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激励法在高校学生干部教育中的困境

时间:2022-06-08 05:47:14

浅析激励法在高校学生干部教育中的困境

摘 要 激励法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之一,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高校学生干部的动机多元化、高校激励系统不完善、缺乏持续性等原因,激励法的运用面临各种困境。

关键词 高校 学生干部 激励法 困境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1激励法在高校学生干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

激励的方法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满足学生干部心理、精神和物质方面的需要来激发学生干部的动机,从而发掘其内在潜力,不断开发学生干部能力的管理方法。

1.1基于高校的教育管理层面

1.1.1激发学生干部的组织领导动机

作为高校各项学生活动的直接组织者和基层执行者,学生干部的潜能在一次次的活动中得以开发。在具体的共青团组织活动、社团活动、班级日常管理活动中,适当的激励可以激发出学生干部的参与意识、组织意识、领导意识。激励法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有助于促进学生干部开展、完成组织领导工作,发挥骨干作用。

1.1.2激励学生干部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高校学生干部作为学生与学校管理的桥梁,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学生之间的纽带,学生干部既是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又是学校党政领导和职能部门联系学生的纽带,在高校教育工作中起着上情下达和下情上传的重要作用。激励学生干部有助于信息的畅通,上传下达的完善管理。

1.1.3激励学生干部在学校管理中发挥助手作用

高校学生干部作为学生中的带头人, 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组织者, 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的得力助手。在高校的管理实践中, 学生干部担当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所以, 以深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各项工作制度为基础, 采用正确的激励机制对高校学生干部进行管理, 对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实现管理目标具有推动作用。

1.2基于学生干部自身

1.2.1有利于学生干部自主管理

目标管理理论认为,激励学生参与管理实践,能够使其更好地认同目标,激发工作动机,提高管理效能。学生干部群体是一个天然的、延续的队伍,随着学生的毕业、新生的入校,这支队伍处在不断的变化中。学生干部的教育主体以及管理者不仅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在于他们自身。激发学生干部的责任感,有利于他们内部的自我管理,也有利于形成先进带后进、高年级带低年级的良性循环。

1.2.2有利于学生干部自主教育

高校学生干部承担一些教育和管理任务,实际上是大学生做人和做事的综合性实践环节。在这个激励过程中,学生干部会以身作则,树立榜样作用,在行动上落实学生干部行为规范,并积极投身于学校的各项活动如文化艺术节、科技节、寝室文化、社团文化、班集体文化、青年志愿者服务中的策划、组织、完善过程,锻炼自己的工作能力,改进工作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

2激励法在高校学生干部教育中的困境及优化途径

2.1基于高校的教育管理层面

2.1.1激励的机制缺乏系统

多数高校对学生干部激励缺乏了解,仅把激励当作学校常规工作来做,通常是把每年评比一次各级优秀学生干部作为对学生干部的激励。而直接参与学生干部管理的教育者则认为学生干部都是经过自己自愿,然后参与选举,最终成为为同学们服务的群体,他们珍惜来之不易的锻炼机会,且执着地认为学生干部服务的动机来源于他们自身的责任感和参与感,对于激励的重要性缺乏理性和客观的认识,从而造成学生干部的激励系统不能得以落实。

2.1.2激励方式的单一性

高效学生干部的激励方式主要是以荣誉的形式进行,通过个人申请,同学老师的评价而产生院级、校级、省级和国家级的优秀学生干部。但这种激励方式根本无法贯穿学生干部工作的始终,反而造成了评选前后期学生干部的情绪波动。

2.2基于学生干部自身

2.2.1担任学生干部的动机呈多元化趋势

受社会上各种观念以及风气的影响,象牙塔内的高校学生干部的思想也发生了各种各样的变化。他们思维活跃,看待事物务实甚至功利。这就出现了多元化的任职动机,有些学生干部不是讲奉献求锻炼, 而是为了满足在其他普通同学面前的虚荣心, 或为了取得利益等。这就出现了做事情急功近利, 过分重视眼前利益的现象。

2.2.2学生干部的压力增大

当代高校学生干部面临着学习、工作及人际关系等众多压力。这可能会造成学生的烦躁、畏难情绪,对当初做学生干部的动机产生负面影响, 于是滋生了逃避的念头。在许多高校中出现的在岗不尽责或是学生干部流失的现象, 或低年级重点培养的学生干部到了高年级提出辞职, 或学生干部任职期没满提出辞职。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大多是因为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压力、就业压力等等, 这些现象产生的同时, 也给高校学生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2.3浅析激励法在高校学生干部教育过程中的优化途径

(1)加大认同感。应该加大对学生干部的心理认同。让优秀学生干部成为学生干部学习的榜样,认可学生干部的工作及成果,以期达到对学生干部的激励。

(2)可以把各种实用性培训作为学生干部的激励方式,针对学生工作开展的实用性技能进行重点培训,提高学生干部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让学生干部切实体会到自己的成长与进步。

(3)应该针对每个学生干部的工作动机不同,采取不同的激励方式。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建立起多样化的、长效的激励方式和激励系统。

(4)转变现有观念,消除激励无用论或激励单一论,改变认为激励没有实际用处,只是走形式的旧的传统观念,进而提高激励文化氛围,优化激励环境。

参考文献

[1] 李宏,杜学忠.组织行为学精华读本[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2.

[2] 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3] 张皓,闫泓.自我激励机制在高校人力资源开发中的有效建立[J].福建论坛,2008(2).

上一篇:浅谈计算机辅助教学特点 下一篇:“新‘大学无用论’抬头,全社会须反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