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合并肝腹水的治疗方法探讨

时间:2022-06-09 05:01:05

肝硬化合并肝腹水的治疗方法探讨

【摘要】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肝腹水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1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50例肝硬化合并肝腹水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25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25例,采用常规治疗联合大量排放腹水加输注白蛋白,观察两组临床诊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18例,总有效率88%,明显高于对照组显效9例,总有效率68%;P

【关键词】肝硬化;肝腹水;治疗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6944-02

肝硬化(hepaticcirrhosis)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肝硬化肝功能减退引起门静脉高压,导致脾肿大,对蛋白质和维生素的不吸收而渗漏出的蛋白液,形成了腹水症。肝腹水是肝硬化最突出的临床表现,失代偿期患者75%以上有腹水[1]。我院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期间共收治50例肝硬化合并肝腹水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联合大量排放腹水加输注白蛋白治疗肝硬化合并肝腹水临床疗效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期间收治的50例肝硬化合并肝腹水患者。其中男性33例,女性17例,年龄35-72岁,平均51±1.5岁;对照组男性18例,女性7例,年龄35-70岁,平均50±2.1岁;观察组男性15例,女性10例,年龄36-72岁,平均52±1.3岁。其中肝炎后肝硬化42例,酒精性肝硬化8例。腹胀、食欲不振、乏力24例,上消化道出血7例;漏出液27例,渗出液18例,血性腹水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以及疾病严重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腹水常规化验符合漏出液诊断标准,诊断依据肝硬化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2000年西安会议制定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诊断标准[2]。所有患者均行腹部彩超、电子胃镜、肝功能检查、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查而确诊。

1.3治疗方法肝硬化腹水的治疗主要包括限制钠盐摄入(不超过88mmol/d,即2000mg/d)和口服利尿剂。

1.3.1对照组采取一般治疗:包括卧床休息,限制水、钠摄入。钠的摄入量每日为250-500mg。每日摄水量低于1500毫升。呋塞米,每次40-100mg,隔日或每周1-2次服用。螺内酯,每日量60-100mg,饭后服用。

1.3.2观察组采取一般治疗同时每日或每周3次放腹水,无菌条件下,于患者下腹部穿刺抽取腹水每次4000-6000毫升,操作时间一般不超过3h。腹水排放的同时静脉输注白蛋白40g。

1.4观察指标观察2组腹水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在治疗期间的发生率。

1.5疗效判定①显效:治疗后腹胀明显减轻,呼吸、循环功能明显改善,腹水减少4/5以上,达2周;②有效:治疗后腹胀明显减轻,呼吸、循环功能明显改善,腹水减少1/2以上,达1周;③无效:治疗后腹胀减轻,腹水减少,但少于1周。[3]总有效率为:(显效人数+有效人数)/该组例数。

1.6统计学分析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13.0版,组间计量数据采用(χ±s)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及卡方检验,P

2结果

2.1两组肝硬化合并肝腹水患者疗后临床综合疗效见表1。

2.2两组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3讨论

肝硬化腹水是指由于肝脏疾病导致肝脏反复炎症,纤维化及肝硬化形成后由于多种病理因素,一旦发展至肝硬化腹水阶段,常常提示肝硬化已经到失代偿期,如不进行积极干预治疗,可增加自发性腹膜炎、电解质紊乱、肝肾综合征、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的危险性,因此积极治疗腹水是减少并发症的重要手段之一。

肝硬化肝腹水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①门静脉高压;②低蛋白血症;③内分泌失调;④淋巴回流障碍;⑤肾脏因素等。这些因素又造成了心功能障碍。腹水治疗的目的在于控制腹水进行性加重,以减轻腹水引起患者的不适感;预防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治疗上主要是限盐限水,合理使用利尿剂,适当补充氯化钾。通过综合治疗促进肝血液循环,低蛋白血症可能纠正,多数肝功能可恢复,肾滤过率增加,肝脏内循环改善,从而可以有效的减轻患者痛苦,改善生活质量,出院以后预防复发至关重要。本组病例临床资料发现肝硬化合并腹水采用常规治疗联合大量排放腹水加输注白蛋白临床效果良好。

综上所述,采用常规治疗联合大量排放腹水加输注白蛋白治疗肝硬化合并肝腹水临床疗效满意。

参考文献

[1]申纪轩.腹水静脉回输联合多巴胺及速尿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36例体会.中国临床医生,2007,3(35):198.

[2]中华医学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传染病信息,2000,13(4):141-149.

[3]邵克锐.肝硬化腹水46例多方法综合治疗体会[J].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4,4(11):1031-1032.

上一篇:儿童心理卫生保健的研究 下一篇:乳酸菌降血脂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