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技能的迁移在体育舞蹈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6-08 02:43:35

运动技能的迁移在体育舞蹈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运动技能的迁移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使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它以其独特的特点和效果持久被广泛应用,随着学校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学校所重视。同样,体育舞蹈在受到同学和老师的青睐的同时,要求在体育舞蹈教学过程中,合理地运用运动技能的迁移,掌握迁移的规律,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体育舞蹈中存在的迁移方式进行研究和阐述,并探讨了如何能更好的将正迁移在体育舞蹈教学中得到运用,并提出建议和意见,以促进运动技能的正迁移在体育舞蹈的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并为体育舞蹈教学水平的提高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运动技能 迁移 体育舞蹈 教学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8-0064-03

前言

体育舞蹈课程是一门现今高校开设的选修课中是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之一,也是学生培养舞蹈运动技术和技能的手段之一。体育舞蹈的开设不仅能够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而且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各方面的全面发展。舞蹈技术是体育舞蹈课程的主要内容,舞蹈基本技术掌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效果。在体育舞蹈教学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个运动技术、技能之间的相互穿插,彼此联系,其中有积极正面的影响,也有消极负面的影响,这种影响直接关系到学生掌握体育舞蹈动作技能的效果。体育舞蹈动作技能的迁移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了解,熟知的,并且教导学生根据动作技术迁移规律来学习体育舞蹈的动作技能,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和教师的教学效果。

1 运动技能迁移的规律

1.1 概念

运动技能是人类在运动中将已有的知识经验应用于自身的练习之后而获得的完成某个特定任务的运动方式,迁移本是指居住地点的更换,由原来的所在地迁移到另外一个地方,运动技能迁移则是运动技能学习的更换,是一种运动技能与另外一种新的学习技能的更换,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根据迁移的不同形式可以将其分为正迁移与负迁移。

1.2 生理机制

动作技能的学习是由内在的知识经验和外在的身体外在形式组成的,就是说学习到新的动作组织形式就会与头脑中已经形成的动作技能定型进行选择性的记忆和学习。学生在选择性记忆和学习过程中,大脑会提取大脑中已有的动作技能,然后比较新的运动技能,如果已有运动技能定型和新的运动技能在动作组成形式和动作的基本构成一致,这样大脑皮层就会调动已有的动作技能形式,把已有的动作技能定型提取出来去学习新的相似的动作技能,这样就可以促进学生学习动作技能的能力,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1.3 运动技能迁移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迁移形式,迁移可以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指的是已有的运动技能,能加速新的运动技能的学习,而同时学习的几种运动技能可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反过来,新的运动技能,有利于巩固已有的运动技能的形成。换句话说,已有动作的学习为新的动作技能的学习奠定基础,新的动作技能可以巩固和提高质量已有的动作技能。根据项群训练理论,在同一个项群运动项目中,其技术结构,组成形式,以及运动训练等很相似,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技能间的迁移更常见。负迁移是指已有运动技能阻碍新的运动技能的形成,新形成的运动技能会破坏原有的运动技能,一些运动技能的同时学习时,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干扰,即已有的动作技能对新学习的动作技能有负面影响,学习新的动作将导致学习上的困难,特别是在行动学习过程中由于可能收到干扰,学生学习很难适应新的行动。

2 体育舞蹈教学中的迁移

体育舞蹈集体育与舞蹈于一身,是一项新兴的体育项目,以其自身的魅力深受老师和学生的喜爱,它是体育与艺术的结合,不论是在体育项目上,还是在艺术表演上,就会存在很多的迁移,其中有正迁移和负迁移。

在体育舞蹈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多的正迁移,比如伦巴和桑巴,这两种舞种都要求的胯部的扭转,且动作要点相同,只要学会了伦巴中胯位的八字绕转,在学习桑巴的时候就会很容易学会。项群训练理论认为,在同一项群的运动项目,健美操和体育舞蹈是属于技术难美型项目,在其动作结构、体能特征和训练方法等是相似的,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技能迁移更容易,健美操等运动和舞蹈动作的一些动作要求非常相似,二者有很多相同的元素,体育舞蹈动作形式多样,它的许多动作又都与健美操中的动作相似,其中,健美操的动作强调节奏强烈和动作刚柔相济,其中以刚为主,节奏强烈是健美操动作中的主要特征,在体育舞蹈中也强调对于节奏的把握,节奏就是体育舞蹈的灵魂,在韵律和节奏中完成每个动作的技术要领,这是健美操与体育舞蹈相通的地方,两者都要求在不同的音乐节奏和韵律中表现不同的动作表现,在许多类型的体育舞蹈中,如牛仔舞、斗牛舞等,动作幅度大、变化快、节奏分明、刚劲有力,与健美操动作的表现特点是一致的,而体育舞蹈中华尔兹等一些抒情性强的舞种则要求动作舒展,柔美,而华尔兹等一些抒情类的体育舞蹈项目则要求抒情性强,动作舒展,柔软,这也与健美操的柔韧性是一致的,因此,两者之间可以相互迁移的。艺术体操与体育舞蹈也存在很多的迁移,艺术体操的动作技术要点与体育舞蹈相似,都是要求在音乐的伴奏下,表现身体的协调性和艺术性,这说明项目和项目之间是存在很多迁移的。

