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相关性肾病实施当归黄芪汤结合替诺福韦治疗的临床效果

时间:2022-06-07 09:36:55

乙肝相关性肾病实施当归黄芪汤结合替诺福韦治疗的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 临床分析当归黄芪汤结合替诺福韦在乙肝相关性肾病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实施治疗的80例乙肝相关性肾病患者,将其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单纯实施替诺福韦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当归黄芪汤结合替诺福韦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关键词:乙肝相关性肾病;当归黄芪汤;替诺福韦

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的高感染和高发区,乙肝相关性肾病在人群中同时有着较高的发病几率,乙肝相关性肾病是乙型肝炎病毒抗原以及相应的抗体反应中出现的符合物沉着在肾小球上引起的,对补体进行了激活,将血管的通透性实现增高,最终形成了免疫复合型的肾小球肾病,该病在临床上有多种表现形式,主要的表现形式为肾病综合征[1]。中医诊断中属于血尿和水肿范畴。笔者对本院接收的80例乙肝相关性肾病患者实施当归黄芪汤联合替诺福韦后,取得了较高的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中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接收的80例患者均来自本院门诊和住院患者,将以上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为18~57岁,平均(28.4±8.3)岁;患者的主要症状为:存在水肿、血尿、尿蛋白症状有25例患者,单纯的尿血症状有5例,出现肾功能损害的患者有8例,肝功能损害的患者有18例,存在高血压症状的患者有12例。观察组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在19~55岁,平均(31.2±10.2)岁,水肿和血尿症状有22例,蛋白尿以及血尿患者10例,肾功能损伤患者9例,肝功能损害患者19例,高血压患者11例。两组患者在基本情况下无明显差异,存在可比性(P>0.05)。

1.2入选标准 本次研究的80例患者,同我国在1989年北京座谈会中诊断标准一致: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抗原检测为阳性;排除肾小球肾炎中继发性肾炎因素;对肾切片下的乙型肝炎病毒施检测。

1.3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的替诺福韦(该药是我院的进口药物,主要有韦瑞德制药公司生产)药物治疗,服用3次/d,服用100 mg/d,对HBV复制指标为阳性的患者给予α-干扰素治疗,剂量为500万U,注射1次/d,注射方式为肌内,半个月后改为隔日肌注射,治疗哦时间为3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上当归黄芪汤治疗,药方为:当归、苦参、白术、苍术、牛膝、茯苓、泽泻、当归、黄芪、猪苓各30 g,寄生、炒杜仲各15 g,苦味叶下珠45 g,益母草20 g,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为去渣后采用汤药煮备方法进行熬制。服用1剂/d,温水口服,疗程同样为3个月。

1.4治疗结果的评价 目前,临床上对该病的治疗疗效标准还没有实现统一确定,但可以将症状的改善情况作为依据,例如HbsAg出现转阴,HBV-DNA滴度实现下降、尿蛋白转阴或是减少。治愈:临床症状、各项体征消失,肝功能正常;显效:症状和体征不见,肝功能恢复正常,HbsAg为阳性,HBV-DNA滴度下降≥50%,尿蛋白和尿红蛋白减少程度≥50%;有效:症状、体征基本消失,肝肾功能基本恢复正常,HbsAg检测呈阳性,尿红细胞减少

1.5统计学处理 研究数据通过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用(n,%)表示,并用?字2检验,(x±s)表示计量资料,并通过t检验,在P

2结果

其中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57.5%,观察组患者则为90.0%,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偏高,差异对比显著P

3讨论

乙型肝炎病毒的发病原因在于正虚斜实,由于乙肝毒邪中以湿热在血分中,深入到肝体内,和湿邪产生相互作用,进而形成了瘀毒,下注在肾脏中,造成肾脏的损伤,进而出现血尿、蛋白尿和水肿等情况。在西医治疗中基本上没有特效药,多是通过激素和免疫的抑制剂治疗,且多数药物基本上效果不大,只是延迟和中和抗体的产生,进而促进HBV的复制,造成病情的加重,因此重要治疗该病是我国的一大优势[2]。

该病的中医治疗目的是:化瘀解毒,具有明显的免疫调节功能。西医治疗具有抗病毒、保肝的效果,抑制HBV的复制,降低免疫复合物形成[3]。解毒保肾汤药中苦味下叶珠具有良好的清热解毒利湿效果,临床上可以发挥特异性抑制HBV复制、抗癌症、保护肝脏等作用。苦参具有抗HBV病毒、防止肝纤维化、利尿降酶的效果,当归黄芪汤在治疗肾病和水肿中是比较常用的汤剂,有着很好的渗湿利尿的功效,根据相关[4]文献报道,黄芪的主要成分中包含了多种糖类和氨基酸等物质,在提升机体的免疫能力上十分有效,并且可以促进细胞的再生和增长,在乙肝相关性肾病患者临床治疗中,不但能够对患者临床症状起到显著改善效果,并且还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机体免疫能力,促进患者的临床康复,因此说在乙肝相关性肾炎患者治疗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5]。

本研究结果见前文详述,无论在改善肝肾功能上还是乙肝血清标志物转阴方面,当归黄芪汤结合替诺福韦治疗均具有显著临床效果。

综上所述,在乙肝相关性肾病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当归黄芪汤结合替诺福韦治疗,有助于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峰.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舒筋整复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35):12-13.

[2]陶丹,杨晓秋.自拟益肾活血汤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慢性肾炎53例临床观察[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1,33(4):343-344.

[3]关争艳,王国明.黄芪建中汤联合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腹部手术后腹痛36例临床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5,11(14).

[4]胡晓丽,吴江英.雷公藤多苷联合当归黄芪汤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观察[J].养生保健指南:医药研究,2015(16):50.

[5]黄智勇,刘瑞英.黄芪补肾汤联合西医治疗慢性肾衰竭临床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3(11):158-159.

上一篇:消毒供应中心工勤人员岗位准入培训探讨 下一篇:气压治疗泵不同的治疗时间对颅内压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