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小学语文课堂

时间:2022-06-09 08:24:20

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小学语文课堂

【摘要】语文教学的涉猎面越多,对老师的知识储备和对学生学习效率的要求就更高。如何更好地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一直是我们一线教师研究的课题,为此研究和探索我们一直在路上。

【关键词】教学模式 教学效果 导学方案

【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建省十二五规划课题“构建小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编号FJJK15-353)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051-02

语文教学有人说是模模糊糊一大片,不如数学教学清清楚楚一条线来得更容易。语文教学的涉猎面越多,对老师的知识储备和对学生学习效率的要求就更高。如何更好地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一直是我们一线教师研究的课题,为此研究和探索我们一直在路上。

笔者经过二十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加之参与的课题实验研究,越发感觉到教学模式对教学效果的影响之大。因此认真研究和探讨并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下面结合笔者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科研课题研究的结果,谈谈如何优化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正确理解“教学模式”“高效课堂”两个概念

首先要理解什么是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教学模式具有指向性、操作性、完整性、灵活性、稳定性等特点。教学模式是把一定的教学理论通过教学实践的形式展示出来或者说是体现出来,而且具有一定的操作性。教师可以在这种模式下进行教学方法的优化,进行教学形式的创新。也就是说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有机结合才能构成教学模式。

其次是理解高效课堂的概念。我们通常所说的高效课堂一般是指课堂教学效果的高效,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实践之后,通过科学地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从而使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得到明显地提高,表现为知识结构建立、学习能力形成、人文素养提高。另外高效课堂还表示教师通过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大的收获。通过课堂教学的开展学生的能力获得大幅度地提高和发展。学生的发展是指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具有全面性、整体性、持久性的特点。教师在40分钟内进行了高质量的教学活动,学生通过40分钟的学习后在学业上有超常提高、超常发挥、超常提升。如是,我们便称为高效课堂。

二、优化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途径

(一)问题导读式

语文教学具有本身学科特点,教学中要体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教学核心。问题导读式的教学模式是我们尝试和探讨的一种教学模式。首先进行一节课教学时,教师要确定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了小学语文教学要完成三维目标。这是教师教学的导向,也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的纲领。问题导读模式的应用是在学生反复的预习基础上开展的,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重视学生的预习,教师可以给学生编制导学案,也可以由学生自己编制导读方案,这样可以强化学生的自学能力。比如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对课文基础知识进行预习,然后形成自己的导学案,或者对文本的阅读理解,也可以提出自己的导读方案。这样做是为了体现新课改的重要教学理念,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感受、认知、体会、收获。还可以利用导读方案给学生积累课外阅读的资料,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提升学生的阅读品味。

(二)问题生成式

这种教学模式是考验老师的教学预设能力,问题的生成与课堂的预设是一对孪生兄弟。学生也可以接受问题生成的评价和考核。比如一篇文章中总有些经典的句子和段落,教师或者学生可以围绕这些经典的段落和句子进行问题设计,围绕文章的主旨和写作特色进行设计。一般设计四个左右的题目就可以了,不能求多,题目多了不一定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学生通过结构化预习后提出的问题教师要进行筛选,然后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解析,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的金字塔。在这样的设计中,老师还可以为学生提出一个课堂小练笔的题目,字数在200字左右的片断练习,这样可以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读写结合,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也丰富了导学案的内容,适应了新课改的理念要求。这样的设计,既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性也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

(三)问题训练式

问题训练式就是“综合训练评价单”的设计形式,在这个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实现对文本内容的再现,对教学内容和过程的一个再温习和巩固。这个综合训练模式要从基础知识入手,让学生对文本中的字词句等内容耳熟能详、烂熟于心,然后再实现教学的拓展,将文本内容适当进行外延,将相关的知识内容一并综合到训练题目中。训练重要内容要侧重能力的培养,知识的构建。这个模式的考察和评价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认真做好准备,尤其是对阅读题目的考察。在尊重学生的个性阅读和个性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评价。

教学模式的选择和优化,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也是学生学习方式的体现。毕竟教学模式是为教学效果服务的,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模式,其目标就是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李金花.抓好三个环节,艺术调控课堂[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0年12期

[2]陆明霞.让学生“动”起来 让课堂“活”起来[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08期

[3]王晓明.激发交际欲望让每一个学生乐于说英语[J];杭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4]田惠玲.关于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的探索[J].新课程学习(上).2014(01)

上一篇:浅析电子白板在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从两种译本的比较看比喻意义的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