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黄梅戏的源头

时间:2022-06-07 01:39:10

黄梅戏究竟滥觞于何处,似乎早有说法一源于湖北黄梅县,但却不能令人信服,因为这个定论过于牵强。为了寻找黄梅戏的根,我试着将安庆的戏曲文化史做了一次简要的梳理,希冀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扒梳理顺,探寻它本来面日,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

深厚的人文积淀

康熙元年(1662年),安庆设巡抚,安庆遂成为安徽省会。安庆地处长汀中下游,地理位置优越,山川蕴藏丰厚,吴楚文化交汇融合,人文积淀深厚,名人荟萃,经济蘩荣,是安徽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的中心,这片浸润着浓郁文化气息的灵山秀水,孕育出了傩戏、青阳腔、岳西高腔、京剧、徽剧、黄梅戏等传统戏曲剧种。

安庆地区盛产茶叶,也盛产民歌,茶歌尤为闻名。百余年来,每逢采茶季节,一望无际、蓊郁连绵的茶树丛中,荡漾着朴实通俗的茶歌。春种秋收之际,田间地头,此起彼伏地回旋着抒情缠绵的情歌。农忙时,农民用歌声驱除劳动的艰辛,农闲时,农民搭台唱戏,祈求来午的风调雨顺。节庆日的灯会,人们兴高采烈地用龙灯、高跷、旱船、傩舞、挑花篮、霸工鞭、推车灯、采茶灯等民俗形式自娱自乐,渲泄丰收后的喜悦。

安庆辖区13个县(前的行政区划)都蕴藉着f富多彩的民歌,尤其是桐城民歌,明代中叶就已盛行,流布区域很广,影响深远。渊源并活跃于石牌的徽渊(现徽剧)、弹腔(现京剧),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内涵丰富,人才辈出,唱腔、剧目繁多,深受观众喜爱。安庆地区乃一古老声腔剧种青阳腔,住中国戏曲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里程碑地位。青阳腔属南戏高腔体系,高腔与昆曲一起构筑了明代声腔的主体。青阳腔在弋阳腔、余姚腔音乐唱腔的基础上,结合本地的方言、曲调、音乐,发展创造了“滚凋”,运用“畅滚”和“夹滚”的手法,使曲词通俗化、地域化,剧情浅显易懂。这种“腔滚”结合的新形式,更易于表达情感。为戏曲板式的变化体青乐结构和整齐句格的传奇文学体裁的形成创造了条件,推动了中国戏曲声腔的变革发展。在当时,青阳腔和昆曲并称为“明代时尚雅调”。青阳腔还对京剧、徽剧、黄梅戏、汉剧、湘剧、川剧、赣剧等地方剧种的形成,产生过重大影响。道教音乐,很早就在安庆落地生根,且枝繁叶茂。说唱音乐更是众多地方戏曲剧种的乳母,它用甘甜的乳汁养育了众多地方戏,使地方戏曲体格健壮,生命力旺盛。安庆的说唱艺术品种繁多,弹词、鼓曲、说书、罗汉桩、文南词等,它们各领、各擅其胜。说唱音乐不仅自身发展良好,还源源不断为黄梅戏输送各类营养,尤其在文学上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安庆浓郁的文化氛围,丰富的戏曲资源,吸引着各种声腔纷至沓来。板腔体鼻祖――“吹腔”就捷足先登,首先登陆枞阳,又拜会石牌,最后落户安庆。安庆地区的艺人根据自己的审美习惯,将本地的方言、唱腔融进吹腔中,经过融会贯通,流传到安庆的吹腔就演变成“枞阳腔”、“石牌腔”、“安庆梆子”(“吹腔”是徽剧的主腔之一)。安庆毗邻地区的湖北黄梅采茶调、江西采茶调,随同民间交往流传到安庆,进一步促进了安庆戏曲声腔的丰富发展。湖北黄梅的采茶调,对安庆黄梅戏的形成,有过重大影响,起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安庆有着丰富的声腔资源,又有繁多的外地声腔加盟,安庆艺人又善于广采博纳、嫁接杂糅,重组改造,不断完善壮大安庆本土的声腔,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环境,自然会催生一个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戏曲剧种。

