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教多学”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时间:2022-06-07 08:49:24

“少教多学”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摘 要】网络信息技术与人类的生活已经融为一体,这就意味着社会对网络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会不断扩大。而 “少教多学”的新型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不断培育出理论知识丰富且实际操作能力强大的实用型专业人才。文章结合课堂实践,就“少教多学”这一理念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少教多学;以生为本;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34-0116-02

少教多学,创造简约化、高效率的课堂教学不仅顺应了新课改的要求,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课标“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师要秉承少教多学的教育理念,简化该学科不必要的流程,以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强化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简化教学不必要的流程

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比较死板、无趣,教育流程冗长繁杂。而学生对枯燥乏味的事物本身就比较缺乏耐心,若该事物的过程还复杂琐碎,那么势必会引起他们反感和抵触心理。因此,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要合理利用“少教多学”这一创新型的教学方法,科学并适当地减少和简化不必要的教学流程,使教学时间达到最大化的有效利用,为学生节省学习时间,使其能拥有更多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例如,在高中信息技术――“PPT制作”这一具体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明确教学的重点部分,针对PPT的理论知识(背景、概念、特点、作用等)进行适当简略的讲解,不必在这方面花费过多的时间。但就实际练习操作过程中的具体方法、注意事项以及其他相关知识点等方面应予以较为详细的讲解,以免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从而降低教学效率。此外,教师应就制作PPT的步骤进行亲身演练,对相对来说较为简单且容易理解的部分,就予以简单讲解和操作,争取“一遍过”;而对较难理解和操作的部分,则应进行详细讲解和多次操作演练。

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传统教育模式中,课堂教学往往以教师“满堂灌”式的讲解,学生被动式的听讲为主,导致学生学习的激情和兴趣逐渐减退,更不用说自己主动去学习了。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学生只有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才会想要主动去学习和探索,从而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因此,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应充分利用“少教多学”这一教学理念,巧妙地引发学生对信息技术这一课程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其想要主动去学习和探索,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育目的。

比如,在PS处理网页图像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向学生展示几组PS处理前和处理后对比性较强的照片或图片,大部分学生在观看后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照片上明明是同一个人,为什么差别这么大?”“这是怎么处理得来的?”……此时,教师可趁热打铁,巧妙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指导他们自主进行实际操作。这样的方式直接省略了对这一具体教学内容理论知识的讲解时间,不仅不会影响教学效率,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教学的进程,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强化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在当今越来越注重技术型和实际操作型人才的社会,只注重形式而不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教育理念所培养出来的理论型人才,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因而,重视对学生实际动手和操作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且顺应时代要求的。

例如,在对文字进行加工处理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少教多学”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注重实际动手能力的教学:教师可先不讲解课本上相关的理论知识,而是直接通过教学电脑向每位学生发送一篇文章,并就字体、颜色、行间距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更改要求,使学生按要求自行摸索操作。在此过程中,学生会不断地去尝试操作,直到达到教师提出的更改要求,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更能使学生在自主摸索中持续强化其实际动手能力。

四、提升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而传统的教育模式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不仅减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在很大程度上还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使其在已经掌握到的旧知识中徘徊迂回,拘泥于课堂上教师照本宣科讲授的知识中,得不到新知识的灌溉。这就要求教师善于运用“少教多学”这一新教学手段,为学生的思想“松绑”,并刺激其发散性创新思维,以掌握更多的新知识技能。

例如,在教学“简单画图”这一内容时,教师可在简略讲解相关理论知识和操作注意事项后,随机想一个主题进行亲身示范操作:比如,以“最爱的水果”为主题进行画图操作。在此过程中,学生会在关注教师实际操作的同时进行联想和思考,并跟随教师的脚步进行操作,大部分学生会在画出主题要求事物的同时画出除主题要求以外的其他事物。这就充分体现了“少教多学”这一方式对增强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巨大作用。

五、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求学需求以及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可巧妙利用“少教多学”这一新型教学方法,使课堂效率达到最大化。

比如,在Flas制作这一教学内容中,教师可首先向学生展示优秀的Flas成品,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再就该内容的实际操作方法进行实际演练,并告知学生操作注意事项。这样不仅缩短了不必要的教学时间,同时还增强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对该小节知识点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和掌握,从而在很大程度上进一步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网络信息技术与人类的生活已经融为一体,可以说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这就意味着社会对网络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会不断扩大。教育界通过改革创新,使信息技术教师秉持“少教多学”的新型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不断培育出理论知识丰富且实际操作能力强大的实用型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金桦勇.高中信息技术教育问题分析与应对策略[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14,(3).

[2] 张东.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之我所见[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14).

[3] 李天文.高中信息技术自主学习模式的应用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3.

上一篇:自学 导学 探究“三学归一”引领学生适性发展 下一篇:寻源职业“匠心”彰显学科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