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职业教育学生培养的新理念

时间:2022-06-09 08:57:52

试论职业教育学生培养的新理念

摘要:接受职业教育的多是“问题学生”,传统的教育方法是批评、处罚,但效果不佳。如果换种思维,包容学生的“问题”,使之逐渐成为“优点”,这种教育理念称为“包容性成长”。推行“包容性成长”有其必要性和紧迫性,同时也须讲究方式方法。

关键词 :职业教育;问题学生;包容性成长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4)01-0068-03

一粒沙子进入蚌的身体,蚌感觉很不舒服,又痛又痒,但又无法把沙粒排出,于是不断地排出分泌物――珍珠质,把沙粒层层包围。久而久之,这颗沙粒竟然变成了美丽的珍珠。

大凡教育者,难免会遇上“问题学生”,这些“问题”如眼中钉,肉中刺,必欲去之而后快;倘若去不了“问题”,那只能把“学生”开除了,这是教育者的传统思维。然而,有没有别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呢?回答是肯定的。也许我们可以把学生的“问题”看作蚌体内的“沙子”,不断地用“珍珠质”把“沙子”层层包容,最后使这颗“沙子”变成美丽的“珍珠”。此之谓“包容性成长”。

一、理论界定

2010年9月,在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上,同志发表题为《深化交流合作,实现包容性增长》的致辞,正式在国家政策层面提出“包容性增长”的理念。[1] 2013年3月27日,主席参加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议,会后共同发表德班宣言,再次强调“包容性成长”的重要性:“由于全球经济正在重塑,我们致力于通过加强互补和各自经济力量,探索实现更公平发展、更具包容性增长的新模式和新方式。”[2]

所谓包容性增长,其基本含义是经济增长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社会公平正义,寻求社会的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其根本目的是让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国家、所有人群,使社会各阶层都能公平合理地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其核心是关注、保护和包容弱势群体。

“包容性成长”乃是上述理念在教育领域的拓展与深化。其基本含义是教育者应给学生提供适当的成长平台,坚持以人为本,寻求人生的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其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拓展知识技能、提高综合素质,不但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和特长,培养核心竞争力;同时也能够合理地弥补、包容个人的缺陷和弱点。其核心是关注、包容人性的弱点和缺陷。

在这一理念中,“包容”是指教育者采用的方法和手段,学生的 “成长”才是最终目的,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这一理念适用于所有的学校的所有学生,但考虑到“问题学生”多集中在职业院校,因此本文论述的范围也主要涉及职业教育。

二、推行“包容性成长”的前提

“上帝是公平的,给谁都不会太多”。再优秀的人也有缺点;反过来说,再恶劣的人也不会一无是处。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个人都是平等的。而在中国现有的应试教育体制下,学生却有优劣之分。优等生进重点中学,然后进重点大学;劣等生进中专技校,或者进高职高专。优等生占用大量的优质的教学资源,享受着“精英教育”,劣等生长期被歧视,被漠视,只能接受日益边缘化的职业教育。如果说精英教育是造就社会“金字塔”的“塔尖”,职业教育则夯实“塔基”;可现在的问题是,“塔尖”并不尖,我国在大多数的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领域都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职业教育因长期处于边缘化的地位,也难以造就稳固的“塔基”。“塔基”不固,焉有“塔尖”,这就是现实教育体制之症结所在。对此国家已有足够的认识,同志在2005年就提出“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2008年,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同志再次提出“必须把职业教育摆到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3] 2013年,新一届政府开始实施中等职业学校免学费的政策。当然,要把措施落实到位,扭转社会对职业教育的歧视,真正实现教育的人人平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政府和社会各界切实重视职业教育,特别是重视“问题学生”的教育,是推行“包容性成长”的前提。

三、实施“包容性成长”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当今的社会环境实在是培育“问题学生”的温床: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单亲家庭越来越多;信息技术发达,特别是近几年智能手机的流行,使学生的网络依赖症越来越严重;信仰缺失,物欲横流,不良诱惑越来越大。这些社会现象对学生的负面影响已无须赘言。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曾报告指出,“十五”期间青少年犯罪增加68%,未来5年青少年犯罪总量将进一步增加。[4]维克多・雨果有句名言:“多建一所学校,就少建一所监狱。”进而言之,即使建了学校,却重视不足,投资不足,教育不足,仍然需要再建监狱。因此,对于问题学生的有效教育,不仅仅是职业学校的问题,同时也是整个社会的问题。

就读职业院校的学生多是应试教育的失落者。他们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习障碍,二是行为障碍,三是心理障碍。这些障碍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也许从幼儿教育时就已经开始,算是“顽疾”了,当然也不能指望一朝一夕治愈。如果用传统的教育方法,批评、处罚等,非但难以见出效果,恐怕还会产生负作用。因此,必须转变思维方式,将批评处罚转变为理解包容,才能真正解决学生的问题,引导学生良性成长。