黄梅戏的形成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充盈着浓郁文化氛围的安庆,生活着能歌善舞的勤劳人民。繁重的劳动压不垮他们乐观向上的生活热情,困苦的生活熄火不了他们无论在高兴或烦恼时,都会引吭高歌、手舞足蹈的精神娱乐需求。田间地头,里巷村坊,圩场草台,茶肆酒偻,都是他们大显身手、自娱自乐的场所。他们将自已想要表达的情感编成唱词,融进民歌小调的旋律中,或用最早的表演形式讲述发生在他们身边的故事,表演者往往是以第三者的身份演唱故事――黄梅戏最早的表演形式“独角戏”,剧目有《苦媳妇自叹》、《恨大脚》、《恨小脚》等。自此,一个在后来的岁月里,风靡全国、蜚声海内外、令亿万人民迷狂、追捧的剧种――黄梅戏,在人们不经意的嬉戏中悄然诞生了(大约1785年)。当然,此时的“独角戏”只能算是黄梅戏的胚胎孕育期。一个人说唱形式太单调,看戏的人不满意,表演者也觉不尽兴。于是就有了一男一女、一唱一和、插科打诨、打情骂俏、载歌载舞、有着简单故事的两人表演“二小戏”(小丑、小旦),剧目有《打猪草》、《闹花灯》、《打豆腐》等。小丑小旦的“二小戏”,虽然有了人物和情节,但人物和情节很单薄,看戏的人仍觉不过瘾,继而又有了三人表演的“三小戏”(小丑、小旦、小生)。小丑、小旦、小生,俊男靓女加上专事逗乐的丑角,这种色彩丰富的人物形象搭配,使戏更具喜剧色彩、更富情趣。“三小戏”较之“二小戏”和“独角戏”,故事更完整,唱腔更丰富,表演更精彩,也更受看戏人的欢迎。剧目有《游春》、《卖杂货》、《砂子岗》等,但小戏毕竟戏小量轻,难以承载更多的生活内容,也难以担当催生一个剧种成熟的重任。从小戏到整本大戏的过渡,经历了一个特殊阶段――“串戏”。“串戏”是将几个题材、内容相同、相近的小戏或折子戏,串联在一起演出,“串戏”已接近大戏的特征。这种形式,满足了人们在不具备演出大戏的条件下,期盼在几个小时的时间里,连续观看有众多人物和完整故事情节的观赏需求。

一个剧种成熟的主要标志,是能够演出行旦齐全、故事情节完整的大戏,并且已具备了塑造性格迥异的人物形象,表现复杂故事情节,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音乐唱腔和一定数量的剧目。从音乐唱腔角度分析,地方戏曲剧种早期演出的剧目和形式,大多是“二小戏”、“三小戏”,音乐唱腔也大多呈现曲牌连套体的基本形态,曲牌连套体唱腔体制,严重制约了戏曲表现手法的丰富完善,使戏曲诠释剧目的能力大打折扣。所以,只有当一个剧种在音乐唱腔上,完成了由曲牌联套体向板式变化体的成功过渡,才意味着一个新剧种的成熟和诞生。当然,还包括人才、方言、风格等要素。

黄梅戏剧种,大约从乾隆51年开始萌芽,经过百余年的孕育、积淀、丰富、完善,从独角戏到二小戏、三小戏、串戏、大戏的沿革流变,至辛亥革命前后,终于以一个具有独立艺术品格和独立地位的成熟剧种,成为中国戏曲大家族中的一名成员。

黄梅戏植根于安庆土壤

黄梅戏有两大声腔体系――花腔体系、平词体系。花腔体系脱胎于民歌小调,属曲牌体;平词体系渊源于青阳腔、岳西高腔、弹词、罗汉桩、道情、吹腔、徽调、京剧等声腔,属板式变化体。这两大声腔体系,都植根于安庆地区的声腔土壤。黄梅戏表演形式,在学习借鉴昆曲、京剧、徽剧等大剧种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早期黄梅戏从业人员中,有成就、且有史料记载的黄梅戏老艺人,绝大部分都是安庆地区的人。例如蔡仲贤(已知最早 黄梅戏演员,生于1821年,望江县人),胡普伢(最早黄梅戏女演员,生于1821年,太湖县人)、洪海波(潜山县人)、叶炳池(东至县人)、咎双印(怀宁县人)、胡玉亭(望江县人)、龙昆玉(望江县人)、程积善(贵池县人)、查文艳(怀宁县人)、丁永泉(怀宁县人)、潘泽海(安庆市人)、严凤英(桐城罗岭人)等,他们之间都有师承关系。

