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文化论文

时间:2022-06-09 02:51:21

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文化论文

虽然目前人们已经实现在网络社会中交友、经商、购物等,但网络文化中的实践环境与现实社会相比具有很大的不同。在虚拟世界中,人们不需要表明自己的真实身份,留有足够的私人空间与自由,这也给丑恶的生存留有温床。再次,网络文化具有复杂性与多样性。网络文化基本以多媒体以及超文本格式文件为载体进行多感官的信息传递,接受者只需坐在电脑前点击鼠标,就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地自由了解来自任何一个国家有关任何一个方面的信息。当然,网络文化也滋生乱象。“水军”“推手”“大V”操纵舆论,骇客、病毒甚至成为国家间互相监听、控制的手段,网络信息的某些不准确性也同时存在[7]。这样,不同的价值取向、风俗习惯、制度特征、宗教文化等因素便在网络文化中交织碰撞,再加之网络文化的虚拟性,其中不乏各种虚假信息。

一、网络文化环境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网络文化形成了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环境,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的挑战。首先,网络文化淡化了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的主导地位。据相关信息显示,自2000年前后至今,美国政府一直不断调整政策,以网络为载体,以新闻、评论、影视作品为手段,以意识形态输出为目的,邀请一些所谓“自由主义分子”,对我国国家制度、对外政策做断章取义甚至是刻意歪曲的攻击[8]。据相关部门统计,我国互联网使用者约有5亿人之多,而近一半以上的人是25周岁以下的青少年。青年人涉世未深,还未建立起成熟的价值观,又好奇心极强,非常容易受到言论新奇的形式的影响,而既想不到,也没有能力辨别事情的真伪[9]。受此影响,部分高校学生的价值观和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已经遭到侵蚀且发生变化,少数学生赞同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支持意识形态领域多元化的主张,甚至要求淡化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指导地位。其次,网络文化弱化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众所周知,“灌输式”的教育方法是在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中采用较多的一种形式,网络时代信息大爆炸的出现使学校、教师不再是稀有的资源,知识获得的途径变得多种多样,学校、教师的权威地位已经大大被削弱了[10]。伴随网络文化的交互特点将传统教育者的权威性解构殆尽,教育者也由以往“权威”地灌输变为如今“平等”地导向,而学生也由教育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转化为教育活动中的主动接受的主体。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使得当代大学生群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自觉能动性越来越强,其获取各种信息的渠道也越来越个体化与隐秘化。结合年轻人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感兴趣、素食文化、不良网络文化泛滥的现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者所传达的信息,作为一种需要学习、理解、掌握的知识,有时难以与网络文化相对抗[11]。这样,教育工作者就难以把握和控制大学生所接受信息的质量与真伪,不仅弱化了教育工作者的影响力,思想政治教育的反馈作用也同时被弱化了。再次,网络文化阻碍了大学生群体的主体性建构。“作为传播意识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其对象不是被动改造的客体,而是具体的现实的处于各种社会关系中的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过程中,不仅是教育者的主体性对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教育对象的主体性也会在沟通活动中发挥重要的作用。”[12]毋庸置疑,科学技术,特别是网络文化的普及,本应只是人大脑神经系统的延伸,具有明显的人工智能特征。但是,人们在利用网络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换、娱乐购物等活动时,却逐渐把生活中各个领域以及各个层面的主动权交给了网络文化。受此影响,人类的一些基本功能如记忆、感觉、思维等都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甚至还出现沉溺、人格分裂以及丧失生活意义等现象。现在有很多大学生自我控制和调节能力减弱,遇到困难与挫折往往不知所措,甚至选择逃避,借用网络文化的虚拟性去寻找慰藉或发泄自己的不满。长此以往,势必会引起大学生群体对待生活的冷漠与麻木,甚至是行为失调和心理错位。

