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用尝试教学法上新学课

时间:2022-07-29 12:12:13

怎样用尝试教学法上新学课

【摘 要】“新学课”即通常所说的“新授课”,是最常用的课型。新学课一般采用“六段式结构”,包括尝试准备、导入新课、进行新课、试探练习、当堂检测、课堂总结六个阶段。用尝试教学法上新学课,应注意从及早出示课题、尽快打开课本、激发学习兴趣、先让学生尝试、强调主动参与、激励学生提问、组织学生讨论、控制教师讲话、及时反馈纠正、内容不要太多、实施分层教学等多个方面不断进行优化。

【关键词】尝试教学法;新学课;尝试准备;尝试练习;尝试指导;反馈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34-0018-04

新授课是最常见的课型,一般要占总课时数的百分之七八十,因而当前对新授课的研究较多。这里,我们提出把“新授课”更名为“新学课”,主要意图是为了体现“学生是教学活动的落实主体,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教学改革方向。新学课,就是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学生用尝试的方法自己学习新知,充分体现了尝试教学的思想。

一、新学课的尝试教学结构

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规律、尝试教学理论的精神以及新学课的任务,把一堂新学课大致分为互有联系的六个阶段,所以简称“六段式结构”。以下对新学课中六个阶段的作用、要求和时间分配,逐一加以分析。

第一阶段 尝试准备(3分钟左右)

首先安排尝试准备环节,把各门学科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训练。比如数学中的口算、公式、法则,语文中的字、词、句、篇,理化学科中的基本概念、公式等。这样做,把“加强双基”落实到每一堂课中,同时,开始上课时就进行基本训练,使学生迅速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能安定学生情绪,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基本训练题、准备题的设计要注意为学生解决尝试题服务。如果准备内容较多,可把准备活动前置到前一日或前几日的家庭作业中穿插完成。

第二阶段 导入新课(2分钟左右)

这一阶段要完成引出新问题,揭示新课题的任务。从准备题过渡到尝试题要体现以旧引新的思路,充分发挥知识的正迁移作用,为学习新知铺路架桥。同时,使学生一开始就明确这堂课学的是什么,要求是什么。这一步时间不长,只要花一两分钟,但很重要,有助于学生聚焦学习主题。

第三阶段 进行新课(15分钟左右)

这是新学课的主要部分。可以运用各种教学方式来进行新课,如学生自学、教师讲解、演示实验、学生合作、反馈评价等。由于时间只有15分钟左右,必须突出重点,集中全力解决关键问题,切不可东拉西扯,拖泥带水。另外,一堂课的教学内容不能太多,内容精一些,学得好一些。

第四阶段 试探练习(8分钟左右)

这一步事实上是第二次尝试练习。一般采用全班学生同时练、选准典型做法齐反馈的方式进行,目的是检查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特别要了解学困生的情况。这一步是一次集中反馈,通过板演评析,教师有针对性地重点补充讲解。这一步可以说是“进行新课”的延续,又为下一步学生课堂独立作业扫除障碍。

第五阶段 当堂检测(10分钟左右)

为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新知识,检测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标要求,应该使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安静地在课堂里完成当堂检测,这是一堂课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当堂检测”同以前新授课结构中的“课堂作业”有所不同,当堂检测主要是为了检测学生本堂课知识的达成度、能力的发展度,同时也起到了巩固深化的作用。学生练习时,教师要注意巡回辅导,特别是对学困生,要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困难,这种“课内补课”的效果很好。当堂检测的处理要体现“当堂完成、当堂校对、当堂订正、当堂解决”的四个策略。

第六阶段 课堂总结(2分钟左右)

这段时间里,可以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由教师将这堂课所学的知识作重点归纳小结。由于学生经过了十分钟左右的时间集中练习,再听教师归纳小结,体会就更深了,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也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归纳总结,教师提问:“这堂课你学到了什么?”“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这堂课的收获中哪一点是最重要的?”学生讨论后,教师再总结。如有必要,再布置适量的家庭作业,也可以布置预习明天学习的内容。

以上六段都划定了大致时间,仅供教师参考,做到心中有数,并不作硬性规定,必须根据现场教学情况灵活掌握。这个时间分配,是根据尝试课堂教学要求,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来的。如果没有一个大致的时间分配,教师上课容易失控,会像“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因此对于时间分配,既要“有”,又要“没有”,这是一个非常辨证的策略。

