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保障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时间:2022-06-07 08:17:22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保障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摘要:社会保障思想是马克思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有其重要的历史渊源、理论基础及现实依据。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保障思想有其深刻而丰富的内容,对于我们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有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保障;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B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4-0042-02

一、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保障思想的产生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保障理论是在批判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的建立是人类社会对资本主义社会压迫制度的革命性变革。西方的社会保障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柏拉图的代表作《理想国》,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中的这些重要主张为西方社会保障理论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基础。客观上为现代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提供了先导,甚至可以说,这些思想是现代社会保障最基本、最深刻的思想渊源,但他们的理论在历史观上存在着唯心主义的缺陷,针对这一不足,马克思主义以唯物历史观为指导,为社会保障理论的提出奠定了基础。对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关系的审视。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在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生产者的权利是同他们提供的劳动成正比例的,平等就在于以同一尺度――劳动――来计量。”[1]在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保障是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外部条件。资本家剥削无产阶级的剩余价值作为自己的利润来源。马克思指出:“在现实世界中,个人有许多需要”,“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2]226。生存是人类的最基本的需要,社会保障首先就是为了满足人类的最基本的需要,在此基础上争取满足人类更高层次的需要。同时,人的需要具有多样性,而且是多层次的。资本主义发展逐渐不能满足这些需要,从而使资本与劳动者关系处于紧张状态。因此,必须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保障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再生产,缓和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矛盾。

二、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保障思想的基本内容

1.社会保障的必要性

马克思的社会保障思想以社会再生产理论为研究基石,社会保障是社会再生产的必然要求。马克思指出,无论在何种社会形态下,生产资料总会处于“会遭到损失的意外和危险之中”的,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生活资料和劳动力由于社会环境变化也容易处于遭到损失的意外和危险之中。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市场对劳动者的需求存在竞争关系,资本所有者为了取得生产利润的最大化,最大程度压榨工人的剩余价值。工人不仅生产条件简陋,而且超负荷劳动成为常态。这极大影响了劳动力自身的再生产。毕竟“大工业在瓦解旧家庭制度的经济基础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家庭劳动的同时,也瓦解了旧的家庭关系本身”[3]536,农业社会中人身依附保障的瓦解和家庭保障功能的弱化,要求必须通过保障社会化,将“利润的一部分,即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充当保险基金”[3]990,因此,维持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更好地满足劳动者多层次的需要,必须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2.社会保障的功能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社会保障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分摊损失”职能。通过设立固定的社会保障基金,资本家共同承担市场风险,平均分摊损失。社会保障把个人的风险及损失分摊到整个社会,由社会承担。二是“补偿和恢复”功能。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经写道:“一切劳动,从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4]社会保障可以使劳动者提升自身素质,实现全面发展,从而为劳动力市场运作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并提供高素质的劳动者。

3.社会保障的实质

马克思指出:“生产者的权利是和他们提供的劳动成比例的,平等就在于以同一的尺度――劳动――来计量。”[1]“每一个生产者,在做了各项扣除以后,从社会领回的,正好是他给予社会的。他给予社会的,就是他个人的劳动量”[5]304。因为“分配方式本质上取决于可分配的产品有多少,而产品的多少当然随着生产和社会组织的进步而改变,从而分配方式也应当改变。”[6]432

三、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保障思想的当代价值

1.社会保障必须坚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

马克思社会保障思想维持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更好地满足劳动者多层次的需要,必须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社会保障的根本目的。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百姓。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保障建设。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保证。当前,我国一些影响群众生活和社会稳定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民生领域:就业压力突出,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以及部分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城乡流动人口大量增加,老龄人口快速增长,社会养老服务明显不足。能否妥善解决这些问题,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因此,抓住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个社会建设的重点,推进社会保障的制度性安排,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在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的基本需要,也就抓住了社会保障的关键。

2.社会保障必须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目标

社会保障是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的一项基本制度。必须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这是基于对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基本国情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科学判断。全覆盖就是要使社会保障制度覆盖城乡所有居民,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实现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的目标,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基本就是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改革和完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制度,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逐步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建立兼顾各类人员的社会保障待遇确定机制和正常调整机制。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合理确定社会保障待遇水平,保障基本的生活需求;多层次就是要以社会救助为保底层、社会保险为主体层,积极构建以企业(职业)年金等补充社会保障和商业保险为补充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可持续就是要立足制度的长远发展,统筹协调,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实现社会保障制度长期稳定运行。

3.社会保障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随着我国社会深刻变革,影响社会公平正义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越来越高。马克思社会保障思想的价值取向就是社会公平正义,我们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必须加快社会公平保障体系的建设。由于收入分配及相关领域体制改革还没有到位,特别是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不断出现新情况新变化,收入分配领域存在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不断下降、收入分配秩序不规范等问题。这些问题是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我们只能通过制度改革缩小差距,而这正是社会保障的题中之义。社会保障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按照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要求,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大力促进社会保障的公平,首先要保障每个劳动者都拥有参加劳动的公平权利。使全体人民能够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多更好地平等参与、平等竞争、平等发展、平等享有。而且“每一个生产者,在做了各项扣除以后,从社会领回的,正好是他给予社会的。他给予社会的,就是他个人的劳动量”,保障分配的相对公平,同时,合理配置社会保障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保障好城乡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保障全体人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公平正义作为一个具体的、相对的、历史的范畴,是与一定的社会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它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历史过程。正如马克思所说:“权利决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5]305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平正义的维护和实现,还不得不带有个体的差异性。因为“分配方式本质上取决于可分配的产品有多少,而产品的多少当然随着生产和社会组织的进步而改变,从而分配方式也应当改变”[6]432。因此,不能无视生产力水平、现实经济结构和社会条件要求所谓的“绝对公平”。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4]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190.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

上一篇:为有源头活水来――七年级学生文言文学习方法... 下一篇:如何在八年级数学教学中体现教育均衡发展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