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方法处理隧洞裂缝渗水探讨

时间:2022-06-08 06:44:23

两种方法处理隧洞裂缝渗水探讨

摘要:隧洞衬砌混凝土渗水问题是水工建筑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其措施成因不同而各有差异。根据不同渗水成因采用不同的技术处理措施,可解决水工隧洞混凝土渗漏问题,本文对“先导后排法”和“无损贴嘴法”结合施工,解决隧洞砼裂缝渗水的处理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隧洞防渗;先导后排;砼裂缝;无损贴嘴;渗漏处置

Abstract: The tunnel lining concrete problem of water seepage is a common problem in hydraulic construction, varies from its measures causes. Different measure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water seepage causes and solve the leakage of the hydraulic tunnel concrete, this article on "pilot rear Law" and "lossless paste mouth method combined with construction of the tunnel concrete crack seepage measures explore.

Keywords: tunnel seepage; pilot rear; concrete crack; to lossless Post mouth; leakage disposal

中图分类号:TV543+.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先引导”,“后排水”防治措施

施工缝面作为新、老砼的结合部因其所处位置较低,而在缝面的处理上及时采取了冲毛或凿毛工艺,但由于现场条件的限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边、顶拱砼开仓前入仓后会有少量的积水和一些细小的渣子难以彻底清除,再加上砼入仓前的砂浆摊铺往往也难以全部覆盖老砼面、结合面振捣不密实等等因素的存在,使该部位成为一个较为薄弱的地方。况且边、顶拱砼浇完以后其强度增长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在此期间,外水压力迅速增加必然从该处渗出。

针对这一问题,采用“先引导,后排水”的方法,可取得一定的防治效果。“先引导”的目的是在未进行二次砼浇筑时,预先设置导水孔,创造导排外水减压的条件。“后排水”是在二次浇筑砼后,使无规的渗漏水通过引导水管变为有规的卸压排水导流。使二次浇筑有足够的强度增长时间,确保砼的质量,最后通过注浆封闭导水孔达到止渗的目的,其具体作法:

1)底板浇筑时,对于边、顶拱岩壁有渗水的洞段,在底板砼施工时,在施工缝面上预留一个纵向槽,预留槽的位置设在外层钢筋与岩壁之间,并且留出6cm的钢筋保护层。如果边墙没有足够的超挖空间,则凿除部分岩石,以保证该槽的形成。在纵向槽的底部与模板之间埋设一根PVC管作为导排水管。在进行边顶拱浇筑时,纵向槽内填充碎石,表面用镀锌铁皮封盖。边顶拱浇筑完毕,钢模台车拆出后,要及时通开该PVC管,以保证排水的畅通。

2)对于裂隙渗水或集中渗水的地方,则采用打排水管孔,孔内插管排水的方案。排水孔沿着裂隙的走向打,孔深1.0m,孔径Φ=42mm,间距2~3m,管子采用PVC管,其插入孔内的部分采用梅花管,并采用透水土工布包裹管头。管子可顺岩壁接到纵向槽内,也可穿过堵头模板将水排到仓外。

3)边顶拱浇筑时,仓内的积水安排专人负责舀出,必须保证仓内积水及时排出。

4)在边、顶拱砼浇筑结束、模板拆出后,立即扫开顶部预埋的回填注浆孔,帮助

排水减压。

5)对留在槽内的骨料的处理,可在最后进行隧洞回填灌浆时,将所处埋的PVC排水管清除后,沿埋留孔进行灌浆处理。

二、无损贴嘴法处理渗水裂缝

1 工艺流程

注浆嘴加工一打磨一冲洗一裂缝描述一贴嘴一封缝一压风检查一灌浆一注浆嘴

清除一质量检查。

2 重要工艺技术要求.

(1)注浆嘴加工。在外径为6 mm、长度大于6cm的铜管一端焊上边长为3-4cm,厚度为1.5mm左右的方形铁片,片中间开直径等于铜管外径的进浆孔。铁片周边钻排列规则的小孔。

(2)打磨:采用砂轮机沿裂缝的两边各打磨20cm的宽度,除去混凝土表面杂物,以免影响注浆嘴的粘贴及封缝效果。

(3) 冲洗:是贴嘴法施工最重要的工序,用高压冲毛机沿裂缝开口向两边冲洗,以保证缝口敞开无杂物。

(4)裂缝描述:用刻度放大镜测量裂缝宽度,并对裂缝走向及缝长进行描述,用以调整布置注浆嘴间距及灌浆压力。

(5)贴嘴:根据裂缝描述进行注浆嘴的布置。规则裂缝缝宽小于0.3mm时按间距20cm布嘴。缝宽大于0.3mm时按间距30cm布嘴;不规则裂缝的交叉点及端部均布置注浆嘴。将ECH―I型胶抹在注浆嘴底板上,贴嘴时用定位针穿过进浆管,对准缝口插上,然后将注浆嘴压向混凝土表面抽出定位针,定位针未粘附胶认定注浆嘴粘贴合格。