实践证明,实行这种新学课的尝试教学结构能有效提升教学效果。主要表现在:

(1)突出新课教学的重点。新学课主要是进行新知教学,新结构的六个阶段全部围绕新课教学展开,能够保证较好地完成新教材划定的教学任务。

(2)增加练习时间。新的结构几乎安排一堂课的二分之一的时间进行练习,从准备练习到尝试练习,再到巩固练习,要求逐步提高,层次清楚。这样能保证学生当堂练习,当堂消化巩固,当堂解决问题,不留尾巴到下一堂课去。

(3)改变了“满堂灌”“注入式”的旧教学方法。新的结构,增加了练习时间,提高了学生主体性活动的量和质,能促使教师淘汰旧的做法,积极采用新课程倡导的新方法。

二、尝试型新学课的教学课例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新学课教学纪要

【教学过程】

第一阶段 做好尝试准备,夯实尝试基础

本堂课的尝试准备主要在课前完成。在前几天的家庭作业中,教师已布置学生完成了两类题目:第一类是通分练习,第二类是计算练习,包括整数加减法、小数加减法、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三种类别。在完成计算练习后,要求学生思考、回答这三种类别题目在计算时的共同点是什么,从而引导学生透彻理解“只有计数单位相同,才能直接相加减”的基本算理。

三、尝试型新学课的教学建议

1. 及早出示课题,提出教学目标

上课一开始,要尽快导入新课,及早出示课题。课题出示后,教师简要提出这堂课的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确这堂课的教学主题,也可启发学生“看到这个课题,你认为这堂课要学习什么新内容(或解决什么问题)”,让学生自己说出本堂课的学习内容,并预先做出学习规划。有的教师上课习惯先来一大段的复习、铺垫,直到把新课讲完,才出示课题。这样上课,学生一开始就蒙了,教师教了半天,学生还不知道这堂课学什么,怎么能使学生主动参与呢?

2. 尽快打开课本,引导学生自学

课题出示后,学生知道了学习目标,应尽快打开课本,引导学生自学。让学生通过自学课本初步获取知识,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形式。过去也要求学生自学课本,只是在教师讲完新课以后,大约在第30分钟时,才让学生翻开课本看一看。“今天老师讲的都在这一页,请大家看书。”其实到这时,新知识基本都清楚了,学生觉得没必要再看书了。这种“马后炮”式的自学课本仅是形式而已,学生并没有做到自主学习。

自学课本要成为学生主动的要求,最好先提出尝试问题,用尝试题引领自学课本的活动,使学生知道看什么,怎样看,解决什么问题。自学后应该及时检查,及时评价,让学生讲讲看懂了什么,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3. 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方法,是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受到教师和同学的表扬。在教学设计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安排游戏、竞赛、抢答、猜谜等,创设愉快、和谐、民主的教学气氛,才能活跃课堂气氛。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互尊、互爱的关系,这样才能使学生敢于尝试,主动参与。特别提一下,教师具备幽默、机智、亲和的教学风格是活跃课堂气氛的优质剂。

4. 先让学生尝试,鼓励创新精神

“教师先讲例题,学生听懂了以后再做练习”,这是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模式,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位置。突破这个传统模式,把课倒过来上,先让学生尝试练习,然后教师针对学生尝试练习的情况进行讲解。先让学生尝试,就是把学生推到主置。做到“先练后讲,先学后教”,这是学生主动参与的有效方法。

尝试是创造的前提,让学生先尝试,不受教师讲解的束缚,可以尝试出各种结果,这就为学生留出了创新的空间,能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5. 强调主动参与,摆正主体地位

参与有两种:一种是被动参与,教师设框框,学生来参与;一种是主动参与,学习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

为了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要尽量减少对学生的限制。课堂上应允许学生抢答,允许提出问题,主动上讲台板演,可以离开座位去帮助有困难的同学。但是自主不等于放纵,不是学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能放弃教师的指导作用。一堂课不能教师带着学生跟着教案走,而是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6. 激励学生提问,发展学生思维

课堂上学生提出问题,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表现,是他们积极思维的结果。首先要给他们提问的机会,并鼓励他们敢于提出问题,养成不懂就问的勇气和习惯。

一堂课可以多几次让学生提问的机会。自学课本后,教师让学生提问“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有什么不同的方法提出来”。教师讲解后和全课结束前,也可让学生提问,比如“谁还有不同的发现?这堂课你们还有什么问题?”

