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学校数学教学中中等生才是关键

时间:2022-06-08 08:25:17

乡村学校数学教学中中等生才是关键

由于我们学校是一个离县城最边远的农村学校,这里的学生大多是留守子女,几乎都是跟随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生活,所以家庭教育几乎是一片空白,加之成绩好的学生都择校走了,所有大部分学生是中下生,这对于学校教育带来了很多困难,在数学教学中,中下生占了绝大部分,如何提高中等生的数学成绩,是每位数学教师时刻思考的问题。也是最难解决的问题,是许多家长最头疼的事情,许多孩子大脑思维敏捷,对问题反应的快,上课发言积极,可每到考试时,不出成绩,不是这里数据算错,就那里没带单位名称,总有不满意的地方。有很多中等学生问我:到底要怎样才能把数学学好呢?我就回答他们:数学上要提高最好的方法是;第一,首先要理解掌握必须的理论性知识。第二,在完成书本作业外还必须博览课外书籍,针对一些典型习题要强化训练。第三,对于做错了的习题及时改正并准备纠错本来记录,以备复习时用。总之,做题是必须的,还有数学上往往一题多解,你不需要也没必要全掌握,只要精于其中一种就好,勤学苦练,尤其注意不耻下问,多和同学交流总会有意外的收获的。

一、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信心是做好任何一件事情的基础。学习数学也是如此,在教学过程中,本人发现有的学生对于学好数学信心不足,信心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个学生对学习数学有信心的话,他一定会对数学产生兴趣,喜欢学数学,并会觉得数学很容易学;数学成绩会越来越好。反之,则会对数学产生厌恶感,讨厌学数学,会觉得数学很难学;数学成绩会越来越差。所以一定要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具体方法有:

1.在平时练习中树立自信。在布置作业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难度的习题;对中等生布置比较容易的习题。

2.在单元测试中树立自信。教师在编写单元测试题时,尽可能适合于中等生,题目以基础知识为主,尽量简单一点,使中等生答题时感到容易。

3.在老师的鼓励中树立自信。初中的学生,没有哪个不喜欢听到老师表扬的,能得到老师的表扬与认可是每个中学生最开心的事情。

4.在开展兴趣教学中增强信心。兴趣是信心的助推器,有兴趣自然就会信心备增。在教学中尽可能地把课堂教学兴趣化,多开展活动课,提高中等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二、培养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习好数学的基础

可以说数学是一门让人变得更聪明的学科。学习数学主要是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过程。获取知识,重视的是方法;应用知识,强调的是策略。获取知识的方法和应用知识的策略可以说比知识本身更重要,但都离不开知识这个基础。人就是在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过程中智力得到开发,思维得到发展,变得更聪明。为此,我们家校要多联系,老师和家长都要较全面地了解孩子目前数学基础知识掌握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只有把基础打好,才能解答灵活、多变的数学问题。我们辅导时应注意:一要注意方式、方法:即以引导、点拨为主;二要有信心和耐心,复习与检查相结合;三要多鼓励少责备,让孩子感到有希望,使孩子减轻思想压力和增长兴趣,孩子才会更努力地学习。

三、指导学生选择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

学习数学不能死记硬背,要灵活应用巧妙的学习方法,才能取得好成绩。有的学生虽然很勤奋,但因为学习方法不对,学习效果总不见好。不同的学生,如果采用同一种学习方法,学习效果肯定会大不一样。因此每个学生都必须采用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才能学好数学。所以教师应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指导他们选用最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具体做法是开展学习方法指导活动。我个人的观点认为,只要做到以下几点,学好数学应该没什么问题。

1.课前预习

2.上课认真听讲,适当做些笔记,积极参与课堂练习。

3.课后及时完成作业,对课本上的习题,特别是每章节的复习题,尽可能全部做好。

4.课堂听不明白的地方,及时与同学探讨或询问老师。

5.及时做好考前复习。

四、解决粗心“失分”

粗心“失分”历来是学生懊恼、家长头疼和老师棘手的普遍性问题。从外显的成绩来看,粗心“失分”无疑是对学习自信心和进取心的重大打击;从内隐的素质来想,粗心“失分”体现了学习习惯培养及学习策略优化的重要性;简单一句话:“粗心就是不认真!”

解决的办法:

1.读题、审题要练就火眼金睛,能揭穿题目陷阱;(平时要重视典型分析,加强对比分析。)

2.训练计算的正确率,提高计算的效率,增强计算的能力。(计算有口算、竖式计算、混合运算、简便计算,估算等等,训练要有侧重、有针对性,日积月累、持之以恒,才能使计算更专心、更细心)

3.解决问题思路要清楚、方法要灵活、策略要优化(看清楚条件和问题;想清楚问题与条件之间的联系;理清楚解题的思路、写清楚解题的步骤;画出图表帮助分析。)

在考试前要做好准备,练练常规题,把自己的思路展开,切忌考前去在保证正确率的前提下提高解题速度。

五、教育学生开展互助学习的活动

即把班上的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由班上的几个尖子生担任组长,每个小组都有3-5名中等生和差生,组长必须负责提高两名以上组员的数学成绩。组员可以自由组合,当然每个小组的优、中、差搭配基本一致。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竞赛,小组与小组之间也进行合作。在小组竞争中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在学习互动中提高学习兴趣。在这样的学习互动中,中等生的数学成绩提高最快。

六、给予更多的关心和辅导

对中等生,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辅导。拉近师生的距离,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尊重和关怀,使他们发自内心的想学好数学。学习上会更加积极主动。

总之,对于中等层次的学生要通过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指导他们选择更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教育他们开展互帮互助的学习活动,并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更多的关心及耐心,使他们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数学,从而达到提高他们的数学成绩的目的。

上一篇:新课程改革下的教育教学管理 下一篇:浅谈职业学校赛项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