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石艺术的审美结构

时间:2022-06-07 12:17:01

奇石艺术的审美结构

拜读了第3期赵德奇先生的《赏石艺术的形式与内容》一文,愿写点看法和感想。

奇石艺术有两大形式:造型和画面。在大的形式里面又包含了小的形式,比如,造型石上的孔洞、块面、比例等;画面石上的色彩、线条、留白等。

不管是哪种形式,我把奇石的审美结构分为三层:1.形象层。2.意蕴层。3.哲理层。形象层是实的,另外两层是虚的,一实二虚。奇石艺术的审美结构是由实和虚两方面构成的。

审美结构层次划分的理由

1、依据民族的欣赏习惯,中国人不但在感性层面上赏玩奇石的灵性、野趣,而且不断追问更深层的意味和哲理。《周易・系辞上》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不脱离具体形象又超越具体形象是中国艺术的根本特色。中国艺术充满了终极追问的精神品格,宗炳的“山水以形媚道”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例如:品茶时,体验“味外之味”,第一个味是理化性质的,刺激味蕾的,可化验的,是形而下的。第二个味是酸甜苦辣咸的人生五味,甚至还可上升到道的淡味、无味,是形而上的味道。其它艺术概念,如:“象外之象”、“言外之意”、“韵外之致”、“景外之景”等,应作如是看。

2、意象和意境是中国艺术的核心概念。意象是灌注了情感的物象。是具体的、形象的、有限的;意境是富有诗情画意的、气韵生动的时空场,是虚的,整体的、无限的。“境生象外”(刘禹锡),意境得之于意象又超越意象。天工创造了一个“象”的花园,象又蕴含了一个“意”的海洋,意又构建了一个“境”的天地。说不完的意象意境。

玩石,就是要抟实就虚,化景物为情思。形式情感化,情感形式化。

例如:温庭筠的《商山早行》:“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天上地下,六个意象,描述了士人游子踽踽独行、羁愁野旷的富有画面感的意境。

3、重形式和重内容,两者不可避免地暴露出观点本身的缺陷与解决问题的局限性。层次结构贯穿了形式与内容的艺术辩证法,也符合由表入里的解读规律以及情感运动之曲线。

一方奇石,如若成了徒有形式的装饰物,时间一长,人们就会厌倦这种形式,而希望注入明确的、诗意的、具体的内容。奇石是在反复的折磨下获得了自己的诗性,解读者应以一颗诗心给予开光。

即便是天然艺术品,也有一个静态存在和动态存在的问题。一件艺术品,如果无人问津,没有读者市场,其价值和意义何在?

例如:《中华奇石》杂志公众号上发的一方试金石“一吻万年”,主人没有作其它的解读,而是把爱力投射到奇石最突出的位置上,即形似又神似。表现了琴瑟和鸣、鹣鲽相亲的情意,在互动中,抽象的爱意化作了感性形式的永恒。好呐!

形象层

不管是具象还是抽象,在这个层面里奇石有两种性质,一是物理性,比如,一方奇石,大小如何?重量多少?强度密度怎样?还有长度、宽度、高度等,这些都是物理性,它们首先必须是物理性。

奇石的另一面就是表现性,也就是表现人的情感的性质。自然界的其它石头为什么成不了艺术品,就是它们只有物理性,而缺少了表现性。表现性是奇石非常重要的一个属性。

瘦皱漏透、形质色纹、节奏、对称、黄金分割等视觉形式都落实在这个层面上。没有实在的这个层面,就进入不了第二层和第三层,否则成了空中楼阁。打个比方,实在层,就是一个三层楼房的最底层,必须坐实。

具体的、感性的东西是小象有形,人的眼耳鼻舌手等器官是可以经验到的,这叫做“形而下者谓之器”。

意蕴层

造型、画面、纹理、色彩、线条等形式,对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刺激是具体的、实在的感受,是低级的,并被奇石的外在形貌所制约。如果胶柱鼓瑟、拘泥于形迹,就难以进入审美之境。跨进意蕴层就摆脱了外在形式、形象的束缚,充分发挥想象的审美机制,无拘无束地游目骋怀。

