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奕宏 舞台生出的“演技派余孽”

时间:2022-06-08 05:49:07

段奕宏 舞台生出的“演技派余孽”

“其实我算话剧出身,只是先借影视剧闯了一下。”段奕宏连续两年当上话剧《恋爱的犀牛》中的主角,也成为“犀牛”历史中巡演场次最多的一代主角。但还是敌不过一部《士兵突击》让他真正大热。

“我得承认,我的成名首先要归功影视剧。”段奕宏说。

虽然同样身为国家话剧院的演员,但影视屏幕快速地把段奕宏的演技放大了。

电影《风声》热映时,段奕宏扮演的“汪伪头目”虽然只有3分钟的戏,人们还是在看完那个有些牵强的“谍战密室”故事后,记住了他。最近,电视剧版《风声》和麦家新改编的《风语》(同为电视剧,投资方不同),正在打口水仗一都放出消息要敲定段奕宏出任男主角。

前后两个时段,段奕宏都远在敦煌大漠拍戏,后知后觉。“这部30集的《西风烈》从夏末拍到酷寒暴雪天,算是中国式的西部警匪片。”他的兴奋点还在这部戏上。

很多导演都说过:段奕宏的眼神,非常适合演戏。无论是舞台上,还是被摄像机对准时,有种瞬间带你入戏的感觉。甚至有编剧感到无奈,“我不得不为了他那眼神删减台词”。

或许正是这眼神和戏骨潜质,让他1999年一出道就成为《刑警本色》中的“杀手罗阳”;2002年又凭王小帅的《二弟》中“二弟”一角,成为新德里国际电影节影帝;随后又去泰国出演那部全片不超过10句台词的《细伟》中的细伟;当然也让他这个科班话剧演员再次博得剧场青睐――孟京辉也发现了他。

“其实我算话剧出身,只是先借影视剧闯了一下”段奕宏说,最早四五年一直都在排话剧“虽然巡演不多,但都是《生死场》、《威尼斯商人》、《纪念碑》这些经典剧目,为我后来演戏积累太多经验。后来演《士兵突击》时,还有人说我话剧腔重呢。”

2003年,段奕宏成为继郭涛之后再次征服孟京辉的舞台男一号,连续两年当上第二。第三版《恋爱的犀牛》中的“马路”,也成为“犀牛”历史中巡演场次最多的一代主角。于是,有人很早给他贴了标签:段奕宏=马路=犀牛。

但还是敌不过一部《士兵突击》。段奕宏的真正大热,还是在康洪雷、兰小龙联手推出的系列军旅题材电视剧中。2006年,《士兵突击》火了,人们记住的第一个名字是许三多,第二个便是袁朗。两年后,《我的团长我的团》热播,人们说:“袁朗”又演“龙文章”了。于是,更多人的标签变成:段奕宏=袁朗=龙文章。合作交手后的兰小龙也曾控制不住地评价他:“段奕宏就是个演技派的余孽。”

有意思的是,刚在内地结束新戏巡演的林奕华,也向媒体遗憾地透露:因种种原因,一直想导演话剧《小团圆》的计划告破。而此前他心中的理想角色一直是汤唯和段奕宏。

这股因演技而生的“孽”,不知道是段奕宏天生的,还是舞台上给生生捏塑的?

上一篇:话剧帮 第4期 下一篇:《巴阿里亚》再续西西里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