职教学生的所谓问题、障碍、缺点,从另外的视角观照也许是优点,因为优劣从来都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比如树长得高容易吸收阳光雨露,这时高便是优点;但狂风袭来时也很容易吹折,这时高则是缺点。因此宁愿从中性的角度看,把这些优缺点都当成特点。

学习障碍,直观印象是“笨”或“懒”, 学生不善学习或不愿学习,成绩不如人意。但学习障碍并非智力障碍,从另外的角度来看则是兴趣爱好广泛;他们排斥教科书,却对体育、音乐、舞蹈、美术、影视、动漫等有着持续不衰的兴趣。

行为障碍,直观印象是“赖”,主要表现是纪律观念不强,经常迟到、早退、旷课,教师批评教育,通常是虚心接受,坚决不改;但从反面看,这也说明他们不易被条条框框束缚,有创新的潜能。

心理障碍,直观印象为“怪”:自卑、叛逆、冲动。自卑,多半是社会强加的,因为长期得不到关爱和鼓励而产生,谁从娘胎里生下就自卑?叛逆,那是青春期的共性,也是青春期的权利,不过职教学生表现突出点罢了;冲动,也可以理解为激情,其利弊主要看如何引导。

问题学生他们内心深处也渴望着被人关注,受人尊重,渴望着实现自我价值。他们正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教育得法,前面就是康庄大道;引导不当,前面就是万丈深渊!因此,对问题学生给予充分的理解,把“问题”当作“特点”来限制,当作“优点”来培养,“包容性成长”也就有了实行的基础。

四、落实“包容性成长”的方法

首先是观过知仁。“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5]孔夫子两千五百年前的观点,至今仍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人谁无过?但过错不能仅仅看表象,更需要作细致的观察、分析,找出错误的原因,进而从过错中认识他的品质,发现他的优点和长处,因势利导加以合理的利用,这才是真正的仁爱。职业教育者首先应存有仁爱之心,对学生的过错不宜简单处理,而是要耐心细致地分析寻找其根源,因材施教而改善之。因此,“观过知仁”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应用于问题学生的教育再合适不过了。

其次是激励肯定。多数职教学生缺点比较明显,从小就只有挨批评的份,很少有被教师肯定的时候。偏偏现在的学生自尊心很强,叛逆心更强,越批评就越要犯,于是形成了恶性循环:犯错―批评―坚持错误―继续批评,教育毫无成效。因此将批评教育转为激励教育,近年来已教逐渐成为共识。赞美犹如阳光,令人温暖舒畅。获得别人的肯定和赞美是人们共同的心理需要,一旦得到满足,便会成为其积极向上的原动力。激励的作用是无庸置疑的,但激励必须有的放矢,必须把握症候,搔到痒处,才能真正触动学生的灵魂。

第三是持之以恒。如上所言,学生的问题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能指望在一朝一夕得到解决;即使表面上解决了,过一段时间可能又会“旧病复发”。因此,教师对于问题学生的关爱必须“论持久战”, 循序渐进,先易后难,保持工作的连续性, “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终能“守得云开见月明”。正如珍珠的形成需要漫长的时间,把学生的“问题”层层包容起来形成“珍珠”同样需要持久的耐心。

第四是重在疏导。治理洪水,关键不在堵截而在疏导,我们的祖先四千年前就明白这个道理。然而在教育学生的方式上,至今很多教育者最基本的手段仍然堵截。一个极端的例子:有些学校禁止学生在课间十分钟随意走动(上厕所除外),目的是为了防止“安全意外”。可学生旺盛的精力和叛逆的思想岂是禁止得了的?就如滔滔激流,无论如何堵截,积蓄多了,必定会找到突破口汹涌澎湃而出,其造成的损失和危害更难以预料。因此学生的教育,堵截固不可少,更主要是疏导。学校应尽可能多地创造良性发展机会,使学生的时间和精力都获得宣泄的平台而无暇折腾、制造“问题”,疏导就算成功了。

最后,必须指出的是,并非所有的缺点和错误都可以包容,比如杀人抢劫贩毒诸如此类的恶性案件,只能交由法律来惩罚。但学生常见的问题,如逃课、吸烟、打架、恋爱等,对社会和他人并未造成多大的危害,只是违反校规校纪,如果教育得当,是可以妥善处理的。因此,大多数学生的大多数问题,都应当属于“包容性成长”的范畴。

“包容性成长” 是培养、教导问题学生的全新理念,还有很多值得深入探讨的地方。本文只是作粗浅的梳理论述,权当抛砖引玉罢。

参考文献:

[1].深化交流合作实现包容性增长[N].文汇报,2010-9-17(1).

[2]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德班宣言[N].人民日报,2013-3-28(3).

[3]人民出版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4]罗德宏.中国青少年犯罪率仍在上升,未来五年总量将增加 [N].北京晨报,2007-1-11(13).

[5]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上一篇:项目工程内部成本控制经验谈 下一篇:自由与平等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