6)封缝:贴嘴3h后用堵漏灵胶泥将渗水缝口封堵住,2 h后用碘钨灯将混凝土表面烘干并用无水酒精洗抹一遍;待干后刮抹一层ECH一Ⅱ型粘胶;当不粘手时再刮抹ECH一Ⅲ型面胶三遍,待ECH一Ⅲ型面胶基本固化后,用堵漏灵加固形成中间高,两边低的伞形封盖

7)压风检查:封缝完成并养护2h后即可进行压风检查各孔的贯通情况,压风压力

8)灌浆:采用多点同步灌注方式,从下至上,从宽至窄,逐步推进,分注射泵灌注LPL浆材,施工中采用稳压慢灌,每孔灌注时间不少于90min,以保证灌浆质量。

9)注浆嘴的清除:灌浆结束48 h后铲除注浆嘴,混凝土表面采用环氧胶泥封堵

平整。

10)质量检查及验收:灌后质量检查,在注射树脂LPL灌浆结束7 d后进行。压水检查:现场布骑缝孔,冲击钻造孔(孔径18~20mm、孔深10~15cm)后,采用单点法压水,压水检查压力为0.3MPa。合格标准:压水检查透水率q

3 无损贴嘴法的工艺特点

1)不破坏混凝土的整体性,适合薄型结构的裂缝处理。

2)由于从缝的表面进行打磨冲洗,可避免微细粉尘对灌浆的影响,从缝口进浆可灌性得到了保证。

3)使“以浆赶水”,多点依序同步灌浆成为可能。

4) 贴嘴封缝。采用多点同步灌浆的无损灌浆工艺,可在不破坏混凝土结构的

条件下极大地提高可灌性,裂缝的灌入深度也能满足要求,加上使用低黏度,低收缩的化灌浆材。达到了“堵水、保护钢筋、恢复结构的整体性”的效果。

5)工艺简单、复灌率低,节约昂贵的化学浆材,降低了成本,加快了施工进度。

4 特殊情况处理

1)渗漏点的复灌

对有规律的渗漏点,即一段裂缝仍渗水,采用原施工方法进行复灌。对单独的渗漏点采用打辅助孔的方法进行复灌,先在渗漏点贴嘴、封缝。然后用冲击钻在距渗漏点10cm沿原裂缝钻3个辅助斜孔(孔径18~20mm,孔距10~20cm,倾角50°,孔深25cm),并预埋外径为6mm的铜管。再用堵漏灵进行封堵埋管.在渗漏点贴嘴及封缝、辅助孔埋管及封堵完成后。其他工序按原方法进行施工

2)浆液配比出现问题时的处理

灌浆时如出现长时间不进浆,且浆液粘度增加,即浆液配比出现问题。处理方法是打开机箱盖,清理两活塞杆运行系统,直至两活塞杆运行同步后,排弃部分混合液,然后重新注浆。

3)堵漏施工工艺

a.对于裂缝渗漏水.沿裂缝剔凿出宽深各为20mm*40mm的凹型槽。对于渗漏点,则以渗漏点为圆心凿洞,孔洞直径为lO~30mm,深为20~40mm,孔洞尽量保持与基面垂直。另外,凿连续墙槽缝要适当加深加宽,按接缝两边的疏松程度而定。

b.彻底清理并清洗凹型槽及孔洞。

c.取适当量的堵漏材料加水拌制成泥状,搓成条形或锥形,迅速将胶泥堵漏到槽(洞)中,并用力挤压密实,保持45~60s不动。

d.对漏水情况严重的,将采用注浆施工方案。

通过分析隧洞漏水成因,合理利用灌浆堵漏施工方法,两种方法结合使用,可以达到预期的处理效果,同时,利用化灌的技术,可节省材料降低施工成本和加快施工工期。

参考文献:

[1] 康福,隧洞灌浆基础防渗处理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年11期。

[2] 潘龙华,地下室防水砼渗水问题的反思,河南六建建筑集团有限公司,2006.10

上一篇:关于建筑工程项目的技术监理策略 下一篇:浅谈20kV配电网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