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界定与要素解析

时间:2022-06-07 06:16:21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界定与要素解析

摘要:加强对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既是时展的强烈呼唤,也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迫切要求。近年来,关于人才培养模式概念的界定见仁见智,关于人才培养模式构成要素的表述也莫衷一是,从而影响了对人才培养模式的理性认识和改革创新。界定人才培养模式必须从分析“模式”和“人才培养”的内涵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入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主体为了实现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和一定的培养制度保障下设计的,由若干要素构成的具有系统性、目的性、中介性、开放性、多样性与可仿效性等特征的有关人才培养过程的运作模型与组织样式。它主要由人才培养理念、专业设置模式、课程设置方式、教学制度体系、教学组织形式、隐性课程形式、教学管理模式与教育评价方式要素构成。

关键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内涵界定;构成要素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2)03-0030-07

收稿日期:2012-02-19

作者简介:董泽芳(1945-),男,湖北红安人,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学、教育社会学研究 。一、重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及其概念的研究势在必行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以及社会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传统的专才培养模式的弱点也逐渐暴露出来,大学生适应能力差、创新能力低等现象日益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许多学者在研究高等教育质量危机时也纷纷反思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提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核心。钱学森先生曾意味深长地说:“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1]。钱老的话既对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尖锐批评,又对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殷切希望。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特别强调要通过“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以及“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良好环境”等。

模式作为一种科学认识手段和思维方式,它是连接理论与实践的中介,兼有理论与指导培养实践的两种价值。任何一种活动的有效开展都有赖于构建合理的行为模式。为了培养创新人才必须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而要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必须首先明确下列问题:我们应该从哪种视角、哪个层面界定人才培养模式?它的内涵与外延是什么?人才培养模式包括哪些要素?又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它与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制度、人才培养质量有何关系?我国当前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实质性问题是什么?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究竟该如何着手等等?近年来对于上述相关问题的研究虽然不少,但总起来看,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种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人才培养模式的理性认识与创新实践。

要很好地研究上述问题不能不从研究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与构成要素入手,因为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单位,“反映客观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2]。对于研究工作来说,界定概念可以精确研究的范围与基本内容。因而,界定某一事物的概念是我们研究该事物的逻辑起点,概念界定是否准确,直接关系到对该事物研究的成效。概念界定的核心是明确内涵与外延:内涵是否明确直接影响到对该事物构成要素的认定;外延是否明确直接影响到认识该事物的层面与范围。总之,强调对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既是时展的强烈呼唤,也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迫切要求;而重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研究,则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逻辑起点。

二、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界定

近年来,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引起了高等教育界的广泛重视,但仍处于理论探讨的初级阶段。学者们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视角出发,形成了不同的认识和观点。通过文献检索发现,关于人才培养模式概念的表述甚多,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一是“人才培养规范”说,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一定教育机构或教育工作者群体普遍认同和遵从的关于人才培养活动的实践规范和操作样式,是直接作用于受教育者身心的教育活动全要素的总和和全过程的总和”[3]。

二是“人才培养系统”说,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系统,至少应包括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和人才成长环境两大部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是在一定的教学组织管理下实施的,包括培养目标、专业结构、课程体系、教学制度、教学模式和日常教学管理;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是创新人才的保证,包括师资队伍、教学硬件和校园文化氛围。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培养应该是从教师到学生、从观念到制度、从软件环境到硬件环境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综合建设[4]。

三是“教育过程总和”说,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由培养目标、培养制度、培养过程、培养评价四个方面组成[5]。

四是“培养活动样式”说,认为“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指一定教育机构或教育工作者群体普遍认同和遵从的关于人才培养活动的实践规范和基本样式。它以教育目的为导向、以教育内容为依托、以教育方法为具体实现形式,是直接作用于受教育者身心的教育活动全部要素和全部过程的总和。它反映处于教育模式之下具体教学方法之上这样一个区间的教育现象,由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制度、培养评价四要素组成”[6]。

五是“教育运行方式”说,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中的某种标准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7]。

六是“目标实现方式”说,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地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8]。

