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节目的故事化趋势

时间:2022-03-04 01:01:43

电视节目的故事化趋势

一、 电视新闻节目变化的潮流

纵观最近一、两年来,在各地方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正在发生一场本质的变革。其核心的内容就是新闻节目故事化的趋势。目前,这种趋势正在全国电视新闻界全面崛起并引领潮流,其范围之广、效果之妙,已经引起了业内强烈的关注。

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节目《经济半小时》、《法治在线》、《讲述》、《社会记录》、《探索发现》、《走近科学》、《绿色空间》、《共同关注》等一大批新闻或社会类节目因为“故事”化的叙述与表达,已经构成了央视节目收视节目的新天地。与此同时,一批曾经创造辉煌的著名栏目,如,《焦点访谈》、《新闻调查》已是风光难在,影响力和收视表现难有作为。

再看各省级卫视节目及地面频道如火如荼的故事类栏目的表现:江西卫视的《超级新闻场・天天故事会》、河北电视台的《故事坊》、湖南经视的《故事会》、长沙经视的《女人故事》等一大批故事或准故事类栏目的收视率表现不俗,充满活力。而在安徽省内,安庆台的《法在身边・法治故事会》、芜湖台的《芜湖故事》、《都市女人》、蚌埠台的《珠城故事》等显得出较强的实力。故事类节目在短短的两、三年间红遍中国。

不难看出,传统的新闻资讯的传播报道正在让位于故事化的深收观众喜爱的故事类新闻,中国电视新闻报道已经走上了一条新的充满希望和活力的道路。正是因为这些栏目的出现。中国电视新闻的报道现状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和突破,走向新的转型。

为什么诸多栏目乐此不疲,都在这条新闻道路上大展拳脚,一试身手呢?显然,出现这种状况和潮流不是一时简单的跟风,也不是受观众一时的喜好的变迁影响所能解释得了的,这其中应该有它更深层次的原因。那么,故事类节目的魅力和价值在哪里呢?

二、故事类节目的魅力和价值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电子报刊和网络的出现,新闻尤其是电视新闻在新闻咨讯方面原本所拥有的优势,已经开始削弱。因为有更多的人可以通过更加迅捷方便的方式,来寻找到他所需要的咨询。面对海量信息出现,电视新闻所做的也是信息的选择、组合和点评,不能说这样的信息播报没有价值。但是面对性格各异、趣味变化多端的受众,作为一个传播者,他的地位和功能显然是被动的,受到局限的,他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较好的满足受众的需求。海量信息时代的到来,对于传统的新闻来说,无疑是一次最严峻的挑战。因为曾经的新闻在我们传统的观念中,新闻信息、新闻事实的报道事实是最重要的,可是,它垄断了咨询和信息,控制了信息,面对网络和可以通过多种手段瞬间获取各类信息的的受众来说。现在获取新闻的途径已经是轻而易举。

最大的压力,也是最根本的动力,正因如此,中国电视新闻报道走上了更深层次的变革之路。短短的是十年之间,从社会新闻到民生新闻,中国电视人一路走来,寻找着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案。尽管社会新闻,民生新闻活力强劲,也不应该回避的是,社会新闻所变化的,大部分是形式、是娱乐、民生新闻所接触的也是社会各个体的表层,随着观众收视疲劳和电视节目内容表达上的相对肤浅,这类新闻已经不像当初那样刺激和吸引观众的热情和兴趣,已经不再能够满足观众的需求。

最近两年来,中国电视新闻实践者们,通过他们的积极创新的努力,已经找到了中国电视新闻的变革之路,那就是走故事化的电视新闻之路。这是我们经过近两年来的实践,亲身感受和体会到的。具体方面来看,故事类节目受欢迎决非偶然。

