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治理:重在创新

时间:2022-06-09 09:20:17

银行业治理:重在创新

我国银行业的改革,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一直颇有争议。从银行自身来说,一个重要的理由是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完善公司治理。但是,公司治理没有固定的模式,如何建立一个适合自己企业文化的有效的治理机制,重要的在于创新。这方面兴业银行可以说是一个比较成功的典型。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董事会的运作效率,对正在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的中国公司来说是当务之急,对于一直备受诟病的银行企业来说尤其重要。在中国经济30年改革中,由于体制、机制方面原因,银行业一直是改革中最薄弱的环节之一,公司治理结构混乱,长期以来效率低下、亏损严重,曾经濒临“技术性破产”的危险境地。

2003年以来,我国大力推进国有银行的股份制改革和上市,逐步实行金融开放。应该说,这些改革措施和对外开放,对化解可能爆发的流动性危机,改善国有银行资产状况和公司治理结构,引入先进的绩效与成本管理模式,促进经营方式与盈利增长模式转换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在改革中,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被众多银行视为改善公司治理的法宝。据统计,截止到2008年3月底,已有33家境外战略投资者入股中资银行,入股总资金达240亿美元。引入战略投资者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通过战略投资者派出董事参与董事会决策和监督,形成有效制约机制,借助对方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帮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不可否认,战略投资者为中国银行业打开了一扇了解国外先进治理理念和管理技术的窗口。战略投资者的引入还形成了一种外部压力,促使中资银行关注公司治理和竞争力的提升。然而,引进战略投资者,在境外或国内上市,具备了跟国际接轨的公司治理架构,并不等于我国银行业就掌握了公司治理的“核心技术”。

事实上,任何核心技术的掌握和竞争优势的形成,不能仅依靠某种制度的引进或者技术外溢,要让公司治理这种现代企业制度真正发挥作用,转化为货真价实的管理效率和持续竞争力,需要经历消化、学习、吸收等几个阶段,并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路径进行创新。否则,再完美的模式也会在中国特殊的制度和文化背景下变成“鸡肋”。

此外,微观层面的创新还需要宏观体制的配合和支持。大多数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与地方政府、国有企业有着“扯不清”的关系,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沦为落实产业政策和达成经济增长指标的工具,而且利率尚不能市场化,信用机制不健全,距离真正意义上的完全以利润为中心的商业银行还有着很大差距。这种体制上的扭曲是金融体系不健康和公司治理低效的根源。

到目前为止,我国在金融领域的改革还只是万里长征开了个头。无论是在董事会建设、内部监督机制和责任体系的确立,还是在应对金融风险和经济波动等方面,我国银行业都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本期封面文章报道了兴业银行公司治理国际化的探索及所取得的成效。兴业二十年的高速成长,贯穿了不断创新的治理理念和金融创新的发展战略,对探索我国金融改革和完善公司治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上一篇:宝格丽:贵族国度的智慧符号 下一篇:海外并购依然阻力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