七是“人才培养结构”说,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人才培养目标、制度、过程的简要组合,是为了实现一定的人才培养目标的整个管理活动的组织方式。它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而构建起来的人才培养结构和策略体系,是对人才培养的一种总体性表现[9]。

八是“教学活动程序”说,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教育理论指导下,在实践中形成的将教学活动诸要素联结起来的结构和实施教学的程序和方式”[10]。

九是“整体教学方式”说,认为培养模式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资源、教学管理体制、教学环境等方面按一定规律有机结合的一种整体教学方式[11]。

十是“人才培养方案”说,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人才观和教育价值观指导下形成的教育活动——人才培养方案,它是在大学理念和大学制度有机结合下才能实现的一个过程。它是基于社会外部需求和自身教育资源配置而形成的教育过程,它体现着办学者的价值判断和自我选择,它是人才成长和培养的一个过程”[12]。

从上述资料引证中可以看出,有关“人才培养模式”的界定甚多。导致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对人才培养模式概念认识存在误区:一是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不明,把人才培养模式等同于人才培养,未能突出人才培养模式只是对人才培养过程的设计与建构;二是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外延把握不准,或是过于泛化,如将人才培养模式界定为“教育活动全要素的总和和全过程的总和”、“培养目标、制度、过程的组合”等等;或是过于窄化,如将人才培养模式界定为只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方式”或“教学方式方法”;三是将培养模式与培养途径、培养条件混淆,如将人才培养模式界定为“人才培养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不仅包括培养途径,还包括诸如师资队伍、教学硬件、校园文化、学术氛围等培养条件。还有人认为,培养模式纯属方式方法问题,将人才培养模式界定为“实施教学的程序和方式”,或“一种整体教学方式”,忽视了模式既有其构建功能,也具有对教学过程一定的解释功能与对结果的预测功能。

为了更客观、更全面地界定人才培养模式,有必要从分析“模式”和“人才培养”的内涵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入手,把握这一概念。

首先,何谓“模式”?《辞海》解释:“模”有“模仿”之意,即“依照一定的榜样做出类似动作和行为的过程”。从词义学上讲,“模式”即解决问题的范式、范例。后作为一个软科学概念,是指在一定的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由若干要素构成的,具有形态构造和实践指导功能及可仿效性等特征的某种活动的理论模型与操作式样。模式既不属于内容范畴与形式范畴,也不属于目的范畴与结果范畴,而是属于一种过程范畴。因此,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对于培养过程的设计,一种对于培养过程的建构,一种对于培养过程的管理,它是关于人才培养过程质态的总体性表述”[7]。

