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能源技术与产业的专利保护

时间:2022-06-09 08:12:36

清洁能源技术与产业的专利保护

摘要:清洁能源技术与产业发展迅速,成为公认的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受到各国广泛的关注。欧盟、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在清洁能源技术中占有明显优势,因此中国必须抓住机遇,实现清洁能源技术与产业的突围。而专利保护是清洁能源技术市场化的重要途径,因此中国必须加强对清洁能源技术与产业的专利保护,加强清洁能源技术与产业的政策支持和法律保护,只有这样才能清洁能源技术与产业专利保护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清洁能源;技术;产业;专利保护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4-0-01

一、清洁能源技术与产业概述

清洁能源产业的定义目前并无统一观点,但都涉及风能、太阳能、水能以及生物质等环境友好型能源的利用。清洁能源产业有利于扩大清洁能源生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温室气体与污染物排放、保护水等自然资源,同时创造就业岗位、促进产业与投资。清洁能源的开发和普遍使用对于我国经济、环保、社会和政治都有良好影响。

对于清洁能源技术领域来说,创新是举足轻重的,而专利制度正是保护创新最重要的法宝,在清洁能源技术产业高速的发展下,清洁能源技术的知识产权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其中以清洁能源技术专利最为突出。

二、中国清洁能源专利技术现状与困境

(一)我国清洁能源专利技术现状

作为世界上发展最为迅速的经济体,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大能源消耗国,但是中国的自然资源并不丰富,人均水平更是很低;目前的能源利用率同欧美相比差距较大。中国在太阳能光伏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亦较为活跃,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中清洁能源技术优先权最多的国家。中国在高铁建设和风能发电设备制造方面都有了较大发展。

但是在清洁能源市场上的迅速发展,无法掩饰中国在清洁能源技术和专利上的落后现状。中国企业在相关领域专利行动很少,并且在中国领先的风车涡轮机设备领域专利申请也很少。

(二)我国清洁能源专利技术的困境

清洁能源技术作为新兴技术,我国清洁能源领域的专利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申请总量不多。从全球专利申请比例来看,中国在风能技术、碳捕捉与储存技术智能电网技术、生物能源技术、太阳能技术等领略的专利文献申请量分别为:22%、8%、12%、11%和13%,申请的总量比较少。第二,各清洁能源领域并不平衡发展,生物质能技术仅占总申请量的1%。第三,技术质量比较低,发明专利才占55%,各清洁能源技术部门技术领先的企业申请量还不到一百。第四,申请主体大量来自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企业申请数量少而且分散。清洁能源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对于促进产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缺乏自主专利会减缓发展企业的发展速度,而目前自主知识产权成为我国清洁能源技术发展的瓶颈问题。

清洁能源技术与产业的背后是关乎全人类共同利益的气候变化和能源危机问题,这需要全人类共同来应对。中国单纯的专利技术保护策略显然是非常不利的。中国不应当继续在现有知识产权制度中做欧美的随行侍从,应当联合新兴经济体、发展中国家以及在该问题上立场较为灵活的欧盟,携手改变国际原有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在清洁能源专利保护上的不公平和不合理之处。

三、清洁能源技术与产业的专利保护对策

(一)以法律形式加强对清洁能源技术的保护

要通过法律的手段来高度保护清洁能源的技术和产业,吸引更多的民间资金和社会力量进入清洁能源技术领域,这才是未来长久发展之道。纵观世界各国,真正在该领域处于领先水平的都是投入大量研发资金的跨国私有公司。中国在如何平衡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参与方面还需要谨慎考虑,但专利法的专项规定,必定是对整个市场的一大鼓励和刺激。

(二)加强对清洁能源技术的财政和政策支持

借鉴西方国家清洁能源的相关政策支持,例如,美国各州促进清洁能源发展的公共政策支持主要有:财政刺激政策,包括税收鼓励、贷款筹措等;可再生能源组合标准,保证清洁能源最低比重的使用;能源效率标准,改革能源生产、运输和使用方式;区域清洁能源倡议;汽车排放标准。目前,中国专利技术布局薄弱的现状,要想迎头赶上需要更大力度的政府引导和市场开发。将知识产权保护和清洁能源技术与产业的发展结合,提高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在财政政策中深化倾斜力度和支持幅度都是有效和必需的。2011年8月31日国务院的《“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就是这一方面的深化部署,行业发展的潜力和产业的未来逐渐拉开序幕。不断坚持和加强清洁能源技术与产业的专利保护。建立一个良好的投资和技术保护环境,建立一个高标准的国内专利保护制度。

(三)加强清洁能源领域的国际合作

中国在不同技术领域发展现状、发展机制以及发展远景有自己的特点同,无论是在科研技术开发还是技术商业化、市场化过程中,很有必要通过国际合作促进中国清洁能源技术与产业的迅速发展。尤其是同清洁能源较为发达的欧美在知识与技术的共享更是双赢的安排。中美清洁能源论坛中提出的中美清洁能源动议合作方向的优先动议就是一个良好的范例。这些都充分说明国际合作对于中国提高日后在国际清洁能源相关公约或协议构建上的影响力和主动性也有很大帮助。同时,坚持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清洁能源技术与产业发展涉及到全人类的共同利益,需要各个国家抛开国界和国籍等思维限定,依靠全人类共同智慧和资源解决这一复杂问题。充分结合现有国际条约和框架中的技术转移与资金支持规定,坚持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义务,主张在当今阶段完全按照传统知识产权专利许可和转移的方法有悖于全人类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等国际法基本理念和原则,无法解决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和技术上的现有不足和劣势。

四、总结

清洁能源技术与产业的专利保护是未来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的重要引擎和领域,正确的专利保护策略和国家的战略扶持使得中国清洁能源技术与产业的未来发展充满希望。目前,中国专利申请量微乎其微,完全处于劣势,笔者认为应该借鉴西方国家清洁能源技术与产业专利保护的先进经验,以法律形式加强对清洁能源技术的保护,加强对清洁能源技术的财政和政策支持,加强清洁能源领域的国际合作。只有这样才能清洁能源技术与产业专利保护的快速发展和竞争突围。

参考文献:

[1]佚名.38个国家清洁技术发展程度排名出炉中国生产总值名列第一[J].科技传播,2011(9).

[2]何隽.从绿色技术到绿色专利——是否需要一套因应气候变化的特殊专利制度[J].知识产权,2010(1).

[3]郑友德.中美知识产权案应起到警示作用[J].WTO经济导刊,2009(6).

上一篇:我国林业经济结构调整的思考 下一篇:我国光伏企业发展困境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