想象是思维比较高级的阶段,它赋予奇石五光十色的情景和生命,表现出很强的主观性,解读意识中躁动着创作意识。进入艺术虚境,不是要摒弃造型、画面、纹理、色彩、线条等有形的东西,而是在想象更为深远的、虚拟的天地里感受有形的东西,创造有形的东西。

一旦上升到想象的层面来漫游,主体就不黏滞于形式对象的局限,从而获得最大的自由性,借形式的阶梯跃上意蕴的时空。

黑格尔说:“遇到一件艺术品,我们首先见到的是它直接呈现给我们的东西,然后再追究它的意蕴和内容。”意蕴是奇石艺术品内涵的气韵、神态、风骨、生气、精神、品格、性情的总称。属于虚的东西,似乎无迹可寻,但它的确存在着。

奇石的意蕴层面包含谐音、寓意、题旨、象征等艺术手法,有的意思比较显豁,有的就像水之暗流,比较隐蔽。例如:瘦皱漏透不仅仅是选石标准,可以看作是米芾的一本自传,是坎坷生命力的象征图。米芾在瘦皱漏透的形式里复演了自己的生命世界,给自己树立了一个傲骨耿介、沧桑智叟的不朽形象。瘦皱漏透既是形式更是内容,两者合二为一。

意蕴是奇石的灵魂,缺失灵魂的石头是没有艺术生命力的。拥有美石,选择什么?突出什么?略去什么?赋予什么?以一颗慧心慢慢品咂,会其旨归,得其妙趣。“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正是,形而中者谓之意。

哲理层

中国艺术是诗化了的哲学,哲学化了的艺术。超越事物之表象,深入探索万物的本体,一种超时空的虚无,或叫大象无形,也是最大的意,是解读的终极追求和目标。

形象是载体,只是起到传输信息的入门向导的作用,当接受主体超越艺术的外在形象,也超越感知、想象等思维,返身向内,进入悟的超思维的层面,以虚静之心与最高的道拥抱时,就会产生一种离形去智,忘怀一切的自由感、空灵感。

经过赏石――得意――忘石三个递升阶段,就会产生唯睹性情神采,不见形式形象,就能见他人未见之大象,会他人未会之大意。从瘦皱漏透到形质色纹,都会超出平常的审美经验,奇迹般地成为对奇石,对人生的形而上的终极体悟。也超越了一般的兴奋、、浅薄的激动,而处于情感的顶端,获得参透艺术、人生、宇宙的灵魂上的平静。

当审美高峰降临时,突然间,肉体消解了,思维停顿了,俗虑全无,宠辱皆忘,灵肉俱释,只感到自己与奇石、与天地融为一体。“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柳宗元)。心理学家荣格说:“我们会突然获得一种不同寻常的轻松感,仿佛被一种强大的力量运载和超度。在这一瞬间,我们不再是个人,而是整个族类、全部人类的声音一起在我们心中回响。”当恍然找回自己时,己抚石太息!

结语

如果作横向的解读,就像(英)霍克斯所说的:“A的意义,不仅仅是A1、A2或A3,因为A具有产生意义的较大能力。”横向解读的特征是:一方面具有很宽泛的自由性,另一方面这种自由性总有一定的弹性范围,是一个很讲究分寸的问题。纵向解读就是从形象的层面跃升到哲理的层面,这是终极解读。

层次的审美结构是引导赏石者从形而下走向形而上、经验走向超验、实在走向虚无、有限走向无限、小我走向大我的过程。

奇石艺术的审美结构理论,还必须放在奇石四要素这个大的框架结构里来考察。任何事物都不是静止的、孤立的、封闭的存在,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形式和内容与天工、读者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没有天工,哪来的形式?没有读者,哪来的内容?奇石的艺术价值是由天工和解读者共同创造的,比如,杨靖女士的长江石――“达・芬奇自画像”。

审美结构理论形态既有形式又有内容,既有局部又有整体,既有宽度又有高度,既开放又立体。科学与美学,东方与西方,历史与现实,艺术品的静态存在与动态存在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做到玲珑透彻,经得起各个方面的检验!

上一篇:赏石艺术的形式与内容杂谈 下一篇:意外敲出对玫瑰石的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