其次,何为“人才培养”?培养人才是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人才培养必须解决七个问题:一是教育理念的提出;二是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三是人才培养对象的选择;四是人才培养主体的开发;五是人才培养途径的利用;六是人才培养过程的优化;七是人才培养的制度保障。可见,培养人才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人才培养的理念、主体、客体、目标、途径、模式与制度七大要素。教育理念的含义是指“在什么思想指导下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它是关于教育育人的本质特征、目标价值、职能任务和活动原则等的理性认识,也是教育主体对人才培养的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教育观念。它旨在回答“人才应该是怎样的”、“人才为谁培养”,“人才应该如何培养”等问题。从哲学层面上讲,人才培养理念旨在揭示人才培养的内在逻辑、终极价值与理想追求;从操作层面上讲,人才培养理念旨在勾画人们对理想人才培养模式的系统构想,明确人才培养的程序与环节,指导人才培养的实践活动。人才培养是一个涉及到多方面的系统工程,人才培养理念也具有国家、高校与教师等多个层次。国家层面的教育理念是国家对教育育人活动的价值、功能,以及建成怎样的人才培养生态,怎样进行人才培养活动管理,包括预算投入、管理体制、领导机制等等方面的认识。国家人才培养理念是整个国家人才培养活动的“指挥棒”,对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乃至国家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高校层面的教育理念主要反映在人才培养理念,具体表现在教师观、学生观、质量观、教学观、科研观、活动观与评价观等方面,这种理念既受国家层面教育理念的制约,也受高校主体的思想认识与客观条件的影响。培养主体的含义是指“由谁来培养人才”。大学人才培养的主体是由培养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与实施者所构成的群体,学校是大学生培养活动的设计主体,院系所是大学生培养活动的组织主体,教师和导师(组)是大学生培养活动的实施主体。培养对象的含义是指“培养谁”,大学生是培养主体施加教育、教学影响,进行人才培养活动的客体。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培养主体——教育者通过教育过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习主体施加影响,在“教”的方面居于主导地位;同时,培养对象——受教育者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完成知识的内化和技能的外化与品格的升华,在“学”的方面负主要责任。由于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因此,培养对象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同时也是主体。培养对象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学习内容的选择性、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学习时间的自主性与学习过程的探索性等方面。培养目标的含义是“要培养怎样的人才”,如“通才型”或“专才型”,“学术型”或“应用型”,“守业型”或“创新型”,它是一个纯粹的目的范畴。培养途径的含义是“通过什么方式”或“借助什么载体”,如课程教学、学术活动、科学实验与社会实践等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它所强调的是认识与实践活动的载体。培养模式(亦即培养过程)的含义则是“按照什么样子”去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是一种对于培养过程的设计与建构,强调的是认识与实践活动的过程形态,如教师主体在课程教学、学术活动与实践活动中究竟采取何种形式,按照怎样的程序和进行怎样的配置等问题。培养制度的含义是“用什么制度来保障人才的培养”。人才培养制度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人才培养制度与大学的整个人才培养过程相关。从人才培养的过程看,学生通过竞争进入大学,经过学校的一系列培养,最终或者进一步深造,或者走向社会,从而形成一个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而学生成长的每一步,学校都有相应的制度系列相伴随。这个与人才培养相关的制度系列就是广义的人才培养制度,具体说来,包括招生制度、教学制度、研究制度、考试制度、就业制度等。这些制度实际上形成了一种相互递进的制度链和相互交织的制度网,并最终形成现代大学制度体系。狭义的人才培养制度与人才培养的微观过程相关,主要是指与大学教育、教学活动过程相关的重要规定、程序及其实施体系。其核心有专业与课程设置制度、选课制度、学分制度、导师制度、实习制度、分流制度、日常教学管理制度等。人才培养制度是从理性化的角度表达培养主体与培养对象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是对整个人才培养活动的一种目标引导、行为规范与资源保障机制。人才培养制度在大学制度中处于核心地位。

其三,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系统中最重要的要素系统。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培养密切相关,但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培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人才培养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人才培养的理念、主体、客体、目标、途径、模式(过程)与制度七大要素。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同时对上述七大要素进行合理开发与重组,包括进一步更新教育理念、进一步提高培养主体的工作效能、进一步调动培养客体的学习主动性、进一步明确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丰富培养途径、进一步改革培养制度与优化培养条件等。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指对于培养过程的设计与建构,亦即教育主体关于专业与课程设置的选择、教学活动的结构与程序的考虑,以及在教学组织与管理形式的确定等方面的思考与安排。从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来看,在人才培养的系统工程中,培养主体与培养客体是相对稳定的要素,培养理念的更新渐成公识,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已经明确,培养途径的选择难度相对较小,而难度最大的是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培养制度的改革。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系统中最复杂、最富于变化、最有活力、也是最重要的要素系统。培养过程中专业与课程的设计是否科学,教学制度的制订是否合理,教学的组织形式是否有效,教学的管理是否人道,这才是它所关心的领域,也是它区别于其它人才培养概念的本质特征。

其四,人才培养模式既具有模式的一般特性,也具有自身的特点。作为一般模式,它具有构成要素的复杂性、理论与实践的中介性、实践操作的范型性与可仿效性等特征。从人才培养模式自身的特点看,主要体现在:一是目的性。人才培养是有目的的活动,这个目的就是促进人个性与社会性的和谐发展。二是主体性。人才培养是人的活动,人是整个活动的主体。充分激发和调动各个层面主体的作用是优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在要求。三是合规律性。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同时遵循三大规律,即高等教育的外适规律、个适规律与内适规律。外适规律即要求人才培养模式必须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适应;个适规律即要求人才培养模式必须与大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相适应;内适规律即要求人才培养模式必须与高等教育自身的文化、结构、功能、要素协调发展的要求相适应[13]。四是保障性。除人财物的保障外,最重要的是制度保障,包括教学制度、管理制度、考试制度与评价制度等等。五是开放性。现代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可能在高等教育系统内封闭式构建,而必须是在与经济社会发展及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互动过程中构建。六是多样性。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的多面性与多变性、大学生个性特点的丰富性与差异性,以及高等教育结构的多样性与高校办学目标追求的特色性等决定了人才培养模式选择的多样性。

