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英语课堂教学的“新”与“精”

时间:2022-06-08 07:21:57

中职英语课堂教学的“新”与“精”

英语是中职学校的基础学科,是中职学生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在教学改革的新形势下,中职英语教学也面临着改革与创新。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例,重点探讨中职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做到“新”与“精”。

一、中职英语课堂应力求“新”

所谓“新”,即新颖、创新。具体而言要做到三点:第一是教学观念要“新”,用全新的视角看待师生角色,用创新的理念指导教学;第二是教学内容要“新”,在教材教案的基础上融入新的内容,让学生耳目一新;最后还要做到教学方法“新”,不能再采取一成不变的陈旧教法,而要敢于突破、勇于创新,探索出更多的新教法。

1.观念新。在中职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摆脱以往“控制者、灌输者”的身份,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时的良师、交流时的益友、探索时的引路人、失败时的鼓励者、成功时的提醒者。这样,师生之间才不再有距离,学生们的主体意识增强,思维得以拓展,自主性得以发挥,有助于英语课堂教学的可持续进行。同时,教师也要善于观察学生,发现他们的优点并加以鼓励,指出他们的缺点并督促改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英语学习观,端正学习态度。当他们意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之后,消极情绪和心理就会淡化,这对于英语课堂教学而言至关重要。总之,在新形势下,师生都必须转变观念,以全新的思想、态度去对待英语课程。

2.内容新。中职英语课堂教学内容主要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并在此基础上求“新”。首先,选取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充实课堂教学。例如学习“What do we eat today?”这一单元,可以结合社会时事,谈论当前比较热门的食品安全问题、能源减少或再生能源开发等话题。其次,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丰富课堂教学。比如学习“What a wonderful time!”这一单元时,可通过多媒体播放一些香港迪斯尼乐园的视频、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好奇心。最后,选择实用性强的教学内容。中职学生不仅要掌握最基本的语法、词汇等基础知识,更要会听、会读、会说、会写。所以,课堂中教师应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多听、多读、多说、多写。例如学习“Job Hunting”时,让学生们发言谈谈自己的想法,或者仿写一篇求职简历等等。

3.方法新。传统的教学方式重教轻学,重灌输轻启发,重传授轻互动,重课内轻实践,这显然不符合新的教育形势。因此,中职英语课堂教学方法必须创新,努力做到形式多元化、手段先进化、模式多样化。英语课堂不是教师一个人的“演讲舞台”,应该是师生共同探讨、交流和学习的平台。教学过程中,可以选择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交流能力;可以选择探究式学习模式,启发学生思考,训练学生的思维;可以选择自主学习模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主意识;也可以选择活动体验式学习模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收获;还可以选择情境扮演式学习模式,让学生在具体语境、情境中感悟等等。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还要抓住每一个学生的特点,采取分层次教学法,因材施教。这样,既能照顾到成绩特别差的学生,也能让基础稍好的学生有所进步和提高。此外,借助先进的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互联网开展网络教学,组织中外学生交流学习等,都不失为好的教学方法。

二、中职英语课堂应力求“精”

课堂教学时间有限,但英语知识却浩瀚无边。教学时,必须做到精益求精,教师讲出精髓,学生读出精华,方能在课堂上学到最多的英语知识与方法。

1.精讲。“精讲”,就是教师在课堂上要有选择性地讲解,讲重点、难点、疑惑点,讲精髓之处。在中职英语教材中,每一单元都有重难点和学习目标提示,这是课堂上教师讲解的重点对象。以“I feel sick...”这单元教学为例,需要教师重点讲解的地方包括:重点词汇,比如“wrong, sick, doctor, advise, fell off, be careful, headache, stomachache...”;重点语法,如情态动词“should”的用法,身体部位+ache=My (身体部位) hurt(s)表示“xx疼痛”;重点句型,如“What’s the matter/trouble with sb? What’s wrong with sb? You should/shouldn’t do sth.”等。同时,再配合课文进行段落分析、阅读理解,结合相关习题进行练习巩固,并通过对话练习等方式来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除了讲解基本知识外,还要讲解一些学习英语的方法与技巧,让学生学会归纳知识,总结英语学习的规律。

2.精读。“精读”,就是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带领学生细细品味英语美文,分析理解文章中的优美词汇、巧妙搭配、经典句型、语法等等。精读,既包括大声朗读,以训练语感;也包括轻声默读,以理解篇章;还包括反复研读,以品味意蕴;还可以逐字品读,以习得技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精读课文,品味其中的词汇及句子的用法,理解作者的写作情感与思想。通过“咬文嚼字”式的精读,学生对课文的重点词汇、句型、语法有了更加深刻的掌握,对于课文的表达方式、写作技巧、段落分布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同时,在“精读”的基础上练习口语、仿写,听读写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听力和写作水平。

上一篇:中国移动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谈农村初中生英语听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