二、网络文化环境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理路

网络文化环境中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正经历着来自不同方面的挑战,使得思想政治理论和教育工作者不得不探究网络文化环境中思政教育的内在理路。首先,从教育者主体的角度来说,网络文化环境中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特别注意提高教师利用网络平台的能力。毫无疑问,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具有超越性与目的性的实践性活动,其基本功能在于通过在人们思想道德形成过程中对其施加影响以起到正面积极的引导作用。而文化,它作为人类实践的产物,同样也必然对实践主体产生着影响,文化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一代代传习下来的范本[13]。由此可见,作为文化的一种现代形式,网络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与功能具有一致性,并且,网络文化已经渗透进高校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教学、科研或者是学习生活,都离不开网络技术的支撑,高校教育者如何利用好这个新平台将是高校思政工作能否在网络文化环境中取得成效的关键。一是各高校应加强校园管理,特别是校园网络环境的管理,形成校园网络文化的健康引导机制。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先从理念上树立起对网络文化的重视态度,并成立相关研究队伍对校园网络平台进行分析管理,并逐渐将校园网络管理方法向社会归拢,实行实名发言等有序制度,用较为严格的网络监测环境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规范使用网络的自觉性。二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工作者应该加强对网络平台的学习与使用,在网络文化中不断充实自己,努力重构教师的传统权威。思政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网络文化的共享性,在网络平台中搜集最新最具影响力的事例作为思政教育的载体。另外,老师与学生的交流对重塑教师的权威性十分重要,这也直接关系到新环境中思想教育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缺少与学生实际的沟通和交流,不能让学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那么教师的形象是虚幻的,言论是空泛的,没有身教的言教变成为‘说教’,就不能取信于人,获得好的教育效果”[14]。可以尝试着消除师生间的隔阂与代沟,使双方融入同一文化氛围之中,缩短两者间的心理距离,有效提高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效果。其次,从受教育者客体的角度来说,网络文化环境中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特别注意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他们的价值引领作用。作为兴国之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主流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网络文化环境中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依然需要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学生群体间的广泛影响力建立起一种长效机制。一是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直都是我们认识客观世界的工具。目前,高校校园各级网络是大学生群体接触网络文化的重要载体,在这些领域如果放弃了马克思主义而不去占领,就会给别有用心的人留有可乘之机。我们必须在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时刻把握网络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引领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价值方向,占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意识高地,把校园网建成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传播阵地,进而提高其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与辐射面,让在校大学生在体验网络文化所带来的便捷服务的同时,提高自身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同与信仰,形成对错误社会思潮的敏锐批判与抵制。二是要用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来打牢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意识。理想是一个民族的理论所在,更是当代大学生群体奋强的动力之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者需要集“把关人”“引路人”“意见领袖”“思想者”“发言人”“信息收集人”等多种角色于一身,同时对新媒体语境下的网络语言、公众思想特点、传播特点等均要有所掌握。而受教育者则要成为“信息甄别者”“舆论辨析者”“谣言终结者”的结合体,正确认识新媒体,了解传播过程,提高媒介素养[15]。

党的十之后,用“中国梦”进一步阐述了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中国梦”是在现时代我们国家全体国民思想意识的目标指向,同时也是思想意识和目标指向的高度融合统一,是中华民族万众一心、努力奋斗的共同理想。“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因此,校园网络文化建设需要借助图片、影像等各种网络传媒使有关“中国梦”的信息迅速传播,让每个大学生都能充分了解它、认识它,并内化为自己的“中国梦”以增强他们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认同,巩固他们与全国人民一道为社会主义理想而努力的思想基础。三是要体现我国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体现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奇迹不断的精神支撑,同时,这也是当代大学生时代感与责任感的重要来源之一。为了使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能够在校外网络文化建设过程中发挥最大效用,我们必须注意利用校园网络来弘扬传统文化中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优秀思想,以开办红色网站来引导大学生形成维护国家利益,推动民族进步的精神动力与内涵;同时还需要在校园网中开展丰富多样的网络文化创新活动,通过激发大学生群体创造力来实现创新精神的培养。四是要注意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来营造校园网络文化的新氛围。正如前文所述,网络文化的开放性、虚拟性造成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时有发生。而社会主义荣辱观恰恰为我们设置了明辨是非黑白的统一标准,所以我们在加强对大学生网上行为监管的同时,还要时刻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培养他们在虚拟世界的道德自律和道德素质,引导大学生群体能够自觉营造积极、健康、和谐的网络文化氛围。

作者:马洪宇 刘大维 单位:辽宁省公安厅 辽宁警察学院

上一篇:审美教育之汉语言文学论文 下一篇:大学生网络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