综上所述,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培养主体为了实现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和一定的培养制度保障下设计的,由若干要素构成的具有系统性、目的性、中介性、开放性、多样性与可仿效性等特征的有关人才培养过程的理论模型与操作样式。

三、人才培养模式的要素解析

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系统中一个最富于变化、最具活力的子系统,也是构成要素最复杂的子系统。人才培养模式变化实质上都是其构成要素的变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也主要是对各构成要素的革新或重组。因此,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认真解析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

1.人才培养理念。这里的人才培养理念是指中观(高校)与微观(教师)层面的教育理念,也就是培养主体关于人才培养的本质特征、目标价值、职能任务和活动原则等的理性认识,以及对人才培养的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各种具体的教育观念。如质量观、师生观、教学观、科研观、活动观与评价观等。人才培养理念旨在回答“在高校人才应该是怎样的”,“人才应该如何培养”等问题。从哲学层面上讲,人才培养理念的功能旨在揭示人才培养的内在逻辑与终极价值;从操作层面上讲,旨在指导人才培养过程,包括培养的程序与环节等的设计与构想。人才培养理念对人才培养模式其它要素的选择与确定都产生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2.专业设置模式。专业设置模式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主要是按照学科来划分的,专业设置一般可在设置口径、设置方向、设置时间、设置空间等方面进行形态变化设计。专业口径是指划分专业时所规定的主干学科或主要学科基础及业务范围的覆盖面。设置方向是指在专业口径之内是否分化专攻方向以及分化多少,以刚化或活化专业。设置时间是指专业设置的时间早晚,是一进校就定专业,还是学习到一定阶段之后再确定专业培养。设置空间是指学生的专业确定之后,还有没有游移的空间和更改的可能,是否允许学生转专业、转系、转院或跨专业、跨系、跨院学习等[14]。

3.课程设置方式。课程设置是指一定学校所选定的课程类型和课程门类在各年级的安排顺序和学时分配,以及对各类各科课程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的简要规定。课程设置必须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它是一定学校的培养目标在一定学校课程计划中的集中表现。评价课程设置主要考虑两个方面:合理的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合理的课程结构指各门课程之间的结构合理,包括开设的课程合理,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合理,各课程之间衔接有序、能使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与训练,获得某一专业所具备的知识与能力。合理的课程内容指课程的内容安排符合知识论的规律,课程的内容能够反映学科的主要知识、主要的方法论及时展的要求与前沿。由于传统知识观的影响,我国高校课程设置过于专门化;重理论轻实践;重必修轻选修;课程传授模式单一等,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课程观,使高校课程设置超越专业藩篱和时空界限,淡化专业课程,增加综合课程,并大力发展网络课程。

4.教学制度体系。教学制度体系即前述狭义的人才培养制度,它是与人才培养的微观过程紧密相关的各种规章制度及其实施的体系。其核心内容有学分制、学位制、导师制、实习制、分流制度、日常教学管理制度等。这些制度又自成一定的体系。如学分制就经历了从“自由学分制”向“限制学分制”的演进,现代学分制具体包括选课制度、课程体系、学分管理、弹性学制、导师制度、绩点制度等内容。在学位制中又包括双学位制、主辅修制、本加专制、“本硕连读”制等,可为不同状态的学生提供多条学习跑道供其选择。教学制度体系在培养模式各要素中是最为活跃的一个变量。