教师要耐心听取和解答学生的问题,有些问题可以大家讨论,由学生自己回答;有些问题可留到课后指导学生自己查阅资料(包括上网)解决。开始,学生提出的问题比较简单,也可能幼稚可笑,教师不可讽刺嘲笑,否则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以后他们就不再举手提问了。课堂上如果只有教师问学生,没有学生问教师,不是一堂好课。正所谓:教学,教学,教学生学;学问,学问,引学生问。

7. 组织学生讨论,增强合作意识

组织学生讨论,给学生创设主动参与的机会。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发表意见,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表现。组织学生讨论,既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又能改变教师一言堂的弊端,活跃课堂气氛。

学生在讨论中,各自发表意见,互相取长补短,可以增强合作意识。要留出充裕时间让学生讨论,不要走过场。有不同意见可以争论,让学生畅所欲言。鼓励学生积极发表意见,说错了,也要让学生体面地坐下。

8. 控制教师讲话,多留练习时间

现在课堂上普遍教师讲话太多。整堂课只听见教师的声音,直到学生做课堂作业时,教师还要一会儿说要注意什么,一会儿说不要做错,不让学生安静一会儿。教师讲话太多,势必占用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练习的时间,当堂做不完只能留到课后去做。教师讲话太多,并不能提高教学效率,反而会使学生厌烦。只有从教师讲话那里省下时间,才能多留给学生充足的练习时间。

练习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形式,只有通过练习,学生才能真正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当教师必须懂得一条简单而深刻的道理:学生不是听会的,而是练会的。所以,一堂课学生要在练中学,教师要在练中讲。

9. 及时反馈纠正,练习当堂订正

学生掌握知识的信息,要及时反馈,及时纠正。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学生当堂练习、当堂校对、当堂订正,这种学习方式进步快,也是课堂教学达到高效化的重要措施之一。减轻学生的课后作业负担,必须增加课内练习。如果课内把大部分作业都完成了,课外作业就变少了,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

学生的作业做到当堂完成、当堂订正,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重要措施。学生在课外做作业,心情烦躁,注意力分散,造成学习敷衍了事,相互抄袭作业,既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又收不到好的教学效果。

10. 内容不要太多,把握教学节奏

有些课的形式一个接一个,花样很多,表面看上去热热闹闹,事实上是“刀光剑影一闪而过,倾盆大雨一泻而光”,在学生头脑中并没有留下多少东西。应该采取的策略是“内容要少一点,学得要好一点”,正所谓:马马虎虎做十道题,不如认认真真做一道题。

“大运动量、快节奏”的做法并不适合尝试学习。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还是应该强调“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的办法。一堂课的教学内容不能太多,贪多不消化。起步不要太快,使全体学生都能跟上,遵照课程标准要求,不能随意拔高。

11. 实施分层教学,注意因材施教

学生存在差异,这是客观存在的。应该根据学生的差异情况,实施分层尝试教学。分层教学包括目标分层、教学分层、练习分层等,其中主要是练习分层。学优生多做一点,难度适当高一些;学困生少做一点,难度适当低一些。这样,学优生吃得饱,学困生吃得了,做到“培优辅困”,使全体学生都能学好。

分层教学是承认学生有个别差异,而在教学上采用的灵活调控措施。哪些学生在哪个层次上,这是模糊的,流动的,不公开的。例如练习分层的具体做法:课堂作业题布置6道作为基本题,全班同学必须完成,另外再布置3道机动题让学生争取完成。至于哪些同学做6道题,哪些同学做9道题,不要规定,让学生各自争取。对学困生来说,能做6道题已基本完成任务,也不失面子,如再争取做一、二道机动题他就更有尝试的积极性了。

参考文献:

[1] 邱学华,张良朋.怎样用尝试教学法上课[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6.1.

上一篇:立足“三三一”课堂实践 推进适性教学研究 下一篇:增强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思路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