,这种现象一度愈演愈烈,不能排除快递公司为了拓展业务、稳定客源,明知销售方属欺诈行为而为其提供送货服务,性质就转变为共同故意,是要负连带责任的。

我们姑且把快递公司的服务定位为善意,该如何杜绝这类欺诈行为呢?广东省“先验视后签收”制度的规定,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契机。首先,消费者验视之后,如果发现货物有重大瑕疵,则可以拒绝付款并拒绝签收货物,快递公司必然要承担将货物运回的责任,为了减轻此类负担,快递公司必须事先与货物销售方明确权利义务关系,并严格把好收寄关,当存在货不对板、货物质量有严重瑕疵的情形时,快递公司不予收寄,从源头上减少此类货物的流通,也就限制了网络购物、电话购物经销商的投机动机和侥幸心理,由此逐步推动网络购物、电话购物的健康发展。

制度可能面临的问题

当然,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合理性和弊端两面,“先验视后签收”制度可能产生什么样的问题呢?笔者考虑主要有两个方面,当然,制度的完善还需要实践的检验,笔者的观点难免偏颇。

制度的落实遇到困难。当前,最重要的是如何将“先验视后签收”制度内容落到实处。有部分快递公司,尤其是个别国有企业,始终坚持传统的做法,声称是按照邮政法的规定,不签收就不给验视,在笔者看来,这是一种错误的坚持,也可能是企业为了推脱责任而找的一个借口。要加强对市场的检查监督,对于拒不执行且屡教不改的企业坚决依法查处。

企业担心消费者权利滥用。拿着“先验视后签收”的规定,看了货物之后不满意,就可以随意拒收。这种想法当然不是立法的初衷,收件人不得刻意寻找货物的瑕疵而依此拒收货物,因为快递公司在收寄关口,是没有深度验视的义务的,这需要增加一些具体规定。

近年来,“迅速、准确、安全、方便”是对快递服务提出的基本要求,“即日达”、“次晨达等产品不断推出,使得人们生活日益紧密,快递服务也变得不可或缺。一旦缺乏有效的监管,任何一个赚钱的行业都将面临各种问题,快递行业也是如此,可喜的是,我国邮政体制改革正稳步推进,各项监管制度也不断出台,《快递服务》标准、《快递市场管理办法》、即将出台的《邮政法》等等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为监管快递市场提供了有效的执法依据。

上一篇:日本电子商务物流发展迅速 下一篇:配送中心的精打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