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爱UFO

时间:2022-06-08 06:07:34

飞碟?外星人?还是地外文明观光团?UFO目击事件总是隔三差五进入公众视野,而对于探测地外文明的科学工作者和大刘这种深入思考的科幻作家而言,UFO更多是一种科幻迷的脑补影像,以及媒体和专家筑起的虚拟信仰

伦敦奥运开幕式上空是否出现UFO(不明飞行物体)曾被炒得沸沸扬扬。此前凤凰山也有人自称目击UFO,专家出马忙考察。UFO的话题可谓是经久不衰,隔三差五就会出现在公众视线。不过究竟这些层出不同的目击事件以及全民狂热,是外星人对我们的频繁考察?还是人们的主观加工呢?

你相信UFO的存在吗?

在美国,斯克里普斯?霍华德新闻社及俄亥俄大学联合发起的一项调查访问了1003个成年人,结果发现每12个人就会有一个说自己曾经目睹过可能是来自外太空的访客所搭载的飞行物体;每5个人就有一个认识其他人有类似的UFO目击经验的。

在英国皇家学会对2000多位英国人做的调查中也发现,44%的受访者相信存在着地外生命,而1/3的人觉得人类应该尽早启动“红岸计划”(注释:“红岸计划”是科幻小说《三体》中的情节,一项通过与外星人接触获得科学技术突破的计划)—积极去探索外星文明。

目前,笔者尚未查到对中国人的UFO信仰的相关调查,不过从近年来UFO的讨论热度来看,也不难发现中国还是有不少UFO同好会的成员。

虽然在影视题材和科幻小说中,外星人和他们的座驾已是地球常客,但到目前为止,90%以上的UFO目击事件,事后均被证实是一种已知的物体。除了那种刻意用照片或视频造假的山寨UFO以外,还有一些是因为人的错觉或幻觉造成的。虽然,外星人是否真的造访过不得而知,不过起码现在还没有谁能拿出点儿靠谱的证据,说明UFO的存在。

明知道目前尚未有任何可靠证据说明UFO存在,为什么UFO目击事件依然时有发生?

我们首先来做个测试。图a中的两条直线,你觉得哪条比较长,下边的那条?认真看看你就会发现两条是一样长的。这是我们在知觉外界事物时经常会产生的错觉。另外一种错觉就是会根据自己的心理需要而选择性看到的东西。比如图b中这幅图,有人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人脸,而有人第一眼就看到花瓶。实际上这跟你自己的主观经验和偏好是有关的。对于那些目击UFO的人来说,或者当他/她看到天空中的一个光点或者一个不明物体的时候,他首先就会把它知觉为一种“超自然”的物体,或者灵异现象;而对于死理性派来说,第一反应可能会是分析这个东西所有合理的形象:飞机?热气球?或者是一种自然现象?而不会轻易就想到是UFO。所以很多UFO目击事件最后都会被发现是虚惊一场。

UFO爱奔放的人

一个影响人们看到UFO的因素就是把不存在的物体当成真实存在的,俗称“幻觉”。这种情况可能有点精神失常的症状,此类人通常无法区分自己“看到”的还是自己脑海中“虚构”出来的事物。在个别精神分裂症的病人身上这种“UFO体验”是很常见的。

而另外有一项研究则发现,这些UFO目击者比正常人在精神分裂倾向上的得分更高。当然,这只是一种可能的解释,并不是说UFO目击者都是精神病人。

心理学家想到UFO的时候,更感兴趣的并不是UFO的现象,而是那些声称自己看到UFO的人。斯瓦米和同事们做的一项研究发现:声称自己曾经看过或相信UFO存在的人,在开放性(openness to new experience)这个人格特征上得分都较高,这一类人通常都想象力丰富、好奇心过剩、容易接受新事物。除了相信UFO,他们还有可能相信其他的灵异事件:灵魂出窍、上帝显灵或是晚上会撞到鬼。所以不妨试探一下,你身边那些相信自己开了“天眼”或是相信“鬼鬼神神”的朋友可能会告诉他/她曾有过“第三类接触”。

最近一段时间层出不穷的UFO事件似乎让我们无法不相信世界末日又发出新一轮的信号:“凤凰山UFO事件”、“UFO造访伦敦奥运”、“工体上空惊险不明飞行物”??实际上这很可能是“媒体”在作祟。在1994年,传播学学者斯帕克斯就跟他的合作者一起做过一项有意思的调查,他们对一群人的跟踪研究发现:那些经常收看播放超自然事件的节目的人会更相信UFO等非正常事件的存在。此外,他们还做过实验,发现如果向实验的参加者呈现UFO的图片,他们会更相信这个事件的真实性。有时候,并不真的是“外星观光团”的旺季来临,而是媒体在无意识中掀起了“UFO热潮”。

而权威的出马,也很难让公众保持淡定。前不久,大名鼎鼎的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公开表态,认为外星人在不久后将造访地球,然后可能会跟许多科幻小说描写的一样,掠夺地球的资源。又或是最近火红的凤凰山事件中哈工大教授的介入调查。这些“专家”发言也会让大家觉得事情更为确信。一项研究中发现,让科学家出来背书确实会让人们更容易相信UFO事件的真实和可信性。尽管“专家说”“教授说”已经不是人人都会买账,但是人们还是会忍不住想听听他们在说什么。

尽管以上言论,都有点打击UFO同好会的朋友的积极性,可不要以为笔者是一个坚定的无外星人主义者。作为一个科幻迷,我和许多UFO同好会的朋友一样,坚信在茫茫的宇宙中,我们并不是孤独的。还有其他生命体的存在。

要在茫茫宇宙中寻找其他生命的足迹,除了时不时仰望天空,拍个照片或是录个视频这种文艺范做的事情外,我们还是得通过科学的硬手段来实践。不久前,美国太空总署(NASA)派出的“好奇号”着落到火星表面,引来全球科技迷的瞩目。英国的爱丁堡大学最近在开放课程网站coursea上开设“天体生物学和外星人”课程,主要教授人们寻找外星人以及与外星人进行通信。而来自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和印度等13个国家的科研机构也正在筹建一组大型的射电望远镜阵列,可用于探测地外文明。

无论心理学家交出怎样的心理分析报告,UFO目击事件的背后,是人类为了寻找“宇宙中的另一个我”的永不歇止的好奇心。

作者为科学松鼠会成员

上一篇:忘记那些令人泄气的基因吧 下一篇:流水线下 名牌包后 青春挥去不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