项目和项目之间存在正迁移,同样,在也存在很多的负迁移,如在伦巴和恰恰两个舞种之间,伦巴的动作技能要求在过程,而恰恰则注重的是结果,所以先学习伦巴的学生,在学习恰恰的时候很多都是带有伦巴的动作,而先学习恰恰的同学,到后来学习伦巴的时候只能看到胯位的结果,这样就会干扰到两种舞的学习。又如在街舞动作中,一些违背人体美学的动作,如含胸驼背,而在体育舞蹈中则恰恰相反,它要求的是舒展,完全展现出人体美的舞姿,因此,已经学会了街舞动作再学习体育舞蹈的学生会产生负迁移,已形成的动作定型和习惯就将干扰到体育舞蹈动作的学习和掌握。

3 正迁移在体育舞蹈教学中得到运用的条件

3.1 运动技能之间的共同要素是产生迁移的必要条件

体育舞蹈动作技术之间存在许多的相似技术环节可以产生正迁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将不同舞种合理归类,科学安排,尽量将具有共同要素的舞种放在一起,整合不同舞种的共同特点,例如伦巴和桑巴,都是以扭胯动作为主,所以在学习内容安排上,尽量要放在一起进行教学。而共性不大或相互干扰的舞种则要错开安排,要将不同的舞种分开教学,尤其在体育舞蹈中要注意,比如伦巴和恰恰,两者动作要点正好相反,同时进行教学,机会干扰前者的动作巩固,恰恰舞种的学习也将不易开展,所以两者要分开教学,这样既可以巩固已掌握的技术动作,又可以加快对新动作的理解,加强对将要掌握的动作技能的认识,从而缩短练习时间。

3.2 掌握舞蹈基本技术是产生正迁移的充分条件

只有掌握了舞蹈技术,动作技能的组成部分才能清楚的分辨,动作技术之间发现共同的部分就能快速的找到,这样才会容易产生正迁移,尤其在学习一个具体的动作技术时要非常清晰熟练的掌握动作,抓住复杂的动作技术中基本技术的根本,以及动作与动作之间的相同部分。舞蹈技术学习之后,要熟练的把握,区分开各个基本技术的区别与共性,只有掌握了技术要点才能产生更多的正迁移,因此,在体育舞蹈教学中把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作为教学重点放在首要位置,这是动作技能产生正迁移的基本条件。

3.3 加强身体素质练习是正迁移的重要保证

身体素质是各项运动的基本保证,同一组动作技能练习中,身体素质好的学生表现会更好,所以一个好的身体素质是掌握技能知识的保证,在常规比赛中,我们可以看到,体育舞蹈比赛成绩好的学生,身体素质相对要好。只有一个好的身体素质才能掌握和提高运动技能,这样才会快速的利用正迁移。比如,柔韧素质好的同学在完成每一个基本舞蹈步法的时候动作幅度比较大,所以体育舞蹈的动作表现既美观又大方;再如,协调素质和灵敏素质在体育舞蹈的动作学习中尤其重要,在学习体育舞蹈的开始,一般是以基本身体素质练习为主的。除了柔韧素质、协调素质和灵敏素质外,力量素质、耐力素质、速度素质等也同样重要,正迁移的产生是建立在良好的身体素质之上的,身体素质的锻炼是尤为重要的,只有好的身体素质才会快速并准确地产生迁移,所以身体素质练习是形成动作间的正迁移的重要保证。

3.4 合理运用体育舞蹈基础理论知识可以促进正迁移

把学生已经掌握的体育舞蹈理论基础知识迁移到舞蹈动作技术教学中,既巩固了基础理论知识,又可以加快对体育舞蹈技术动作的理解,从而缩短学习时间,所以在学习舞蹈动作技术之前,要学习相关体育舞蹈理论,这样既可以提高自身认识,又可以全面地学习到体育舞蹈的知识和技能,实践证明,关于动作技能的一般知识及原理的掌握,对体育舞蹈迁移是十分有益的,综上所述,体育舞蹈教学中运动技能的正迁移的合理利用,不仅可以缩短学生掌握运动技能的同时,还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能力,但在体育舞蹈教学要小心不局限于某一堂课,但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4 结论与建议

在体育舞蹈教学过程中,无论是知识、技术的学习,还是技能的形成过程中,都受迁移规律的影响和支配,正迁移对于学校体育舞蹈舞种的选编,体育舞蹈教学过程的合理组织以及舞蹈教学方法的运用等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然而在目前的体育舞蹈教学中,教师一般强调的是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规律和技能形成的一般规律,对技能迁移规律认识和重视不足。因此,为了提高学习体育舞蹈技术动作的效率,提高舞蹈技能,进而提高整个体育教学的水平,我们应该遵循技能迁移规律,找出教学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进度,组织教学手段,强化动作技能的积极性迁移,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的,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的时效性,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并将运动技能迁移规律进一步的运用于体育教学和运动实践中。

上一篇:“阳光体育运动”对肥胖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 下一篇:雄霸天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