1、故事类栏目的内容和结构最符合中国人的审美习惯

在中国,故事有最为长久的文化渊源,从汉代的俳优、唐代的传奇到宋代“勾栏瓦肆”的说书艺人,故事文化的传承培育了中国特色的故事艺术传统。听传奇、听故事成为历代中国大众最主要的艺术消费方式。从中国到东亚周边国家,电视连续剧一直是历久不衰的观众爱好,其间无疑体现了中国文化中故事化传统对观众审美趣味的浸润。只有立足与通俗艺术消费的空间,我们才能拥有大众,新闻故事类的栏目受欢迎就在于它将大众化的媒体电视与中国大众的审美习惯相对接。第一是通俗易懂,中国故事源于平民大众,服务于平民大众,大众的喜爱是其出发点和旨归;第二是寓教于乐,中国故事植根于儒家文化传统,又吸收了佛教传奇故事的精髓,因此通篇贯穿了劝戒教化的意识。现在我们的电视新闻故事栏目往往也是通过具体的感人的故事展开,来吸引和教化百姓,这种教化百姓不是说教,是转型期当代社会所具有特别的功能,可以表达对和谐的社会结构和伦理关系的向往。在构建当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及和谐社会功不可抹,潜力巨大。

2、故事类节目内涵丰富,形式风格多样,适应各类不同的受众

分析国内目前的电视新闻故事,可以发现,利用故事这一体裁样式,可以在内容和形式上占领制高点。无论是对采访传播者本人,或者是采访的题材以及受众的兴趣来说,它都是一个可以让其得到充分满足大平台。故事类栏目具有强烈的适应性和变异性,情感故事、法治故事、财经故事以及社会上趣闻故事,都可以纳入,受众的各类兴趣可以在不同题材的故事中找到共鸣点和情趣点。对于记者来说,故事的采访和写作的空间很大,完全可以表现自身的能力和才情,也能调动记者工作的激情。而从故事形态风格来说,它可以像金庸武侠小说那样,布局诡异莫测,情节盘根错节,奇迹联翩,回环波动;也可以像梁羽生武侠小说那样缓慢开局,娓娓道来;更可以借鉴古龙武侠小说那样,情节奇巧,变幻莫测。

3、故事类节目综合使用各种电视手段为叙事服务,引人入胜,强化新闻的可视性

故事类新闻它必然有个体的主观加工色彩,正是因为摆脱了观念上的束缚,我们就能在节目创新上进行各方面的探索,而电视表达手段的综合性、多样性决定了故事类栏目在外在形态上十分好看,完全能够满足受众的视觉、听觉、情绪需求。电视片头、片花、音乐的使用,资料画面的使用,各种拍摄手段(特写、细节、现场等),配音的再加工,非编的使用,应该说电视故事不是普通的再现,而是进入到表现、表达的领域。

4、故事类节目,不仅是内容上和普通百姓具有贴近性,更重要的是走进了受众的心理场域

电视新闻故事吸取了中国传统故事的一套叙事方法和叙事技巧,在叙述和表达的手段上大大丰富了中国电视新闻报道的方法,开辟了新闻报道的新境界、新空间,情节曲折多变,前后呼应,既出人意料,又在人理之中;节奏上,强调张弛有度和变化,注重包袱和悬念的处置;在情节的编织上期求调度受众惊、疑、悲、喜等多种情绪反应。这些和受众的心理场域吻合贴切,自然吸引受众的眼球。

5、故事类节目的魅力完全可以与电视剧相媲美

做大做强故事类节目可以与电视剧运作实现天衣无缝对接,现在很多电视台在栏目剧上下功夫,原因就在于想在电视剧一统天下的背景中,寻找新的出路和替代品。和电视剧相比,真实生活中的故事由于其非虚拟性、现场的真实性以及故事生活的原生态展示,比电视剧演出的虚拟的故事,对电视观众更具有吸引力。湖南经视因为购买成本的原因,无法在电视剧的购买上和卫视竞争,于是他们大打故事牌,办起了《女人故事》,这档一小时的故事类节目,在晚上八点黄金时间播出,效果很好,收视率达到了八个点左右。现在《女人故事》的故事已经卖到了全国部分电视台,甚至在海外的华人电视市场的竞争中,也显示出强劲的活力。由此不难看出,在电视剧竞争激烈、购买成本很高的情况下,做收视率较高、成本较低的自制新闻新闻故事类栏目,应该是一种战略上的选择。

上一篇:黄梅戏闯市场刍议 下一篇:浅谈精品意识在小戏创作中的作用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