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类创新实验教学的调查与改革探讨

时间:2022-06-07 12:44:27

经济管理类创新实验教学的调查与改革探讨

[摘 要] 如何高效利用实验教学中心现有的人才、技术、实验场地,提高实验教学水平,是当前实验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为全面掌握实验教学和管理现状,对我校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实验教学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了创新实验教学改革的建议措施。

[关键词] 经管类实验 调查分析 创新实验教学

一、引言

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灵魂,创新实验教学是当前教学改革的一个热点问题,是建立创新型国家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战略任务。作为担负人才培养的我国各类高校,如何进行实验教学和管理改革,建立创新实验教学体系,对创新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实验教学是将学生所学理论知识内化为能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举措。为此,我们对我校经济管理类实验教学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并进行了认真分析。

二、调查的内容与结果分析

这次调查采用问卷方式,并在学期末进行(此时学生对实验室、教学环节及仪器设备状况等已比较了解,从而能较全面深刻地反映出实验教学中的深层次问题)。问卷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实验室开放状况、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的结合、实验教学的内容、方式等13个项目,在调查表中尽量考虑学生在实验环节中对实验条件要求的各方面内容,以期在今后的实验教学工作中以人为本,改进实验教学条件,提高实验效果。此次调查覆盖我校经济管理类9个学院18个专业的学生。

1.实验时数、实验内容及实验指导教师人数合适度的调查。有62 %的学生认为实验时数偏少,有近70%的同学认为每次实验课堂内容充足程度是适当的,有近80%的同学认为1名实验老师指导学生人数应不大50人,对1个老师指导3个班,99%的学生持否定态度。

2.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关系的看法调查。对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的结合度还是满意的(占88%的学生),占七成的同学认为对实验教学与理论课安排先后顺序上应是紧密结合,表明大多数学生赞同边学习理论边实验的做法。

3.实验教学组织形式及能力培养的期望调查。70%的学生赞同以每组3-5人的形式分组完成,可见学生认为以小团队的形式完成实验任务更好,而且有75%的同学喜欢动手性较强的综合实验,只有极少学生(占7%)喜欢挑战性的实验,因此,太具挑战性的实验不宜放在课堂,可以考虑放在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中。

4.实验教学资料及实验方式调查。结果显示占八成的同学要求上实验时应有实验教学指导书,有近八成学生喜欢老师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即课中讨论与答疑,遇到问题能及时解决。

5.对实验室课外开放的需求。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实验室课外开放非常重要。另外,占79%的同学表明课余时间可能来实验室学习。由此可见,学生对实验室课外开放基本持积极态度,渴求课余时间利用实验室开放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

三、思考与建议

我们这次进行实验调查的目的,就是要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入手,把实验教学改革作为学校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构筑科学合理的实验教学体系,改革实验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加强实验教学资源建设,创新管理体制与机制,全面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和实验室使用效益。通过调查、分析,我们提出如下改革建议:

1.全面整合实践教学资源,规范实验管理,建立设备先进、资源共享、开放服务的实验教学环境。我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多,实验任务重,虽然学生对实验课教学比较满意,从调查显示如果学生实验仅仅靠课堂是远远不够的,应充分利用实验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师生互动、共同研究的开放式学习环境。发挥示范中心的设备、资源、服务优势,使之成为学校各专业类课程的资源共享平台,使公共教学贴近和适应不同专业需求。

2.加强校企合作,通过实训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调查显示有85%的同学喜欢实战模拟,因此,在教学上,应多考虑学生的实战能力,不但要在课内营造实战情形,更要提供学生真正的实践环境。实践能力的培养不能单靠毕业实习的时间来进行,应在平常课堂中就安排校外实习, 通过采取“课程培训+综合训练+企业实习”的培养方法,与国内企业建立校外实践基地,实现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之间的无障碍对接。引进国内著名高校和产业界师资,将国际国内最新的知识和技术,先进的项目管理理念及时融入到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

3.坚持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并重的指导思想。从调查中可以看到学生对实验课程的渴求非常大。目前全国许多高校存在实验课程与理论课程老师同工不同酬现象,普遍轻视实验课,有的学校同样课时的实验课时费只能拿理论课时报酬的80%,对实验课大打折扣,打击了众多上实验课的老师和实验员的实验积极性。因此应制定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同工同酬、实验成果与教学成果同等对待、实验教材建设与理论教材建设同等投入的工作原则,保证国家创新型人才培养战略的实现。

4.改进实验辅导制度,为学生配备合适的辅导老师。由于高校的扩招,目前很多高校存在学生多教师少的现象,有时高校存在一个实验老师同时带几个班学生实验的现象。上理论课时,由于是以老师讲为主,矛盾还不明显。但上实验课时要一对一进行,所以老师少学生多的矛盾凸显。调查显示,只有12%的学生赞同实验时一个老师可以带2个班,而一个老师带3个班的实验学生基本不认可。许多学生在上课时得不到老师的指点,疑问不能及时解决,学习兴趣大打折扣,实践能力培养无从谈起。因此,必须改革这种局面。办法有两个:或者分班分批次做实验,或者增加实验员和老师一起带实验,而且和老师一样享受实验课时费,这既减轻了老师的负担,而且也可充分发挥实验员的积极性,并在带实验过程中不断提高实验员自身的业务水平。就目前我校的情况来看,第二种办法更为合适。

5.将教师的科研课题引入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中。最后一年的毕业论文是培训学生实践工作能力最集中的阶段。我们可以参照日本等国的做法,提倡将教师的科研课题引入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中。老师将从国家、企业得到的课题分配给研究生,本科生再分担研究生任务中的子课题。教师可以通过研讨会(seminar)的方式指导学生,学生要提交近期研究进展、阶段性成果、存在问题等情况的书面材料。教师科研课题引入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是当前提倡“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思想的延伸。学生接受团队、创新、实践项目的训练,为将来进一步深造或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定的基础。

6.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对提高学生动手创新能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锻炼,具有挑战性的实验可以放入这一活动中。可设立“学生科技创新奖”等,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和特长发挥,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积极性,并把这项活动长期纳入学生的实践教学体系中。

参考文献:

[1]罗正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与思考[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8,6(1):1~3

[2]肖 毅 潘 华 庄发文等:实验教学管理模式改革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8,6(1):74~76

[3]吴移谋:深化实验教学改革 确保人才培养质量[J].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研究,2008,(1):69~71

[4]吴青凤 李爱社 卢婉华:加强实验教学改革[J].发挥实验室功能.科技信息,2008,(2):192~192

[5]罗丽华 黄燕湘,易小利等:农学实验教学的调查[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3):357~359

上一篇:新形势下的小城镇社区文化建设 下一篇:经济方法论中的演绎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