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垃圾处理工作方案

时间:2022-06-07 08:15:57

乡镇垃圾处理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总要求,依照国家和省、市有关会议精神,以人为本,科学管理,努力抓好乡镇集镇生活垃圾源头控制、过程管理和资源化利用,注重提高广大群众的环保意识,切实改善集镇环境质量,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优化人居环境,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加快实现在争得应有地位的目标。

二、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全市乡镇集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的领导,成立由市执法局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市容科、城建科、广告科、法规科、宣教科、办公室等部门领导为成员的市执法局乡镇集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容科,负责日常工作。

三、工作目标

进一步深入开展乡镇集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提升乡镇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郊结合部、城中村及乡镇集镇环境“脏、乱、差”现象,有效控制乡镇生活垃圾处理场污染环境问题,开展、完善乡镇集镇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工作,逐步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提高生活垃圾利用率和无害化处理率,逐步建立城乡一体的生活垃圾污染环境防治的社会服务体系,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环境安全保障,确保市乡镇集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四、乡镇生活垃圾处理场的技术要求

1、已动工和计划新建的乡镇以上生活垃圾填埋处理场参照执行《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等国家规范标准的要求,建设必要的垃圾渗沥液处理设施。

2、已动工和计划新建的乡镇以上垃圾焚烧处理场参照执行《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等国家规范标准的要求,对烟气、污水、炉渣、飞灰等进行严格控制和处理,防止对环境的污染。

3、垃圾处理场的选址应注意以下原则:①设在当地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在人畜居栖点500米以外;②考虑当地地层结构、岩石性质及地质构造,有足够的黏土层;③利用天然洼地、沟、废坑等;④在饮用水源上游一、二级保护区范围及下游100米以外,并注意地下水走向;⑤库容考虑至少10年期限。

4、依据方便就近、资源共享、减少污染、节约土地、避免重复建设和资金浪费的原则,几个临近的乡镇可共建一个垃圾处理场,城郊的乡镇可将垃圾运往本县(市、区)生活垃圾处理场集中处理。

五、工作要求

1、建立环卫城管队伍

①成立乡镇环卫所,有办公场所,配备必要的垃圾收集工具和垃圾转运车辆,有足够的专兼职保洁员,有专项工作经费,对集镇街道和道路进行清扫保洁,垃圾日产日清。

②成立乡镇城管中队,有办公场所,配备必要的管理车辆,有足够的专兼职城管队员,有专项工作经费,整顿规范乡镇集镇市容市貌,规范市场经营秩序,对影响集镇市容市貌的行为进行教育纠正处罚。

2、推进环卫基础设施及公厕建设

①垃圾收集点。在人口相对密集场所或垃圾量较大的位置设置封闭或半封闭式的垃圾屋(桶、池),集镇道路两侧每50--100米范围内设置一个废物箱(果壳箱)。

②垃圾中转站(或地埋式垃圾箱)。如经济条件许可,鼓励较大的乡镇建设生活垃圾压缩中转站,改善环境,提高效率。

③垃圾处理设施。距城镇较远的乡镇应建设垃圾填埋场或垃圾焚烧处理场,乡镇应根据区位、自然条件和经济水平,制定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目标;对现有污染河道、湖泊等乡镇垃圾处理场要提出整改措施,无法整改的要予以取缔。

④公共厕所。乡镇政府所在地按国家标准最少建设一座三类以上的水冲式公共厕所。

3、开征垃圾处理费,促进集镇垃圾处理产业化发展

在乡镇集镇可开征生活垃圾处理费,包括垃圾清扫、保洁、收集、运输、处置等费用,由产生垃圾的集镇居民及单位承担。

六、具体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市、区、山)市容、城管部门要切实加强乡镇集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的领导,成立领导小组,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要亲自抓,要把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和长效管理有机结合,制定工作计划和目标,明确工作重点、时限、责任人。

2、建立督导制度。各县(市、区、山)市容、城管部门要对乡镇集镇工作多予以督察、指导,对乡镇集镇群众反映强烈的生活垃圾污染环境或市容市貌脏、乱、差问题,要妥善处理、及时整改到位;充分利用媒体,加大宣传力度,营造集镇群众参与和监督的良好氛围,巩固、提升乡镇集镇市容市貌整治成果。

3、强化督查考核。乡镇集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是硬任务,既要看过程,更要看结果;市局不仅要积极参加市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的督导工作,而且采取明查和暗访相结合的方法,将把此工作纳入各地的城市管理工作考核中,对工作不力的予以通报批评,取消年度评优评先等资格。

4、搞好信息报送。各县(市、区、山)市容、城管部门应及时向市局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工作进展情况并编发工作简报,按要求报送工作材料。对不报、迟报的,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将予以通报批评。

上一篇:城管局城乡环境整治汇报 下一篇:地税局三个比对指导方案