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基站景观化:还古城一抹美好的空中视觉

时间:2022-06-08 12:42:37

扬州基站景观化:还古城一抹美好的空中视觉

“唐宋元明清,从古看到今”,初到扬州,游人们漫步古城街头之际常发出这般赞叹,也难免会好奇:一座古城,如何在现代科技不断发展、通信基站遍布全市的过程中保持自身精致风貌?面对科技与人文的碰撞,扬州市创新公众通信基站共建共享和天线美化的工作经验,或能为相关城市的无线电管理者带来一些启发。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们在享受现代化物质成果的同时,也深切感受到高楼林立背后,古城风貌在渐渐流逝。文明要传承发扬,文化靠积淀晕染,发展中的扬州一直没有放松对古城精致秀丽风貌的保护。纵览全城,鲜少见到15层以上的高楼,漫步街头,令人倍感轻松惬意,2006年,扬州因此而获得联合国人居奖。

扬州人对古城有一份别样的情怀,总希望她能再“美”一些:书卷人文、古朴建筑,与聪灵巧雅的瘦西湖相得益彰……然而不知何时起,不经意间仰望天空,会发现一座座公众通信基站高矮不一地竖立在本来就不高的楼顶,硕大的钢筋铁骨瞬间破坏了古城典雅精细的美感――这副不协调景观让扬州人民皱起了眉头。

民情民意,政府所注。公众通信基站建设无序、铁塔天线给古城造成的视觉污染,被领导们看到眼里、急在心上。2010年4月,扬州市长谢正义提出“当前基站建设与精致扬州发展不协调”,并强调其关乎民生,是建设精致扬州所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作为无线电管理职能部门,扬州市无线电管理处积极响应市长与上级领导号召,以服务民生为宗旨、拓展管理内容为导向、创新发展为思路,迅速开展了扬州城区通信基站共建共享和天线美化创新工作。

创新,谋为先

扬州无管人下定了决心:要彻底解决基站景观化难题,还古城一抹美好的空中视觉!

创新开局,与前期好的筹谋设计密不可分。2010年9月,扬州市无线电管理处首先会同市建设局、规划局以及电信、移动、联通三家通信运营商分管领导赴上海调研,学习借鉴大都市基站共建共享和天线美化的工作经验,从中摸索出一条适合扬州古城开展基站共建共享和天线美化创新的道路。

随后,扬州市无线电管理处召集市电信、移动、联通三家通信运营商召开协调座谈会,比对核实在册登记的城区通信基站数目、分布位置以及共享情况,重点了解古城区、主干道以及风景区的基站分布建设情况。

工作人员实地勘察了扬州市区的基站分布数量,通过拍照记录以及走访周边群众获取第一手资料。经摸底调查了解:目前电信、移动、联通三家通信运营企业在扬州市境内建有公众通信基站2200个,其中城区基站520个。

这些基站的建设,使扬州市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得到增强,为扬州信息化水平提升作出了积极贡献,但与此同时,快速增长的通信基站也带来了诸多问题:一是建设资金投入大。三家通信运营商各自规划、分头建设通信基站,资金投入很大;二是资源占用浪费大。由于市区古城保护,可供架设基站的高层建筑不多,通信运营商在获取基站站址后,常与站址业主单位签订排他性租用协议,独占站址资源,妨碍基站共建共享,甚至造成相互间的恶性竞争;三是基站建设矛盾多。由于部分基站建设手续不全,有的基站建设被有关部门阻止,有的被周边群众阻拦,甚至上访;四是对古城景观影响大。由于通信技术和应用的快速发展,规划管理相对滞后,城区架设的公众通信基站铁塔、天线与古城景观不协调的现象比比皆是,形成了严重的视觉污染。

针对上述的种种问题,扬州市无线电管理处的全体同志下定决心:一定要还扬州古城一个美好的空中视觉!于是2010年年底,一份精心制定的《扬州城区公用移动通信基站共建共享和天线美化项目建设实施方案》被递交到市政府,为2011年基站共建共享和天线美化工程实施吹响了进军的号角。

创新,干为实

好的创新,与真抓实干密不可分。2011年伊始,谢正义市长在市信息化领导小组会议上再次强调:城区基站共建共享和天线美化改造,对“四城同创”、“精致扬州”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会议原则通过了扬州无线电管理处递交的《扬州城区公用移动通信基站共建共享和天线美化项目建设实施方案》,扬州无管人更喊响了一个口号:“干工作就是要象无线电波传播一样,速度快,效率高。”

这句口号喊出了扬州无线电管理工作者的工作激情。他们首先确定在2011年基站美化改造计划中分两步走:截至2011年4月18日,一期工程计划改造共享美化基站21座;截至2011年12月31日前,二期工程计划改造共享美化基站121座。改造方式根据原有基站建造地点、方式的不同,分别采用改变造型、隐蔽天线、缩小体积等方式对重点区域的基站天线进行美化,对符合开放共享的基站进行合并。

管理处要求各通信运营商组织专业规划设计单位对上述区域内各自所属既设和待建基站及天线,按照保证信号覆盖和共建共享集约化、天线架设景观化的要求,结合市区街景改造和“五路一河一环”环境整治进行规划设计,逐个对基站、天线提出具体施工设计方案和效果图,做到改造后的基站和天线与古城风貌和谐匹配。而针对同一地点有多个基站铁塔的,原则上只保留一个,由通信信道数最多的单位负责牵头进行基站集约化改造和天线美化。