建国前,黄梅戏没有文人介入,演出的百余本大小传统剧目,绝大部分都是移植于青阳腔、岳西高腔、京剧和徽剧。

通过以上对黄梅戏声腔形成的探讨,剧目积淀的溯源,演员师承关系的觅踪以及黄梅戏历史沿革发展的总体把握,我们对黄梅戏剧种的发展概貌,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黄梅戏的源头就在安庆地区,黄梅戏诞生于安庆地区,成长于安庆地区,兴盛于安庆地区。声腔系统是一个剧种的重要标志,任何一个剧种和隶属于这个剧种的声腔系统的形成,都有一个不断吸纳、借鉴、融会、扬弃、改造、流传、不断适应观众审美需求、艰难复杂的积累创造的过程。在这个不断走向成熟的过程中,一定会有与本剧种在文化背景、人文环境、审美趋向、生活习俗等方面,存在着渊源关系的某一种或某几种音乐素材,是本剧种的重要养分,从而加速了这个剧种的形成。如果我们将一个剧种比喻成一条江河,那么,对于催生这一剧种成熟的某一种或某几种音乐素材,只能算是沿途汇入那条江河的支流。黄梅采茶调是促成黄梅戏成熟的重要因素,但决不是黄梅戏的源头。

黄梅戏源头的历史记载

陆洪非先生在《黄梅戏源头》一书中,对黄梅戏的源头列举了几种传说。

传说之一:“黄梅戏是在‘怀宁腔’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每当春种秋收之时,农民们惯唱‘怀调山歌’来歌颂自己劳动的丰收。这种民间优美抒情的山歌小调,统称为‘怀宁调’”。

传说之二:“……黄梅戏起源于安徽安庆地区。从前每逢黄梅季节,常常洪水成灾,四乡农民为了祈求丰年,就在这个时候举办迎神赛会,会上出现各种歌舞演唱,在这种歌舞演唱形式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戏曲形式,因与黄梅季节有关,故名日‘黄梅调’”。

传说之三:“黄梅戏源于湖北黄梅县的民歌小调即黄梅采茶调”。

王兆乾先生在《黄梅戏音乐》一书中写道:“……一种传说是这样的,清明谷雨前后,正值采茶季节,安徽江南、江北向以产茶著名,农村男女青年集于茶山采茶。他们有从远处来的,也有当地的,茶山上好像过节一样,到处荡漾着歌声。所唱的小曲统称为‘采茶调’或‘茶歌’,内容只是些农村生活片段。后来把它串联起来,演唱一些小故事,逐渐形成戏曲形式,因而称为‘采茶戏’或‘茶篮戏’,黄梅过去就叫‘采茶戏’。

“另一种传说,是谷雨以后稻秧插过,农民乘此间暇搭台唱戏祈求丰年,此时正值黄梅戏季节,故称‘黄梅调’。

“还有一种传说,是许多年以前,湖北的黄梅县常闹水灾,难民扶老携幼、流离失所。部分灾民乃用云板(好牙板)、小锣和鱼鼓、简板为节拍,沿家卖唱换些谷物。这种曲调逐渐形成戏曲,在安徽生根并得到发展,因为来自黄梅戏,故称为‘黄梅调’”

以上陆洪非先生和王兆乾先生,两个各自列举的三种传说,内容基本相同。我认为两位先生列举的前两种传说较为符合历史真实,后一种传说就显得牵强附会,很多人因为黄梅戏和黄梅县音同字近而趋同黄梅戏源于黄梅县的说法。当然,一些专家也曾从音乐、剧目、师承的层面进行分析、推论,认为黄梅戏源于黄梅采茶调,但提出的论据、论点差强人意、说服力不充分。他们也坦承由于可供借鉴的资料匮乏,所以,无法最终形成定论。至于黄梅戏到底源于何处,很少人有兴趣去探索研究。这既有年代久远,原本就缺少文字资料,一些了解情况的老艺人也相继去世,又无经费支持的原因,也与人们普遍对黄梅戏起源持漠视态度有关。

我以为,黄梅戏经过一代又一代人艰苦卓绝地创造发展,已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民间小戏,一跃成为全国著名剧种,且在戏曲整体萎缩的形势下,依然保持着一种良好的发展态势,这得黄梅戏的通俗化、大众化的艺术品格和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使然。我们不能只将关注的目光聚焦在今日的成绩上,而漠视黄梅戏风雨兼程的来时路。如果连一直以黄梅戏为家乡戏而感到自豪的安徽人,都无法说清黄梅戏的源头,岂不有数典忘祖之嫌?再者,正本清源,廊清剧种的源头,找到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唤起安徽人对地域文化的认同和由此而产生的凝聚力,这也是构建和谐文化,打造创新型社会和黄梅戏在新世纪的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

上一篇:浅谈精品意识在小戏创作中的作用与地位 下一篇:浅谈饰演《莫愁女》中少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