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低谷 重铸辉煌

时间:2022-06-09 02:19:42

中华民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有着灿烂的文明和悠久的文化艺术遗产,传统戏曲艺术,是我们古老民族悠久而灿烂文化遗产中的一朵奇葩。二十世纪初,在激烈的生存竞争中,代表着花部的地方戏曲一举击败代表雅部的昆曲脱颖而出,占据着剧坛霸主地位,繁荣昌盛了百余年,拥有众多的观众,从而使地方戏曲成为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时值二十世纪中叶,戏曲在国人的文化生活中,已渐行渐远风光不再。戏曲受“冷遇”的主要原因,首先在于戏曲本身的相对封闭和保守,节奏缓慢,情节进展拖沓,传统唱腔板式一板三眼,身段台步一步三摇的表现形式,与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大相径庭。置身于世界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中国人,观念已改变,视野已开放,快节奏已成为社会生活的主旋律。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的急剧变化与封闭保守、节奏拖沓、形式陈旧的戏曲,在人们的心灵和观念上,产生了巨大的落差。尤其是一些年轻的观众,被多变化、快节奏的影视文化、现代歌舞、卡拉OK、健美、球类比赛活动等文化生活所吸引,戏曲渐渐与现代人的审美趋向疏远。

其次,剧目题材和主题的陈旧、少变化,与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和生活内容相去甚远。戏曲文本的内在意蕴即作品对社会生活的必然性的发现,是戏曲艺术核心内容。一些传统经典戏曲作品,用蕴含在剧目中观察、理解,把握生活的真知灼见和深切感受,其中融合作家的主观情感,和具有普遍社会价值意义的社会精神,在剧目中表现出意境和哲理,以此来唤起人们的共鸣。而时下许多戏曲作品,对意蕴内涵的揭示只停留在表层,浅尝辄止点到为止,没有把握戏曲自身最具特点的,是对人的情感世界深层内在意蕴的开掘。他们始终局限于对戏曲艺术形式的革新上,专注于情节的离奇曲折,场景的错综变化,忽略了作品内容的熔铸,使观众看戏后,除感到眼花缭乱之外,难以品味。有的作品为了反传统、重理念,就淡化情节,淡化戏曲冲突,淡化人物关系,追求所谓的朦胧感,结果把戏搞得艰涩难懂,观众看后不知所云,观众只好离它而去。

当然,戏曲的危机不仅仅存在于以上两个方面,还有许多深层和客观原因制约着戏曲生存发展。戏曲想要摆脱危机,走出低谷,在多种传媒手段激烈竞争的二十一世纪站稳脚跟,并有所发展,必须要转变传统观念,大胆革新,强化当代意识。随着改革开放,我国政治经济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时至今日,还有一些从事戏曲艺术工作的人,还没有认识到市场经济对戏曲艺术的影响和制约,过分强调戏曲艺术的教育作用,忽略了戏曲的娱乐作用和观众的审美心理及当代意识,在这种理念指导下,生产出来的艺术产品,当然不易为大多数观众所接受。

几百年来,戏曲之所以为人们所喜爱、所追捧,就在于它的通俗性、娱乐性、草根性、人民性,在于它的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直面现实。二十一世纪,作为戏曲人,一定要不断反思戏曲自身存在的弊端,深刻认识戏曲所面临的深重危机,学习传统,尊重传统,又不为传统所拘,锐意进取,走出低谷,再铸戏曲新的辉煌。

上一篇:黄梅戏生行折子戏导演创作有感 下一篇:地球生存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