2010年10月,扬州无线电管理处针对“今后新设通信基站如何规范化管理”的问题,在深入调研基础上起草了《扬州市公用通信基站设置管理办法》。初稿完成后,工作人员先后征求了城市规划、环保、房管等18个部门和单位意见,并根据反馈情况,专题给市有关部门,和移动通信经营企业进行磋商对接,进一步听取相关意见建议。在充分修改论证的基础上,该《办法》经市政府常务会通过,以市政府第76号令颁布实施,为后续基站建设和规范管理提供了规章依据,得到了广大群众和通信运营商的支持与拥护。

在推进基站共建共享和天线美化工作中,常常碰到业主对公众通信基站改建持抵触情绪,管理处工作人员主动上门解释:向业主阐述公众基站通信原理、讲解电磁环境测量数据符合国际标准,一次、两次、三次……通过苦口婆心反复做工作,最终打消了业主顾虑。

在协调通信运营商之间的站址纠纷时,管理处秉持“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城市规划理念,建立了“一家牵头建设、开放共享,多家联合管理”的运行机制;在选择新建公众通信基站站址时,他们规定了党政机关及公共建筑配套优先的原则,强化与城市其他公共设施的集约共享建设。

创新,绩为尺

创新工作的说服力,与阶段性的成绩密不可分。截至2011年8月31日,列入扬州市城区公众通信基站前期美化改造共享工程的41座基站已经全部竣工,并通过了市财政、市纪委联合验收小组的工程验收。

改造后的基站铁塔一改往日“外表铁灰、身躯臃肿”的传统形象,旧貌换新颜:有的外表采用了白色藏族转经筒式样,将西域风情融入了扬州古城;有的一改往日“伫立”的原始造型,“羞答答”地穿上了仿古建筑的美化外罩;有的将身形“浓缩”成了排气管造型;还有几个集中“抱团”、变形为葡萄架式的花样结构,为古城楼宇又添几分浪漫。

据工作人员介绍:在一期工程基站验收过程中有过很多小花絮:一位家住基站附近的居民看见验收小组一行人站在楼下,对着楼顶上经过美化的基站景观塔指点比划,便上前询问“原来楼顶上那个‘铁疙瘩’哪儿去了”,当得知那个充满异域风采的楼顶“雕塑”原来就是自己平时怎么看都不舒服的“铁疙瘩”后,其连连赞叹“想不到,想不到,真的很漂亮”。

风景美了,老百姓对城市的视觉感观提升了,通信运营商们的移动通信覆盖、话务传输质量是否会受到影响呢?扬州市三家通信运营商反馈出的信息显示:一期工程21个基站自4月18日改造完毕以来,通信质量总体良好,少数由于天线高度降低、美化外罩等原因,单基站通信信号覆盖面有所收窄,通话质量稍有下降,但仍在标准范围内。运营商们未接到用户关于话务质量的投诉,但针对这一瑕疵,扬州市无线电管理处表示将在二期工程中通过进一步的集中网络优化、站址科学规划来逐步加以解决,确保百姓、通信运营商都能够满意。

创新,效贵久

好的创新绩效要持续,离不开好的规章制度做保障。扬州无管人知道,只有实施长效管理才能产生不断完善创新、开拓创新的动力。所以,管理处通过狠抓《扬州市公用通信基站设置管理办法》的贯彻落实,使基站监督管理逐步形成了由一家牵头,多家联合管理的运行机制,基站设置的审批流程有序科学,基站设置的前期规划、设置审批、后期管理等公开透明,有效改变了过去“经营者各自为政,重复建设,遇有矛盾纠纷和重大干扰,政府部门常陷入被动应付”的局面,从根本上提高了对公用通信基站设置与管理的宏观调控能力。

同时,《办法》的颁布实施也为公众通信基站共建共享和天线美化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政策规章依据。如《办法》中规定“站址布局、选址与其他经营者的基站设置有重复的,或不符合无线电管理邻频共用设台的要求,市无线电管理部门应当组织规划、环保、城建等部门联合审查论证,给予协调处理。”特别在城市公共设施区域,一方面,管理部门要为各方移动通信经营者提供方便,另一方面,任何经营者不得通过与管理者签订排他性协议等方式达到独占基站资源的目的。需要协调的,由市无线电管理处会同市建设部门在工程设计时组织进行。

眼前的成绩固然令人喜悦,但今后的长效管理任重而道远。扬州市无线电管理处通过回顾阶段性工作,认真总结出基站共建共享和天线美化五个方面的经验。

一是完善制度法规,2011年颁布了《扬州市公用通信基站设置管理办法》,为基站美化和共建共享提供政策规章依据;二是严格审批流程,各通信运营商必须严格执行审批流程,只有在取得规划、建设、无管等部门的行政批复后方可设置通信基站;三是按时上报年度计划,各通信运营商新设基站必须严格执行共建共享的规定,在年初上报本年度基站建设方案;四是统一梳理既设基站,各通信运营商重新整理既设基站资料,统一基站名称、站址和坐标,将符合共建共享要求的基站进行合并;五是因地制宜美化基站,依据基站所处建筑高度、权属,结合建筑的外观造型,有区分地采用艺术造型、景观天线、缩小平台等方式对基站天线进行改造美化。

“精致扬州”,不但让人们看到古遗址、古建筑保护修复的“精致”,人文景观和谐统一的“精致”,同时令人感受到城市规划建设在承古厚古基础上谋求创新发展的“精致”。扬州市无线电管理处积极创新公众通信基站共建共享和天线美化工作取得的成效,既为古城扬州的现代化建设和发展增添了一道精致秀丽的风景,也是扬州无管人以“服务民生”为根本宗旨、以“创新管理”为不懈追求的生动写照。

上一篇:两化融合:产研一体化企业物料信息控制模式探索 下一篇:利用区域活动发展幼儿语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