5.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组织形式是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组织方式及教学时间和空间的安排方式。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对学生知识的获得、智力的形成与人格的提升产生不同的影响。18世纪初起源于德国的一种名为“习明纳”的教学组织形式,重视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或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然后指导学生进行解决问题的活动。教学过程是以学生探讨为主的双向、多向的交流过程,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这种教学组织形式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以及学生增长才识、活跃课堂氛围方面的作用得到了世界的公认。我国高校传统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主要特征是强调书本知识中心、课堂中心和教师中心:教学目标重在知识灌输,课堂完全由教师主宰,教学方式主要是“满堂灌”;学生几乎处于填鸭式接受知识的被动地位,使学生学习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近年来,我国许多高校兴起的以学生“自由选题、自主探究和自由创造”为宗旨的“研究型”教学形式,注重突出学生在学习、研究和探索中的主体地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收效也日益显现。

6.教学管理模式。教学管理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管理理论指导下对教学过程进行组织管理的手段与方法。我国高校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是在国家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行政型教学管理模式。它强调按照行政法规和既定的规范程序实行教学管理,具有集中统一、有章可循、易于操作的特点,可以避免政出多门、任意行事,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起过非常积极的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其管理系统的封闭性、管理内容的统一性、计划执行的强制性与监控系统的片面性等弊端也日益暴露,与确立师生的教学主体地位、推进教学的民主化进程、培养创新型有个性的现代高素质人才的要求极不适应。为了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创新教学管理模式已势在必行。

7.隐性课程形式。课程是学生在学校所习得的一切文化的总和。课程可分为显性与隐性两类:显性课程是指有一定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有一定教材为依托的课程;隐性课程是指在学校中除正规课程之外所学习的一切东西,是学校经验中隐蔽的、无意识的或未被完全认可的那部分经验[15]。大学隐性课程具有普遍性、隐蔽性、暗示性、非计划性、无意识性、不确定性、感染性、长效性等特点。隐性课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习者的价值感和尊严感,并具有兴趣上的激发功能、认知上的导向功能、情感上的陶冶功能、意志上的磨炼功能与行为上的规范功能。学校之间的隐性课程形式的差别很大,大学的特色之一就在于其是否形成独特的高质量的隐性课程。隐性课程是内隐的,但并非是盲目的,它可以由教育主体站在教学与非教学的维度上、从规划性和自发性两方面去着意构建和营造。

8.教学评价方式。教学评价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人才培养过程及其质量与效益做出客观的判断与评价。教学评价是人才培养过程的重要一环,也是检验人才培养效果的有效形式和对师生进行激励的重要手段。教学评价涉及中观的对办学的评价和微观的对教学中教与学的评价两个层面。无论是在中观层次上还是在微观层次上,目前在教学评价上存在的问题表现在:一是在评价的范围上,重结果评价,轻过程评价;二是在评价的目的上,重鉴别、选拔与淘汰,轻反馈、矫正与调控;三是在评价的依据上,重考试的分数,轻创造性思维与实践能力;四是在评价的方法与手段上,重考试,轻其它的方法与手段。这种评价方式限制了师生的教与学的自主选择权,束缚了人的个性自由发展,更不能很好地适应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更新评价理念,促进从单一评价向多元评价发展,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对评价方式创新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 杨东平.关于“钱学森之问”的遐思[J].大学(学术版),2010(1):90-93.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404.

[3] 魏所康.培养模式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241.

[4] 朱宏.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高校教育管理,2008(3):6-11.

[5] 翟安英,石防震,成建平.对高等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及模式的再思考[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64-68.

[6] 王晋光.从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J].中国电力教育,2010(25):10-12.

[7] 龚怡祖.略论大学人才培养模式[J].高等教育研究,1998(1):43-46.

[8] 教育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教高[1998]2号文件)[Z].1998.

[9] 马国军.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1(4):19-21.

[10] 刘智运.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创新型人才[J].教学研究,2010(6):1-6.

[11] 刘红梅,张晓松.21世纪初高教人才培养模式基本原则探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2(5):589-590.

[12] 邬大光.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若干思考——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论坛”上的报告[J].白云学院学报,2010(1):5-8.

[13] 陈新忠,董泽芳.高等教育规律“三分法”探析[J].江苏高教,2008(2):20-22.

[14] 龚怡祖.大学专业设置模式探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1(11):72-73.

[15] 江山野.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92.

上一篇:人文教育“体验”论 下一篇:于反思中构建理想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